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第八場官司化解怨婦心結

2014-08-07 19:07:36隋海鵬
藍盾 2014年7期
關鍵詞:矛盾

隋海鵬

2013年3月26日,北京市通州區吳英一家因第八次官司開庭再聚法庭。從2010年起,這一家人或夫妻或父母、子女就因家庭矛盾不斷地起訴、上訴。打了七場官司,不僅沒有化解他們的家庭矛盾,反而使積怨越來越深。這一次,第八場官司,終于化干戈為玉帛,此案成功調解,一家人的訴訟之旅畫上了句號。

女兒狀告父母

張靜,1984年出生在通州,是吳英和張興威的大女兒。張靜還有一個比她小6歲的弟弟張棟。張靜這一次把父母告上法庭,緣于母親吳英向其借款11萬多元,用于弟弟張棟的學費、生活費以及家中曾經失火后的垃圾清理和房屋重建等費用。對于父親,張靜認為張興威離家出走多年未對家庭作出貢獻卻分得了重建后的房屋,應該與母親共同償還借款。為此,張靜向法庭提交了50多份證據材料,包括多年間母親向她出具的欠條以及各種其他花費的發票。

表面上看起來,這只是一樁簡單的因父母對待子女偏心所致的家庭矛盾糾紛。實際上,這一家人背后的積怨之深并非一日之寒,被告之一的吳英和原告張靜站在同一立場,只有張興威反對訴訟請求。

第一次開庭被安排在2013年3月26日13點30分,張靜沒有來,由律師代其出庭,吳英和張興威都如約到庭。然而,吳英卻始終拒絕就坐。“腰傷,沒法坐下,腰傷是被老張打的”,她這樣告訴法庭。單憑她這一舉動,已讓法庭察覺到這個家庭危機四伏。

接下來,吳英不斷偏離庭審主題,激動地講述她與丈夫之間的多年恩怨。她除了向法庭提交了先前的7份判決書、開庭筆錄、家中失火照片、村委會證明和她自己的殘疾證之外,還交出張興威曾經為她寫的“好好過日子保證書”、“不要家里財產保證書”。她把塞滿了一背包的一沓沓的證據一份份地鋪陳在桌上,像是梳理自己多年來的心中宿怨。

吳英成為這次開庭的主角,雖然法官多次提醒她請圍繞該案陳述自己的觀點,但她依然不時打斷其他當事人和法官的發言,失控般滔滔不絕。張興威的每次發言,不論與本案是否有關,她都會極力反駁,且情緒越來越高漲,直至淚流滿面。庭審至此,已無法繼續。

由于案件中涉及夫妻的共同債務是用于兒子張棟的花費以及失火后的清理費用上,法庭傳喚了張棟和垃圾清理人董某到庭。董某的陳述與吳英所說一致,只是張棟的反應有些意外。相比激烈爭吵的父母和姐姐,他顯得很平靜。雖然他還是一名北京聯合大學的在校生,但能讓人明顯地感到他有超過同齡人的成熟。他說:“雖然和媽媽、姐姐居住在一起,但我跟爸爸的關系也還行。從2009年9月到2013年5月間的四次學費和生活費,除了第一次是母親給的,后三次都是父親給的。”這與吳英聲稱的父親從未給過張棟任何錢的說辭大相徑庭。

第二次開庭時,法庭要求張靜本人到庭,希望能從她嘴里獲得事件的真相。到庭的張靜苗條文弱,神情略顯冰冷。庭審中,她的意見與母親高度一致,甚至不曾扭頭看一眼父親。為了從張靜口中了解更多情況,找到調解突破口,庭審后,張靜被單獨留在法庭上。終于,她坦露了一切矛盾的根源:“我和媽媽都認為家中那場大火是爸爸故意縱火,當時我正在屋里睡覺。”對于父親的這種行為,她懷著極大的憤怒情緒。由此看來,調解的關鍵是挖出“氣團”,捋順它。

夫妻對簿公堂

吳英與張興威于1983年結婚。婚后為改善家庭生活,吳英便托親戚收張興威為學徒學習機電維修。1994年,張興威成立了自己的電機修理部,加上家中房屋出租的收入,他們的生活漸漸地好起來。然而,隨著生意越來越好,張興威在外的應酬和娛樂活動也越來越多,他經常不回家,與吳英的感情逐漸出現裂痕。直到張興威有了外遇,他們的矛盾達到極點。

吳英說張興威總趁她白天不在家時回去轉移財產。張靜常上夜班,白天在家休息。也正是因為張靜在家休息時多次目睹父親翻柜找錢轉移財產而發生爭執,才使母女倆懷疑家中失火為張興威所為。房客也告訴她們,曾看到失火當天張興威于早晨6點回來,他走后家里便著了大火。

憤怒至極的母女倆曾經想找證據追究張興威的刑事責任,但考慮到張棟還在讀大學,將來還要找工作、結婚,擔心有一個刑事犯的父親會給他帶來不良影響,只得放棄了追責的想法,但她們心中的怨氣并沒有就此消失。

這一家人的第一場官司發生在2010年,是吳英起訴確認在張興威父親的宅基地上所建房屋為其與張興威共同所有的所有權確認糾紛案。2011年,張興威起訴離婚。經過二審判決后,張興威與吳英離婚。2012年,吳英又因婚后財產糾紛起訴張興威,同樣經過二審。至此,夫妻二人間已發生5起官司。之后,張靜起訴父母,要求分割由其出資建設的廂房以及本次訴求父母償還債務的3場官司。這幾起官司均源于母女二人對張興威怨恨的持續宣泄,這一家人矛盾的根源找到了。

法官耐心調解

從頭到尾梳理這家人的矛盾積怨以及多場官司,讓法官意識到,判決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更加積重難返。這家人需要的是一個感情的出口。于是,法庭打算不再像之前開庭時那樣束縛他們的發言主題,而是讓他們暢所欲言,從中找到問題的突破口。

第三次開庭后,法官單獨留下吳英,讓其他人都在法庭外等候。法官引導她講出心中所有的怨恨,與本案有關的、無關的,只要是她想一吐為快的。終于,調解的突破點出現了。首先,吳英是性情中人,她要的不是錢,而是張興威的一個態度。其次,對于她所猜想的張興威故意縱火一事讓她始終無法釋懷。

聽聞至此,法官終于找到了捋順“氣團”的工具。等吳英講話的語速慢下來后,法官告訴她:“你采用了一種不正確的方式消除自身的怨恨,就是不停地訴訟。可是,訴訟怎么能解決內心的怨恨呢?對簿公堂只會加深積怨。”她仿佛從來沒有如此盡情地宣泄過自己心中的怨恨,也似乎從未被人認真地傾聽過。這一次,法官為她提供了這樣的機會。聽到法官的分析后,她心平氣和地接納了建議。

法官繼續問她,是否張興威加倍付錢就能使她心里好受些,她沉默了。接著,法官告訴她,即便張興威是故意縱火,那么,這也是一起刑事案件,應該報警解決,而不應不斷地提起民事訴訟。如果警察確定事實,那么,他會承擔刑事責任,這不是民事法庭可以解決的問題。看到吳英緊張的面容逐漸放松后,法官又說:“既然父親為兒子提供了生活費,兒子又與你共同生活,那么,這是否也算是張興威對家庭的貢獻?”終于,法官看到了吳英臉上的微笑。

吳英的思想工作做通了,接下來就是要獲得張興威的配合來融解矛盾。首先,法官沒有苛責張興威有外遇一事,并對他尋求自己的幸福表示理解。法官告訴他,離家出走的行為對家庭是有傷害的,即便要告別先前的婚姻,對女兒和家庭還是應該有所交代的。或許是出于愧疚,張興威承諾愿意補償家人,并希望親手將錢交付女兒。父母都決定不計前嫌后,女兒張靜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最終,這起標的額為11萬多元的案件以1萬元的協商結果結案,并且一家人均表示以后再不訴訟。

這起案件說明,家庭矛盾主要是由感情引發的。當事人應以親情為重,互讓互諒,客觀地對待糾紛,而不應主觀地互相猜疑,動輒就上法庭。雖然法庭是一個說理的地方,但以這種方式解決家庭糾紛,會讓當事人產生怨恨心理,更加重矛盾。吳英一家打了八場官司,越打矛盾越多,最后還是法官以情入手,使案子得到了妥善調解。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摘自《法律與生活》)

2013年3月26日,北京市通州區吳英一家因第八次官司開庭再聚法庭。從2010年起,這一家人或夫妻或父母、子女就因家庭矛盾不斷地起訴、上訴。打了七場官司,不僅沒有化解他們的家庭矛盾,反而使積怨越來越深。這一次,第八場官司,終于化干戈為玉帛,此案成功調解,一家人的訴訟之旅畫上了句號。

女兒狀告父母

張靜,1984年出生在通州,是吳英和張興威的大女兒。張靜還有一個比她小6歲的弟弟張棟。張靜這一次把父母告上法庭,緣于母親吳英向其借款11萬多元,用于弟弟張棟的學費、生活費以及家中曾經失火后的垃圾清理和房屋重建等費用。對于父親,張靜認為張興威離家出走多年未對家庭作出貢獻卻分得了重建后的房屋,應該與母親共同償還借款。為此,張靜向法庭提交了50多份證據材料,包括多年間母親向她出具的欠條以及各種其他花費的發票。

表面上看起來,這只是一樁簡單的因父母對待子女偏心所致的家庭矛盾糾紛。實際上,這一家人背后的積怨之深并非一日之寒,被告之一的吳英和原告張靜站在同一立場,只有張興威反對訴訟請求。

第一次開庭被安排在2013年3月26日13點30分,張靜沒有來,由律師代其出庭,吳英和張興威都如約到庭。然而,吳英卻始終拒絕就坐。“腰傷,沒法坐下,腰傷是被老張打的”,她這樣告訴法庭。單憑她這一舉動,已讓法庭察覺到這個家庭危機四伏。

接下來,吳英不斷偏離庭審主題,激動地講述她與丈夫之間的多年恩怨。她除了向法庭提交了先前的7份判決書、開庭筆錄、家中失火照片、村委會證明和她自己的殘疾證之外,還交出張興威曾經為她寫的“好好過日子保證書”、“不要家里財產保證書”。她把塞滿了一背包的一沓沓的證據一份份地鋪陳在桌上,像是梳理自己多年來的心中宿怨。

吳英成為這次開庭的主角,雖然法官多次提醒她請圍繞該案陳述自己的觀點,但她依然不時打斷其他當事人和法官的發言,失控般滔滔不絕。張興威的每次發言,不論與本案是否有關,她都會極力反駁,且情緒越來越高漲,直至淚流滿面。庭審至此,已無法繼續。

由于案件中涉及夫妻的共同債務是用于兒子張棟的花費以及失火后的清理費用上,法庭傳喚了張棟和垃圾清理人董某到庭。董某的陳述與吳英所說一致,只是張棟的反應有些意外。相比激烈爭吵的父母和姐姐,他顯得很平靜。雖然他還是一名北京聯合大學的在校生,但能讓人明顯地感到他有超過同齡人的成熟。他說:“雖然和媽媽、姐姐居住在一起,但我跟爸爸的關系也還行。從2009年9月到2013年5月間的四次學費和生活費,除了第一次是母親給的,后三次都是父親給的。”這與吳英聲稱的父親從未給過張棟任何錢的說辭大相徑庭。

第二次開庭時,法庭要求張靜本人到庭,希望能從她嘴里獲得事件的真相。到庭的張靜苗條文弱,神情略顯冰冷。庭審中,她的意見與母親高度一致,甚至不曾扭頭看一眼父親。為了從張靜口中了解更多情況,找到調解突破口,庭審后,張靜被單獨留在法庭上。終于,她坦露了一切矛盾的根源:“我和媽媽都認為家中那場大火是爸爸故意縱火,當時我正在屋里睡覺。”對于父親的這種行為,她懷著極大的憤怒情緒。由此看來,調解的關鍵是挖出“氣團”,捋順它。

夫妻對簿公堂

吳英與張興威于1983年結婚。婚后為改善家庭生活,吳英便托親戚收張興威為學徒學習機電維修。1994年,張興威成立了自己的電機修理部,加上家中房屋出租的收入,他們的生活漸漸地好起來。然而,隨著生意越來越好,張興威在外的應酬和娛樂活動也越來越多,他經常不回家,與吳英的感情逐漸出現裂痕。直到張興威有了外遇,他們的矛盾達到極點。

吳英說張興威總趁她白天不在家時回去轉移財產。張靜常上夜班,白天在家休息。也正是因為張靜在家休息時多次目睹父親翻柜找錢轉移財產而發生爭執,才使母女倆懷疑家中失火為張興威所為。房客也告訴她們,曾看到失火當天張興威于早晨6點回來,他走后家里便著了大火。

憤怒至極的母女倆曾經想找證據追究張興威的刑事責任,但考慮到張棟還在讀大學,將來還要找工作、結婚,擔心有一個刑事犯的父親會給他帶來不良影響,只得放棄了追責的想法,但她們心中的怨氣并沒有就此消失。

這一家人的第一場官司發生在2010年,是吳英起訴確認在張興威父親的宅基地上所建房屋為其與張興威共同所有的所有權確認糾紛案。2011年,張興威起訴離婚。經過二審判決后,張興威與吳英離婚。2012年,吳英又因婚后財產糾紛起訴張興威,同樣經過二審。至此,夫妻二人間已發生5起官司。之后,張靜起訴父母,要求分割由其出資建設的廂房以及本次訴求父母償還債務的3場官司。這幾起官司均源于母女二人對張興威怨恨的持續宣泄,這一家人矛盾的根源找到了。

法官耐心調解

從頭到尾梳理這家人的矛盾積怨以及多場官司,讓法官意識到,判決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更加積重難返。這家人需要的是一個感情的出口。于是,法庭打算不再像之前開庭時那樣束縛他們的發言主題,而是讓他們暢所欲言,從中找到問題的突破口。

第三次開庭后,法官單獨留下吳英,讓其他人都在法庭外等候。法官引導她講出心中所有的怨恨,與本案有關的、無關的,只要是她想一吐為快的。終于,調解的突破點出現了。首先,吳英是性情中人,她要的不是錢,而是張興威的一個態度。其次,對于她所猜想的張興威故意縱火一事讓她始終無法釋懷。

聽聞至此,法官終于找到了捋順“氣團”的工具。等吳英講話的語速慢下來后,法官告訴她:“你采用了一種不正確的方式消除自身的怨恨,就是不停地訴訟。可是,訴訟怎么能解決內心的怨恨呢?對簿公堂只會加深積怨。”她仿佛從來沒有如此盡情地宣泄過自己心中的怨恨,也似乎從未被人認真地傾聽過。這一次,法官為她提供了這樣的機會。聽到法官的分析后,她心平氣和地接納了建議。

法官繼續問她,是否張興威加倍付錢就能使她心里好受些,她沉默了。接著,法官告訴她,即便張興威是故意縱火,那么,這也是一起刑事案件,應該報警解決,而不應不斷地提起民事訴訟。如果警察確定事實,那么,他會承擔刑事責任,這不是民事法庭可以解決的問題。看到吳英緊張的面容逐漸放松后,法官又說:“既然父親為兒子提供了生活費,兒子又與你共同生活,那么,這是否也算是張興威對家庭的貢獻?”終于,法官看到了吳英臉上的微笑。

吳英的思想工作做通了,接下來就是要獲得張興威的配合來融解矛盾。首先,法官沒有苛責張興威有外遇一事,并對他尋求自己的幸福表示理解。法官告訴他,離家出走的行為對家庭是有傷害的,即便要告別先前的婚姻,對女兒和家庭還是應該有所交代的。或許是出于愧疚,張興威承諾愿意補償家人,并希望親手將錢交付女兒。父母都決定不計前嫌后,女兒張靜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最終,這起標的額為11萬多元的案件以1萬元的協商結果結案,并且一家人均表示以后再不訴訟。

這起案件說明,家庭矛盾主要是由感情引發的。當事人應以親情為重,互讓互諒,客觀地對待糾紛,而不應主觀地互相猜疑,動輒就上法庭。雖然法庭是一個說理的地方,但以這種方式解決家庭糾紛,會讓當事人產生怨恨心理,更加重矛盾。吳英一家打了八場官司,越打矛盾越多,最后還是法官以情入手,使案子得到了妥善調解。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摘自《法律與生活》)

2013年3月26日,北京市通州區吳英一家因第八次官司開庭再聚法庭。從2010年起,這一家人或夫妻或父母、子女就因家庭矛盾不斷地起訴、上訴。打了七場官司,不僅沒有化解他們的家庭矛盾,反而使積怨越來越深。這一次,第八場官司,終于化干戈為玉帛,此案成功調解,一家人的訴訟之旅畫上了句號。

女兒狀告父母

張靜,1984年出生在通州,是吳英和張興威的大女兒。張靜還有一個比她小6歲的弟弟張棟。張靜這一次把父母告上法庭,緣于母親吳英向其借款11萬多元,用于弟弟張棟的學費、生活費以及家中曾經失火后的垃圾清理和房屋重建等費用。對于父親,張靜認為張興威離家出走多年未對家庭作出貢獻卻分得了重建后的房屋,應該與母親共同償還借款。為此,張靜向法庭提交了50多份證據材料,包括多年間母親向她出具的欠條以及各種其他花費的發票。

表面上看起來,這只是一樁簡單的因父母對待子女偏心所致的家庭矛盾糾紛。實際上,這一家人背后的積怨之深并非一日之寒,被告之一的吳英和原告張靜站在同一立場,只有張興威反對訴訟請求。

第一次開庭被安排在2013年3月26日13點30分,張靜沒有來,由律師代其出庭,吳英和張興威都如約到庭。然而,吳英卻始終拒絕就坐。“腰傷,沒法坐下,腰傷是被老張打的”,她這樣告訴法庭。單憑她這一舉動,已讓法庭察覺到這個家庭危機四伏。

接下來,吳英不斷偏離庭審主題,激動地講述她與丈夫之間的多年恩怨。她除了向法庭提交了先前的7份判決書、開庭筆錄、家中失火照片、村委會證明和她自己的殘疾證之外,還交出張興威曾經為她寫的“好好過日子保證書”、“不要家里財產保證書”。她把塞滿了一背包的一沓沓的證據一份份地鋪陳在桌上,像是梳理自己多年來的心中宿怨。

吳英成為這次開庭的主角,雖然法官多次提醒她請圍繞該案陳述自己的觀點,但她依然不時打斷其他當事人和法官的發言,失控般滔滔不絕。張興威的每次發言,不論與本案是否有關,她都會極力反駁,且情緒越來越高漲,直至淚流滿面。庭審至此,已無法繼續。

由于案件中涉及夫妻的共同債務是用于兒子張棟的花費以及失火后的清理費用上,法庭傳喚了張棟和垃圾清理人董某到庭。董某的陳述與吳英所說一致,只是張棟的反應有些意外。相比激烈爭吵的父母和姐姐,他顯得很平靜。雖然他還是一名北京聯合大學的在校生,但能讓人明顯地感到他有超過同齡人的成熟。他說:“雖然和媽媽、姐姐居住在一起,但我跟爸爸的關系也還行。從2009年9月到2013年5月間的四次學費和生活費,除了第一次是母親給的,后三次都是父親給的。”這與吳英聲稱的父親從未給過張棟任何錢的說辭大相徑庭。

第二次開庭時,法庭要求張靜本人到庭,希望能從她嘴里獲得事件的真相。到庭的張靜苗條文弱,神情略顯冰冷。庭審中,她的意見與母親高度一致,甚至不曾扭頭看一眼父親。為了從張靜口中了解更多情況,找到調解突破口,庭審后,張靜被單獨留在法庭上。終于,她坦露了一切矛盾的根源:“我和媽媽都認為家中那場大火是爸爸故意縱火,當時我正在屋里睡覺。”對于父親的這種行為,她懷著極大的憤怒情緒。由此看來,調解的關鍵是挖出“氣團”,捋順它。

夫妻對簿公堂

吳英與張興威于1983年結婚。婚后為改善家庭生活,吳英便托親戚收張興威為學徒學習機電維修。1994年,張興威成立了自己的電機修理部,加上家中房屋出租的收入,他們的生活漸漸地好起來。然而,隨著生意越來越好,張興威在外的應酬和娛樂活動也越來越多,他經常不回家,與吳英的感情逐漸出現裂痕。直到張興威有了外遇,他們的矛盾達到極點。

吳英說張興威總趁她白天不在家時回去轉移財產。張靜常上夜班,白天在家休息。也正是因為張靜在家休息時多次目睹父親翻柜找錢轉移財產而發生爭執,才使母女倆懷疑家中失火為張興威所為。房客也告訴她們,曾看到失火當天張興威于早晨6點回來,他走后家里便著了大火。

憤怒至極的母女倆曾經想找證據追究張興威的刑事責任,但考慮到張棟還在讀大學,將來還要找工作、結婚,擔心有一個刑事犯的父親會給他帶來不良影響,只得放棄了追責的想法,但她們心中的怨氣并沒有就此消失。

這一家人的第一場官司發生在2010年,是吳英起訴確認在張興威父親的宅基地上所建房屋為其與張興威共同所有的所有權確認糾紛案。2011年,張興威起訴離婚。經過二審判決后,張興威與吳英離婚。2012年,吳英又因婚后財產糾紛起訴張興威,同樣經過二審。至此,夫妻二人間已發生5起官司。之后,張靜起訴父母,要求分割由其出資建設的廂房以及本次訴求父母償還債務的3場官司。這幾起官司均源于母女二人對張興威怨恨的持續宣泄,這一家人矛盾的根源找到了。

法官耐心調解

從頭到尾梳理這家人的矛盾積怨以及多場官司,讓法官意識到,判決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更加積重難返。這家人需要的是一個感情的出口。于是,法庭打算不再像之前開庭時那樣束縛他們的發言主題,而是讓他們暢所欲言,從中找到問題的突破口。

第三次開庭后,法官單獨留下吳英,讓其他人都在法庭外等候。法官引導她講出心中所有的怨恨,與本案有關的、無關的,只要是她想一吐為快的。終于,調解的突破點出現了。首先,吳英是性情中人,她要的不是錢,而是張興威的一個態度。其次,對于她所猜想的張興威故意縱火一事讓她始終無法釋懷。

聽聞至此,法官終于找到了捋順“氣團”的工具。等吳英講話的語速慢下來后,法官告訴她:“你采用了一種不正確的方式消除自身的怨恨,就是不停地訴訟。可是,訴訟怎么能解決內心的怨恨呢?對簿公堂只會加深積怨。”她仿佛從來沒有如此盡情地宣泄過自己心中的怨恨,也似乎從未被人認真地傾聽過。這一次,法官為她提供了這樣的機會。聽到法官的分析后,她心平氣和地接納了建議。

法官繼續問她,是否張興威加倍付錢就能使她心里好受些,她沉默了。接著,法官告訴她,即便張興威是故意縱火,那么,這也是一起刑事案件,應該報警解決,而不應不斷地提起民事訴訟。如果警察確定事實,那么,他會承擔刑事責任,這不是民事法庭可以解決的問題。看到吳英緊張的面容逐漸放松后,法官又說:“既然父親為兒子提供了生活費,兒子又與你共同生活,那么,這是否也算是張興威對家庭的貢獻?”終于,法官看到了吳英臉上的微笑。

吳英的思想工作做通了,接下來就是要獲得張興威的配合來融解矛盾。首先,法官沒有苛責張興威有外遇一事,并對他尋求自己的幸福表示理解。法官告訴他,離家出走的行為對家庭是有傷害的,即便要告別先前的婚姻,對女兒和家庭還是應該有所交代的。或許是出于愧疚,張興威承諾愿意補償家人,并希望親手將錢交付女兒。父母都決定不計前嫌后,女兒張靜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最終,這起標的額為11萬多元的案件以1萬元的協商結果結案,并且一家人均表示以后再不訴訟。

這起案件說明,家庭矛盾主要是由感情引發的。當事人應以親情為重,互讓互諒,客觀地對待糾紛,而不應主觀地互相猜疑,動輒就上法庭。雖然法庭是一個說理的地方,但以這種方式解決家庭糾紛,會讓當事人產生怨恨心理,更加重矛盾。吳英一家打了八場官司,越打矛盾越多,最后還是法官以情入手,使案子得到了妥善調解。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摘自《法律與生活》)

猜你喜歡
矛盾
咯咯雞和嘎嘎鴨的矛盾
幾類樹的無矛盾點連通數
數學雜志(2022年4期)2022-09-27 02:42:48
對待矛盾少打“馬賽克”
當代陜西(2021年22期)2022-01-19 05:32:32
再婚后出現矛盾,我該怎么辦?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8
矛盾心情的描寫
矛盾的我
對矛盾說不
童話世界(2020年13期)2020-06-15 11:54:50
愛的矛盾 外一首
實現鄉村善治要處理好兩對矛盾
人大建設(2018年5期)2018-08-16 07:09:06
這個圈有一種矛盾的氣場
商周刊(2017年11期)2017-06-13 07:32: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视频999| 欧美亚洲香蕉| 日本在线亚洲|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熟熟女|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久操视频| 国产情侣一区|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国产色伊人|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30p| 激情无码视频在线看|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天堂|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色视频久久| 精品国产网站| 日韩成人午夜| 国产三级毛片|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成人亚洲视频|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免费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国产 |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一级高清毛片免费a级高清毛片|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午夜影院a级片|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色婷婷中文字幕| 四虎影院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无码国产伊人|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午夜日b视频|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不卡色老大久久综合网| 四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