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芳等
摘 要:本課題深入研究了中國移動廣西公司12580快巴訂票業務經常出現頁面加載緩慢導致客服人員為用戶訂票或查詢班次信息時出現延時問題,經過研究和分析發現了延時的根本原因,隨后提出了增加利舊服務器、遷移現有業務、調整業務處理邏輯三項成本較低的優化措施。實施后,通過壓力測試,證明新平臺能夠滿足70-80次/秒的并行處理能力(比原平臺提升90%),延時問題被解決。本課題不僅解決了延時問題,而且較大提高了廣西移動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達到了預期目標。
關鍵詞:12580快巴訂票業務;延時;優化措施;并行處理能力;峰值
中圖分類號:U293 文獻標識碼:A
快巴訂票業務提供的服務深受用戶好評,用戶量迅速上漲,但該業務在節假日前期往往業務量會突增,經常出現延時問題,特別在2013年春運期間、清明節前、中秋國慶節前,都出現了快巴訂票業務的頁面打開延時、操作過程緩慢、查詢緩慢,有時甚至整個頁面都無法操作等現象,嚴重限制了業務開展。因此,研究小組希望通過研究,找到問題的原因,并解決延時問題。
一、原因分析
1 現網服務器配置低,業務量大時負載過大。
現網服務器2006年入網,Intel5110雙核處理器(主頻:1.60GHz),內存4G,且均過了維保期。根據延時發生時,承載業務的服務器cpu使用率達到80%、內存使用率達到90%,服務器性能已經不能滿足業務需求。
2 平臺承載業務數量過多。
由于歷史原因,訂票業務與其它4個業務都運行在相同的服務器上,日常情況下其它業務占總業務量的90%左右,在節假日前期,占70%左右,給服務器運行帶來了較大壓力。
3 訂票業務處理邏輯不合理。
查詢站點、線路、班次以及訂票等操作都需要調用實時接口,等待車站方返回信息。而站點、線路、班次等信息通常都是較固定,不易變化的,因此很多查詢操作不需要車站方處理再返回結果,而是在本地數據庫查詢即可,因此業務處理邏輯不合理也導致系統壓力增大從而造成業務操作延時。
二、制定對策
三、對策實施
1 新增高配置服務器
新增兩臺HPProLiantDL385G5p服務器,配備有兩個四核CPU(AMD2378,主頻2.4GHz),8G內存,較現有服務器配置提高50%以上。
2 將快巴訂票業務遷移到獨立服務器
為滿足2014年春節的業務高峰,以及為春節做好預熱,2014年1月9日將快巴訂票業務遷移至獨立服務器上,不再與其他業務合設。
3 優化業務處理邏輯
調整業務平臺與車站的邏輯架構,將站場資料、發車點資料、線路資料、站點資料、班次信息、班次的站點票價等實時性不強,更新頻率不高的接口信息經過業務平臺的邏輯處理,定時的全量獲取保存至平臺數據庫,當需要查詢時先從本地平臺獲取,如沒有相關信息再調用實時接口查詢,以此降低調用車站接口頻率,從而減少了傳輸的數據量,降低了系統開銷,提高了響應速度,達到縮短延時的目的,具體處理程序架構轉變見圖1。
四、效果檢查
實施完整個優化措施后,研究小組通過壓力測試驗證效果。通過錄入腳本模擬用戶對各業務活動進行測試,使系統長時間處于超負載運行,從而找到系統瓶頸。測試工具為Loadrunner11.0,利用HTTP協議主要模擬模擬用戶的查詢操作來檢測系統并發量能力,并發陡度設置為每10秒增加5虛擬用戶,測試時間為15分鐘。
五、班次查詢
根據現網壓力測試證明新平臺支持70-80個用戶同時訂票,不會出現延時。
六、效益分析
1 經濟效益
2 社會效益
目前該業務已經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較優質的服務,而且得到越來越多的用戶肯定與稱贊,體現了移動公司的社會責任感。
結語
本課題主要對前期快巴訂票業務經常出現延時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通過小組成員的多方論證,發現了造成延時的根本原因,并通過制定對策加以實施,用較低的成本將原業務平臺的處理能力大幅提升,解決了延時的問題。最后用壓力測試,證明我們的措施使原系統的并發處理能力從40提升到70-80,達到了預期目標,為公司推廣該業務掃清了困難。
參考文獻
[1]劉正自.鐵路客票系統票制及前端設備優化探討[J].鐵路計算機應用,2012.
[2]況寶,云呂靜,波邵彬.縮短營業廳業務受理時長減少客戶排隊等候時間[J].山東通信技術,2010.
[3]劉建偉林,延君,王家寶.基于智能客戶端技術的售票系統改良方案[J].計算機系統應用,2006(08).
[4]張昊.汽車客運聯網售票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05).endprint
摘 要:本課題深入研究了中國移動廣西公司12580快巴訂票業務經常出現頁面加載緩慢導致客服人員為用戶訂票或查詢班次信息時出現延時問題,經過研究和分析發現了延時的根本原因,隨后提出了增加利舊服務器、遷移現有業務、調整業務處理邏輯三項成本較低的優化措施。實施后,通過壓力測試,證明新平臺能夠滿足70-80次/秒的并行處理能力(比原平臺提升90%),延時問題被解決。本課題不僅解決了延時問題,而且較大提高了廣西移動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達到了預期目標。
關鍵詞:12580快巴訂票業務;延時;優化措施;并行處理能力;峰值
中圖分類號:U293 文獻標識碼:A
快巴訂票業務提供的服務深受用戶好評,用戶量迅速上漲,但該業務在節假日前期往往業務量會突增,經常出現延時問題,特別在2013年春運期間、清明節前、中秋國慶節前,都出現了快巴訂票業務的頁面打開延時、操作過程緩慢、查詢緩慢,有時甚至整個頁面都無法操作等現象,嚴重限制了業務開展。因此,研究小組希望通過研究,找到問題的原因,并解決延時問題。
一、原因分析
1 現網服務器配置低,業務量大時負載過大。
現網服務器2006年入網,Intel5110雙核處理器(主頻:1.60GHz),內存4G,且均過了維保期。根據延時發生時,承載業務的服務器cpu使用率達到80%、內存使用率達到90%,服務器性能已經不能滿足業務需求。
2 平臺承載業務數量過多。
由于歷史原因,訂票業務與其它4個業務都運行在相同的服務器上,日常情況下其它業務占總業務量的90%左右,在節假日前期,占70%左右,給服務器運行帶來了較大壓力。
3 訂票業務處理邏輯不合理。
查詢站點、線路、班次以及訂票等操作都需要調用實時接口,等待車站方返回信息。而站點、線路、班次等信息通常都是較固定,不易變化的,因此很多查詢操作不需要車站方處理再返回結果,而是在本地數據庫查詢即可,因此業務處理邏輯不合理也導致系統壓力增大從而造成業務操作延時。
二、制定對策
三、對策實施
1 新增高配置服務器
新增兩臺HPProLiantDL385G5p服務器,配備有兩個四核CPU(AMD2378,主頻2.4GHz),8G內存,較現有服務器配置提高50%以上。
2 將快巴訂票業務遷移到獨立服務器
為滿足2014年春節的業務高峰,以及為春節做好預熱,2014年1月9日將快巴訂票業務遷移至獨立服務器上,不再與其他業務合設。
3 優化業務處理邏輯
調整業務平臺與車站的邏輯架構,將站場資料、發車點資料、線路資料、站點資料、班次信息、班次的站點票價等實時性不強,更新頻率不高的接口信息經過業務平臺的邏輯處理,定時的全量獲取保存至平臺數據庫,當需要查詢時先從本地平臺獲取,如沒有相關信息再調用實時接口查詢,以此降低調用車站接口頻率,從而減少了傳輸的數據量,降低了系統開銷,提高了響應速度,達到縮短延時的目的,具體處理程序架構轉變見圖1。
四、效果檢查
實施完整個優化措施后,研究小組通過壓力測試驗證效果。通過錄入腳本模擬用戶對各業務活動進行測試,使系統長時間處于超負載運行,從而找到系統瓶頸。測試工具為Loadrunner11.0,利用HTTP協議主要模擬模擬用戶的查詢操作來檢測系統并發量能力,并發陡度設置為每10秒增加5虛擬用戶,測試時間為15分鐘。
五、班次查詢
根據現網壓力測試證明新平臺支持70-80個用戶同時訂票,不會出現延時。
六、效益分析
1 經濟效益
2 社會效益
目前該業務已經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較優質的服務,而且得到越來越多的用戶肯定與稱贊,體現了移動公司的社會責任感。
結語
本課題主要對前期快巴訂票業務經常出現延時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通過小組成員的多方論證,發現了造成延時的根本原因,并通過制定對策加以實施,用較低的成本將原業務平臺的處理能力大幅提升,解決了延時的問題。最后用壓力測試,證明我們的措施使原系統的并發處理能力從40提升到70-80,達到了預期目標,為公司推廣該業務掃清了困難。
參考文獻
[1]劉正自.鐵路客票系統票制及前端設備優化探討[J].鐵路計算機應用,2012.
[2]況寶,云呂靜,波邵彬.縮短營業廳業務受理時長減少客戶排隊等候時間[J].山東通信技術,2010.
[3]劉建偉林,延君,王家寶.基于智能客戶端技術的售票系統改良方案[J].計算機系統應用,2006(08).
[4]張昊.汽車客運聯網售票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05).endprint
摘 要:本課題深入研究了中國移動廣西公司12580快巴訂票業務經常出現頁面加載緩慢導致客服人員為用戶訂票或查詢班次信息時出現延時問題,經過研究和分析發現了延時的根本原因,隨后提出了增加利舊服務器、遷移現有業務、調整業務處理邏輯三項成本較低的優化措施。實施后,通過壓力測試,證明新平臺能夠滿足70-80次/秒的并行處理能力(比原平臺提升90%),延時問題被解決。本課題不僅解決了延時問題,而且較大提高了廣西移動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達到了預期目標。
關鍵詞:12580快巴訂票業務;延時;優化措施;并行處理能力;峰值
中圖分類號:U293 文獻標識碼:A
快巴訂票業務提供的服務深受用戶好評,用戶量迅速上漲,但該業務在節假日前期往往業務量會突增,經常出現延時問題,特別在2013年春運期間、清明節前、中秋國慶節前,都出現了快巴訂票業務的頁面打開延時、操作過程緩慢、查詢緩慢,有時甚至整個頁面都無法操作等現象,嚴重限制了業務開展。因此,研究小組希望通過研究,找到問題的原因,并解決延時問題。
一、原因分析
1 現網服務器配置低,業務量大時負載過大。
現網服務器2006年入網,Intel5110雙核處理器(主頻:1.60GHz),內存4G,且均過了維保期。根據延時發生時,承載業務的服務器cpu使用率達到80%、內存使用率達到90%,服務器性能已經不能滿足業務需求。
2 平臺承載業務數量過多。
由于歷史原因,訂票業務與其它4個業務都運行在相同的服務器上,日常情況下其它業務占總業務量的90%左右,在節假日前期,占70%左右,給服務器運行帶來了較大壓力。
3 訂票業務處理邏輯不合理。
查詢站點、線路、班次以及訂票等操作都需要調用實時接口,等待車站方返回信息。而站點、線路、班次等信息通常都是較固定,不易變化的,因此很多查詢操作不需要車站方處理再返回結果,而是在本地數據庫查詢即可,因此業務處理邏輯不合理也導致系統壓力增大從而造成業務操作延時。
二、制定對策
三、對策實施
1 新增高配置服務器
新增兩臺HPProLiantDL385G5p服務器,配備有兩個四核CPU(AMD2378,主頻2.4GHz),8G內存,較現有服務器配置提高50%以上。
2 將快巴訂票業務遷移到獨立服務器
為滿足2014年春節的業務高峰,以及為春節做好預熱,2014年1月9日將快巴訂票業務遷移至獨立服務器上,不再與其他業務合設。
3 優化業務處理邏輯
調整業務平臺與車站的邏輯架構,將站場資料、發車點資料、線路資料、站點資料、班次信息、班次的站點票價等實時性不強,更新頻率不高的接口信息經過業務平臺的邏輯處理,定時的全量獲取保存至平臺數據庫,當需要查詢時先從本地平臺獲取,如沒有相關信息再調用實時接口查詢,以此降低調用車站接口頻率,從而減少了傳輸的數據量,降低了系統開銷,提高了響應速度,達到縮短延時的目的,具體處理程序架構轉變見圖1。
四、效果檢查
實施完整個優化措施后,研究小組通過壓力測試驗證效果。通過錄入腳本模擬用戶對各業務活動進行測試,使系統長時間處于超負載運行,從而找到系統瓶頸。測試工具為Loadrunner11.0,利用HTTP協議主要模擬模擬用戶的查詢操作來檢測系統并發量能力,并發陡度設置為每10秒增加5虛擬用戶,測試時間為15分鐘。
五、班次查詢
根據現網壓力測試證明新平臺支持70-80個用戶同時訂票,不會出現延時。
六、效益分析
1 經濟效益
2 社會效益
目前該業務已經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較優質的服務,而且得到越來越多的用戶肯定與稱贊,體現了移動公司的社會責任感。
結語
本課題主要對前期快巴訂票業務經常出現延時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通過小組成員的多方論證,發現了造成延時的根本原因,并通過制定對策加以實施,用較低的成本將原業務平臺的處理能力大幅提升,解決了延時的問題。最后用壓力測試,證明我們的措施使原系統的并發處理能力從40提升到70-80,達到了預期目標,為公司推廣該業務掃清了困難。
參考文獻
[1]劉正自.鐵路客票系統票制及前端設備優化探討[J].鐵路計算機應用,2012.
[2]況寶,云呂靜,波邵彬.縮短營業廳業務受理時長減少客戶排隊等候時間[J].山東通信技術,2010.
[3]劉建偉林,延君,王家寶.基于智能客戶端技術的售票系統改良方案[J].計算機系統應用,2006(08).
[4]張昊.汽車客運聯網售票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