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廣西柳州市宣布:經過1年的實施,位于雒容的“千畝萬噸”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和高效節水灌溉示范項目基本取得成功,甘蔗每公頃產量達117 t,比傳統種植方式提高約40.5 t。
據介紹,這是首次在廣西實現甘蔗種植全程機械化。項目測試結果顯示,機械化種植較人工種植效率提高10倍以上,機械化植保與水肥一體化相結合較人工植保效率提高20倍以上,機械化收割較人工收割效率提高30倍以上。由于全程機械化種植,66.67 hm2甘蔗的生產管理,只需6-8名技術工人就可以完成,人工成本每公頃下降6 750元左右,整個項目共增收近100萬元。另外,滴灌技術的運用,使宿根的壽命由原來的3年延長至5年仍保持高產量,可有效降低成本。高效的種植技術則延長了甘蔗的生長時間,更有利于提高糖廠的出糖質量和生產效益。
專家說,土地連片是實施全程機械化的基礎,要提升甘蔗產業,就必須加快土地流轉。
(摘自《廣西日報》,201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