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 曦江蘇昆山開發區內的臺資企業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2日上午發生重大爆炸事故,初步懷疑是粉塵爆炸引起,已造成71人遇難、186人受傷,但是沒有臺籍人士傷亡。這起臺企在大陸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牽動島內,一些輿論擔心,事件不僅重創臺商在當地的形象,更恐復制3年前在當地爆出的“毒蘋果事件”,引發新一波臺廠“逃亡潮”。 “應該是整個工廠賠掉了”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桂宏誠3日代表國民黨中央向罹難者及家屬,轉達馬英九的深切哀悼與慰問之意,希望傷者早日復原。桂宏誠同時向中共中央臺辦表示,希望大陸相關部門盡快查明原因,并協助中榮金屬處理善后問題。報道稱,昆山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2日發生的爆炸事故,已造成71人死亡、近200人受傷,大陸最高人民檢察院已派人趕赴江蘇參與調查。臺灣《經濟日報》稱,當地安監部門已決定從3日起,對涉及鋁合金、鎂合金等拋光加工工藝的40多家企業進行部分停工自檢,包括知名代工企業富士康位于昆山的工廠。昆山臺企“中榮金屬”2日的爆炸案,是近十年也是昆山歷史上最大的安全事故。初步查明,爆炸是粉塵遇到明火引發的“粉塵爆炸”,火焰瞬間傳播形成高溫高壓,破壞力驚人。《自由時報》稱,中榮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位于昆山經濟開發區,成立于1988年,注冊資本880萬美元,公司官網介紹員工有450人,與美國汽車大廠的供貨商都有合作,包括替美國通用汽車鋁車輪供貨商中信戴卡生產汽車零件。全球知名管理顧問公司羅蘭貝格合伙人、汽車零組件行業專家張君毅稱,昆山中榮屬于汽車鋁輪圈產業鏈條上專門從事電鍍工藝的小企業,并非核心供貨商。據昆山臺商介紹,依照爆炸的情況來看,整個工廠的鋼筋結構完全損毀,也很難找到員工前去上班,復工可以說遙遙無期,“應該是整個工廠賠掉了”。通用汽車3日稱,受這次爆炸事故影響的零件庫存充足,而且還有其他供貨商配合,因此生產不會受到影響。曾有員工因粉塵污染吐血據《中國時報》3日報道,臺籍老板吳基滔及總經理林伯昌等共3名臺籍高管與2名陸籍高管被扣留協查。據悉,吳基滔畢業于臺灣成功大學外文系,家族原本投資鞋業,當初是他父親與朋友前往昆山合作,后來才找兒子吳基滔接手。工作時間超長是這家工廠的最大特色,早班是從早上7時開始,往往會加班到晚上10時,車間里環境比較臟,有很多粉塵,工人一般每月能拿到四五千元人民幣,有經驗的熟手可領七八千元。《中國時報》稱,中榮金屬曾多次被舉報有污染問題,但仍一直在生產;有前員工甚至披露,公司工作環境欠佳,有員工因粉塵導致吐血。而在臺灣,重度污染企業近年紛紛外遷,“環境評估”也不允許其在島內設廠。有“小臺北”之稱的昆山市聚集了4000多家臺資企業,近十萬臺商與干部常住在此,臺商對當地的總投資額已超過500億美元,占全大陸臺資的1/9。過去臺企在大陸也曾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最嚴重的當屬2000年12月25日半夜,由臺商王任生投資的河南丹尼斯量販店正進行裝潢,4名無證照電焊工的草率作業導致一場大火,樓上歡度圣誕節的300名男女悉數葬身火窟,當時有多名臺干與陸干被追究刑事責任。2011年10月,臺廠爆出排放有毒污水遭勒令停工,引發連串“毒蘋果事件”,總計超過20家臺廠遭點名,大多數集中在蘇州、昆山一帶,且都屬于臺面上有頭有臉的上市公司,臺商形象因此遭受重創。臺商擔心整改搬遷有臺商認為,這次數十條人命的賠償及民事、刑事訴求,對中榮金屬未來將是難以估計的負擔。“中央社”稱,長三角的臺商私下更擔心,臺資企業工廠發生如此嚴重的爆炸案,恐怕將使長三角地區的臺資工廠成為箭靶,成為當地政府在公共安全問題上關切的對象。一名在華北的臺商認為,大陸自身實力崛起,加上民眾維權意識逐漸高漲,大陸官方已很難像過去一樣,“在各方面優待臺商”,加上出了這么大的事,連最高領導人都說話了,“中榮負責人即將面對的法律責任,要躲過去的可能性恐怕不大”。《旺報》3日評論稱,中榮金屬爆發當地史上最嚴重的安全意外,原本已背負環保惡名的臺企如今又得背負“不定時炸彈”的標簽,在后續由中央主導的大檢查中,會有多少廠家遭下令整改甚至被迫搬遷,前一次的環保風暴足以為訓。文章說,優越的管理向來是臺商的強項,盡管這次爆炸案的原因有待后續調查,但多少暴露出臺廠在管理上的疏漏,“過去輕忽當地的環保法規,現在則是在生產安全的環節上出事,難保不會再度引發當地民眾反彈”,未來當地臺商應有具體作為,除了在救災、撫恤上盡力協助外,甚至應不惜以“矯枉必須過正”的積極行動與當地民眾進行密集溝通,“爭取最大的體諒”。▲
環球時報201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