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潮
摘 要:長慶油田是中國的第一大油田,它的勘探區域主要在陜甘寧盆地。陜甘寧盆地是我國的第二大沉積盆地,特殊的地質特征以及自然環境決定了它具有巨大的資源潛力。同時勘測和開采技術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需求為其資源的開發提供了社會經濟保障。長慶油田公司的獨立運行也為其發展提供了機會。自1970年油氣勘測開發建設以來,其先后找到了20多個油氣田,和國內外的一些油田相比,長慶油田還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關鍵詞:長慶油田;區域資源;潛力
中圖分類號:TE41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社會的的發展,人們對于油氣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多,油氣資源的勘測與開采也就更為的重要。長慶油田是我國的三大油田之一,它對于油氣資源的開發讓人嘆為觀止,每年不斷增加的石油探明儲量和原油產量也使它在我國的能源領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2009年,長慶油田油氣產量超過了3000萬噸,并超過勝利油田成為我國的第二大油氣田。2011年,長慶油田的油氣產量再次創新高,突破了4000萬噸。長慶油田巨大的資源潛力讓人們驚奇,本文則將從自然,社會經濟等多個方面對此展開分析。
一、自然因素的影響
1 地理位置
長慶油田位于陜甘寧盆地,此盆地北起陰山、大青山,南到秦嶺,西至賀蘭山、六盤山,東達呂梁山、太行山,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的第二大沉積盆地,盆地內部地勢比較平緩,油氣資源聚集,分布范圍廣,儲藏量大,油氣資源十分的豐富,因此區域內有巨大的資源潛力。
2 地質構造
陜甘寧盆地經歷多期構造運動,斷裂發育,構造復雜。晚三疊季,在印支運動的影響下,陜甘寧盆地形成,并且湖盆經歷形成—發展—消亡的過程,湖盆在升降的過程中形成了大面積的三角洲砂體,有利的沉積地帶為油氣的儲藏提供了良好的空間。上古生界發育多期三角洲沉積體系,砂體重疊連片發育,形成有利的天然氣儲層發育帶。
陜甘寧盆地處于一個地質構造的過渡地區,中部發育了一個東西向構造帶。盆地縱向含油層系多,油藏埋深跨度大,它是由不同的巖類構成,其中包括古生界巖類和中生界巖類,因此鄂爾多斯盆地的油氣田大多都是巖性油氣田,而且有四個層系的油氣田:中生界侏羅系河流沉積低滲砂巖油田;三疊系三角洲沉積特低滲透砂巖油氣田;古生界石炭-二疊系低滲透砂巖油氣田;奧陶系碳酸油氣田。同時因為盆地地質構造不同,盆地內部的油氣也就存在差異,不同類型和特點的油氣能夠滿足不同的需求。
3 資源特點
長慶油田區域的資源種類多,資源儲量豐富。盆地內的石油資源約為128億噸,天然氣的資源量約為15萬億立方米,其中煤炭資源和煤氣資源的儲量也很多。同時同一種資源也有很多的品種,埋藏在地下的不同深度。長慶油田區域的資源不僅豐富而且質量很好,原油性質比較好好,具有密度低,粘度低等特點。而煤炭資源則有埋藏相對較淺,層數多的特點。長慶區域資源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決定了其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二、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
1 政府支持
社會的進步對于能源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能源資源在國家發展中也始終處于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因此國家對于能源的勘測和開采給予很大的支持。長慶油田附近的省市地區也都給予長慶油田很大的幫助和配合,降低油氣開發成本,支持油氣開發,努力為油氣資源的開發營造寬松和諧的環境。這也就為能源轉化潛力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環境。
2 勘探程度
陜甘寧盆地中石油勘探程度差異較大,西北部的姬塬地區和中部的太白—張岔地區的勘測程度比較低。實踐證明,通過對地質構造的不斷認識以及勘測規律的總結,可以在勘測程度低的地區有新的發現。此盆地中中生界資源探明率相比較渤海東部的油氣盆地比較低,因此陜甘寧盆地具有很大的勘探和資源轉化潛力。
3 科學技術
長慶油田的油氣埋藏深度各不相同,而且面對的是世界罕見的“三低”油氣藏,長慶的發展是需要依靠技術的不斷革新來進行的。長慶油田在幾十年的發展中一直在努力攻克低滲透,超低滲透的難題,壓裂和注水核心技術的出現使這一難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只有真正擁有了核心技術,才能使資源潛力的轉化成為可能。水平井和壓裂技術的突破加快了地下油、氣流通道的運輸速度,使單井的平均產量大大提高。因此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使陜甘寧盆地資源具有開發潛力的保證。
4 油田公司的促進與管理
自從2000年起,長慶油田公司正式獨立運行,2008年以后長慶公司再次成為一個企業,并不斷的更新和發展。該公司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關心員工的需求,充分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同時該公司以“重在建設”為主題,這為該企業的發展指明了道路,在科學思想的引導下促進了資源的開發。
長慶油田在發展的同時也在不斷的學習和創新,為了加快油氣資源的勘測和開發,該公司不斷的加強與國外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為油氣的開發提供了技術保障。同時其也不斷擴大對外的合作領域,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加強企業的科學管理,促進油田開發。
結語
長慶油田的地域面積大,資源分布廣,儲量規模大,其所處地區的地質特征以及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擁有巨大的資源潛力。同時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儲層預測,成像測井,儲層改造等技術的發展使其擁有巨大的資源轉化潛力。長慶油田公司的高效管理以及積極的學習也使油氣勘測技術不斷的更新,為油氣資源的開發奠定了技術基礎。2012年,長慶油田超過大慶油田成為我國內陸的第一大油田,其巨大的資源潛力使其不斷的更新和發展,并不斷的建設“西部大慶”的總體要求,長慶油田必將繼續為中國的油氣資源開發做貢獻。
參考文獻
[1]何毅,王春輝,郭剛,等.長慶油田油氣集輸及處理系統節能降耗研究[J].石油規劃設計,2012,23(01):48-50.
[2]李偉娟,張朋程.我國成品油市場的新動態與策略[J].石油化工技術與經濟,2011(01).
[3]毛小妮,周立發,楊甫,蒲磊.鄂爾多斯盆地西南緣奧陶系地球化學特征與沉積環境分析[J].地質科技情報,201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