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周
摘 要: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的橋梁施工,在新建橋梁和舊橋拆除重建橋臺施工時,需要挖除舊橋的錐坡及臺后的部分路基,容易影響路基穩定,引起臺后路基垮塌,導致路面結構破壞,危及結構安全和交通安全。采用合理的橋臺拼接方案以及在施工過程中采取合適的防護處理方案,既可以有利于工程施工的開展,又能充分保證道路結構安全和交通安全。
關鍵詞:高速公路;改擴建;橋臺拼接;防護處理;方案
中圖分類號:U412 文獻標識碼:A
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是通過增加行車道數量來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高速公路建設工程,通常是在保障交通通行的前提下實施的。高速公路改擴建中的橋梁拼寬和舊橋拆除重建施工,在橋臺拼接時,常常需要挖除舊橋的錐坡及臺后的部分路基,容易影響路基穩定,引起臺后路基垮塌,導致路面結構破壞,危及道路結構安全和交通安全。如何在保障道路結構安全和交通安全的前提下開展工程施工,是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建設者們應充分考慮并妥善處理的問題。筆者將結合自身的工作體會,就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的橋臺設置以及在施工過程中采取的防護處理方案進行探討。
1 開挖式橋臺拼接施工
新建橋梁與舊路利用的橋梁之間的拼接是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中的重點、難點。橋梁拼接要求是最大限度利用原有橋梁結構以節省投資,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對原有交通的影響,拼接后橋梁達到受力協調以保證結構安全,上部結構采用同結構、同跨徑,下部結構相類似,使外部尺寸、形狀相協調。基于上述要求進行的新舊橋梁之間的拼接,新建橋梁通常采用挖除舊橋錐坡及臺后部分路基進行橋臺施工,即開挖式橋臺拼接施工。
舊橋錐坡及臺后路基被挖除后,舊橋橋臺及臺后路基受力發生變化,受地質情況、土體性狀、填土高度、壓實度等因素影響,在車輛荷載和坡面水的作用下,臺后路基及錐坡土體易發生崩塌、滑動、坍塌等整體失穩破壞和坡面侵蝕、坡面剝落等坡面破壞。橋臺在側向土壓力的作用下易產生推移,發生位移變形。改擴建工程中開挖式橋臺拼接施工常用的防護處理方案有以下幾種。
1.1 鋼板樁防護
鋼板樁防護是將鋼板樁打入土體中,用來抵抗土和水產生的水平壓力,并依靠它打入土中的水平阻力,以及設在鋼板樁上部的拉錨或支撐來保持其穩定的一種防護處理方案,它是一種臨時支護。鋼板樁因其強度高、施打方便被廣泛使用。鋼板樁支護的具體方案應結合現場開挖深度、土質情況、地質條件等因素,通過計算確定,通常有三種類型。頂端不設支撐或錨桿,完全依靠打入足夠的深度來維持其穩定性的鋼板樁為懸臂式鋼板樁;上端為固定支撐,下端為自由支撐(淺埋式)或固定支撐(深埋式)的鋼板樁為單錨式鋼板樁;設置多層支撐或錨桿的鋼板樁為多錨式鋼板樁。
1.2 鋼花管注漿防護
對臺后路基和錐坡進行鋼花管注漿加固,再對開挖面進行防沖刷處理,是對填筑密實度不理想的土體的一個比較有效的防護處理方案。鋼花管注漿就是將鋼花管打入土體中,通過鋼花管上預設的小孔,在一定壓力下向周圍土體壓注水泥砂漿或添加適量添加劑的水泥漿液的一種技術處理。注入的漿液在壓力作用下以填充、滲透和擠密等方式排出土顆粒間裂隙中的水分和空氣,并占據土顆粒間的空間,使土體孔隙比減少,強度提高,水泥凝結后將原來松散的土顆粒或裂隙膠結成一個整體,形成一個強度大、防水性能高和化學穩定性好的結合體。此外,留在土體中的鋼花管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彎和抗剪強度,鋼管與注漿體形成一個鋼管混凝土樁,使原有地基形成加筋復合地基,當注漿鋼花管樁形成群樁時,其集合效應可大大提高土體的強度。
1.3 噴錨防護
噴錨防護是在開挖面上用機械鉆孔,在孔內安放鋼筋并注漿,坡面安裝鋼筋網并噴射混凝土的一種防護處理方式。土體的抗剪強度低,基本沒有抗拉強度,但具有一定的結構整體性,在土體內安置錨筋,插筋錨體形成的骨架彌補了土體抗拉強度和抗剪強度低的弱點,使插筋錨體與土體形成復合體,發揮共同作用,顯著提高土體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插筋錨體對土體的約束作用、應力分擔作用、應力傳遞與擴散作用,增強了土體變形的延性,荷載達到一定的程度后,土體變形速率增加,而土體保持完好的整體性,無明顯滑裂面形成。噴錨防護具有設備簡單、施工方便、施工時間短、經濟效益好的特點,一般認為可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普通粘土和非松散砂土。噴錨防護的具體方案應結合現場開挖深度、土質情況、地質條件等因素,通過計算確定。
1.4 方案的選擇
改擴建工程應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結合各種影響因素,采取適當的防護處理方案。防護處理方案的確定,并不局限于某一種形式,可視具體情況選擇一種方案或多種方案的組合。對于開挖式橋臺拼接施工,無論采用何種防護方案,都必須加強穩定性的監測,在施工過程中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減少對舊路的擾動,如樁基礎采用回旋鉆機施工等,做好路面水的疏導和雨水的阻隔,防止雨水沖刷和滲入,加快施工進度,避免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以確保道路結構安全和交通安全。
2 非開挖式橋臺拼接施工
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中,部分橋梁的改擴建比較特殊,如通道橋因交通需要無法進行封閉施工,因路網規劃或升級改造需要新增橋梁,部分橋梁橋臺填方過高等。因其特殊性,這些橋梁在橋臺施工時并不適合開挖施工,只宜對橋臺結構進行合理設置。
2.1 高填方橋臺
對于高填方橋臺或不適宜開挖舊橋錐坡和臺后路基施工的橋臺,可通過調整橋臺設置方式來減少對舊橋錐坡及臺后路基的開挖、減輕對舊橋橋臺的影響。除了舊橋錐坡位置按路基搭接方式挖臺階施工外,不再進行其它開挖,橋臺和錐坡位置按填土路基施工至舊橋橋臺蓋梁底部,以此為平臺進行樁基礎施工,澆筑承臺,承臺頂與舊橋蓋梁頂銜接。這種處理方式既可避免開挖施工對舊路帶來的安全隱患,利于舊路穩定,又可降低施工難度,加快施工進度。
2.2 樁柱式橋臺endprint
樁柱式橋臺是基樁直接蓋梁的一種橋臺形式,通常采用樁基礎以長短樁小凈距間設的密排樁方式形成橋臺,頂部通過蓋梁將長短樁連接在一起,其中長樁按照承載力要求進行設計,起到支撐作用,短樁按照深基坑圍護樁設計,起到擋土作用。樁柱式橋臺結構簡單,施工難度低,施工進度快,利于舊路穩定,施工質量易控制。在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中,因要綜合考慮交通通行和防護處理以及施工進度等因素,在舊橋拆除重建和新增橋梁時較為常用。
采用樁柱式橋臺,可以直接以舊路為平臺進行密排樁施工,開鑿樁頭后澆筑蓋梁,挖除部分舊路面后安裝梁板,最后全斷面開挖基坑,澆筑底板及對橋臺進行整飾。對于臺后土體,可用水泥攪拌樁或本文1.2鋼花管注漿防護的方式進行加固,以防橋臺在臺后土體及路面荷載的作用下產生位移變形。
3 舊橋拆除重建提前防護
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中,部分舊橋因使用性能不能滿足要求而需拆除重建,為保證道路的通行,舊橋重建一般是在新橋投入使用,進行交通流轉換后進行。重建的橋梁在開挖進行橋臺拼接施工時,需對新橋臺及臺后路基進行防護。實踐證明,采取提前防護能顯著地降低施工難度,加快施工進度,并有效地降低結構安全風險。
新橋臺背采用氣泡輕質土填筑,因其固化后具有良好的自立性,可加強臺背填筑的整體性,有效減少土壓力,在開挖進行重建橋梁的橋臺拼接施工時,無需對其進行過多的防護,具有一個方案兩個效果的作用。新橋橋臺近舊路一側沿臺背方向設置擋土墻亦是舊橋拆除重建提前防護的一種有效方法。
結語
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中橋臺拼接及其防護處理關乎道路結構安全和交通安全,必須引起廣大建設者的重視,除了在設計階段要技術介入外,更多的是依靠廣大參建者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和各種不確定因素去動態探索。
參考文獻
[1]郭勝蘭.接長橋涵施工的安全防護方法及其應用[J].鐵道建筑技術,2009(01):45-50.
[2]成尚鋒,等.高填方橋臺病害分析及鋼花管注漿技術應用[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07(01):26-29.
[3]劉高喜,等.橋臺錐坡土體病害及防護措施分析[J].創新科技,2013(05):69.
[4]于淵卓.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中橋(涵)臺錐坡及基坑開挖防護方案淺析[J].公路,2012(02):135-137.
[5]張大偉.密樁橋臺橋型分析[J].北方交通,2012(04):99-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