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慶江
改革攻堅克難,干部重任在肩,為人民執好政、用好權,必須求真務實、真抓實干。人無“實”不立,事無“實”不成,國無“實”不興。“實”,是黨員領導干部能力素質的基礎,“實”是根本,“實”是源泉,“實”是黨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生命力。
為人處世要誠實。共產黨員是群眾的帶頭人,對黨員領導干部來講,誠實,已然超越了個人品德的范疇,具有了社會屬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是黨員領導干部的一張政治名片,一項必須擁有的政治資本。
謀劃工作要務實。謀劃工作是干事創業的第一步,如同建房子打基礎,如果建得不牢固,就可能房倒屋塌。毋庸諱言,一些黨員領導干部不下基層,不搞調研,上情不明,下情不清,“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出了事卻“拍屁股”走人;還有的熱衷于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到處擺景點、做秀場。這些不務實的“干部病”表現,說到底是犯了形式主義,損害了群眾的利益,也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謀劃工作要務實,要耳聰目明、不聽虛言,穩扎穩打、不可冒進,秉持公心、不采華名,實實在在、不興偽事。
制定政策要切實。所謂“切實”,是指政策要有可操作性,除了獲取技術支持外,也要獲得社會的支持,換言之,就是要使政策符合民意,順應民心。政策制定者必須堅持為社會、為群眾服務的宗旨,貫徹社會本位和公民本位的理念,在群眾之間建立開放暢通的民意表達渠道,做到民之所求而求之,民之所惡而惡之,方能使政策得到群眾真心擁護。
執行起來要落實。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只有剎下心來,以“抓鐵留痕,踏石留印”的韌勁,以“慈不帶兵,情不立事”的狠勁,以“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聲”的恒勁,求結果,追到底,見真章,才能扎實推進各項工作落實,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提供堅實保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