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出臺之際"/>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本刊記者/賴飛
一個都不能少
——寫在《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出臺之際
●本刊記者/賴飛
5月1日,《社會救助暫行辦法》正式實施,首次將事關群眾基本生活的8項托底制度和社會力量參與作為社會救助的基本內容,使“社會救助”成了老百姓關注的熱詞。
事實上,四川作為人口大省,社會救助工作一直是各級黨委政府心中的頭等大事。近年來,全省各級民政部門堅持統籌規劃,相繼建立了一系列社會救助制度,形成了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
一次次的救助,如一道道的陽光,直達每一個人的心底,讓人溫暖。
陽光下,“一個都不能少”的故事正在上演著……
對象: 孤寡空巢老人
地點: 綿陽市鹽亭縣
“生我的是爹媽,養我的是國家……陽光雨露滋潤我,枯樹發新芽……”每天早上,住在鹽亭縣兩河鎮兩河敬老院的老人們,都會唱起這首《愛在敬老院》,跳起健身操。茶余飯后,老人們又聚在一起下棋、玩撲克、讀書看報,其樂融融。在他們身后,“時盛世昌春不老,豐衣足食壽彌高”的對聯格外惹眼。
67歲的湯國祥老人是其中之一。幾年前,他可沒有唱歌下棋的閑情逸致。那時候,孤身一人的他時常外出打工,在建筑工地做點搬磚之類的苦力活,“每天掙到錢就吃點,掙不到就餓嘛”。不久,湯大爺家的房屋因年久失修而倒塌,他只有到朋友家暫住,日子更加艱難。
2012年,湯大爺住進了新建成的兩河敬老院。初來乍到,湯大爺很不適應。用他的話來說,“這里遠看像農家樂,住進來像賓館”,兩位老人住一間寢室,醫務室、理發室、健身房、活動室、食堂等一應俱全,處處白墻綠地,窗明幾凈。過去時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湯大爺對這里的飯菜也印象深刻:“有肉吃,過生日有壽面,還要加葷菜。”對此,另一位老人寫的打油詩更為形象:“一日三餐多變化,煎炒煮燉油糕炸。冬夏棉單各一套,舒適整潔人人夸。”
不久前,湯大爺因為做疝氣手術導致腿腳不便,只能拄拐行走,“這要是放在我打工的時候就完了”。但在敬老院里,他卻沒有了后顧之憂。干了一輩子苦力活的湯大爺,如今吃得好,住得好,還培養起了愛好——下象棋,聽收音機,看電視劇。
湯大爺們的幸福生活,正是得益于當地民政部門探索出的農村養老新模式。
早在2006年,鹽亭縣就大膽創新,采取“以院養院、以副補院”,為該縣每個敬老院調劑了10畝以上生產用地,因地制宜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和其他特色產業,由有勞動能力的五保對象參與生產,并給付一定的報酬。
鹽亭縣民政局局長許宗平表示,這樣做一方面是因為省上對每位老人的補貼標準雖可以維持敬老院日常運轉,但難以為老人們提供較高的生活水準;另一方面,老人們常年勞動,如果閑下來反而會不適應。
兩河敬老院作為鹽亭縣第一所省三星級敬老院,在這方面走在前列。敬老院租用了40畝閑置土地,分別進行蔬菜、黃谷、玉米種植和生豬養殖。對參加勞動的老人,都是根據其身體狀況,采取自愿原則。比如腿腳不便的湯大爺,就未參與種養殖,而是每天擔任半天門衛工作。
“現在我院圈養有28頭豬,預計全年收黃谷、玉米近4萬斤,全院80多名老人每天食用的蔬菜、肉、糧都能自給自足。”兩河敬老院院長李明松說,去年一年,院辦經濟總收入14.2萬元,今年預計還能增收2萬多元。
如今,在兩河敬老院里,除了像湯大爺那樣為數眾多的五保老人,還有7位特殊的“住戶”,他們都是兒女在外的獨居空巢老人。
長期以來,農村敬老院只供養五保戶,由于部分五保老人受傳統觀念等因素影響不愿住敬老院,出現了敬老院床位空置,空巢老人卻無處養老的尷尬現象。于是,鹽亭縣提出了“兩院合一”的理念,整合資源,除集中供養五保人員外,同時也代管、托養空巢老人。
目前,全縣47所敬老院已接納了上百名空巢老人。“根據對方家庭情況和需求,有的免費,有的則收取一定費用。”李明松透露,兩河敬老院的日間照料中心正在裝修升級,預計將改造出6個房間,并安裝空調、防滑地板等設施,專門用于空巢老人的日間照料。
這種創新做法,正是破解四川養老城鄉不平衡難題的一種嘗試。在各大城市,養老機構一床難求,與農村床位空余形成鮮明對比。省民政廳數據顯示,全省農村敬老院約有3.6萬張床位空余,關鍵就看如何吸引城市老人前來。
“這需要進一步提升敬老院的管理水平。我們已經在嘗試新的突破,比如給入住的老年人戴一個腕帶,老人離開固定區域,系統就會自動提醒。同時我們還設遠程監控頭,可以隨時看到敬老院的管理情況。這樣老人的兒女們也就放心把老人留在這里。”許宗平說。
對象: 特殊困難群眾
地點: 樂山市白馬鎮
5月12日下午2點過,樂山市中區白馬鎮車架山村2組,36歲的劉東將電瓶車停在了家門前的空地上,他剛從市里醫院做完透析手術回來。
劉東拿起放在車上的拐杖,小心翼翼地拄拐下車。妻子嚴月新從屋里迎了出來,扶著他坐到躺椅上。由于透析失衡綜合征的影響,劉東得休息將近一個下午才能緩過勁來。
在當地,劉東是出了名的“苦命”人。2006年,其父患癌癥病逝后,自己也被診斷出患了尿毒癥。2007年1月,前妻與他離婚。此后,劉東與母親王翠香相依為命,每周還要到醫院透析治療,生活的重壓讓他喘不過氣來。
2008年,劉東迎來了一次轉機——他與現任妻子嚴月新認識并結婚。嚴月新不嫌他窮,不怕他病,讓他非常感動。2009年,女兒的出生更讓劉東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然而,厄運并未遠去。由于醫院人滿為患,劉東常被安排早上做透析。而他家距城區有20多公里,每次凌晨5點就得騎車出門。鄉里的泥巴路本就崎嶇難行,加之天黑看不清路,劉東摔過好幾次,導致雙腿膝蓋髕腱先后斷裂,必須拄拐才能行走。這期間,他又因消化道出血幾次住院治療,常常請假來醫院照料的妻子由此失去了穩定的工作。2013年4月20日,更大的打擊降臨——雅安蘆山地震發生,劉東家年久失修的土墻梗房屋受到波及,兩間瞬間垮塌,剩余的兩間也搖搖欲墜,無法居住。
病魔纏身、沒有收入、有家難回,劉東幾乎走入了絕境。
白馬鎮黨委政府了解到劉東的情況后,立即幫助劉東一家重建家園。市中區民政局與住建局發放的5.05萬元災后重建和危房改造救助金,以及在白馬鎮黨委政府積極倡議下當地各界人士捐款的1.45萬元,很快匯集到了劉東手中。2013年11月,劉東一家四口終于搬進了120余平方米的寬敞新房。考慮到劉東出行不便,新家并不是原址重建,而是建在了離公路近的一處空地上。劉東也換到離家近的醫院治療,再也不用天不亮就出門。
“劉東可以說是樂山社會救助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之一,他幾乎得到了所有類型的救助。”樂山市中區民政局局長張松強說,作為一名特殊困難救助對象,劉東除了每月243元的農村低保外,每年還享有自然災害救助、醫療救助等多項救助。
劉東自己算過一筆賬,現在他每月平均做10次透析,如果沒有醫保和醫療救助,自己需花費5000多元,這無疑是天文數字。而現在有了各項補(救)助報銷,他只需支出300多元。
除了看病不再貴,“一站式”醫療救助帶來的便捷讓劉東看病也不再難了。“一站式”醫療救助是樂山市于2009年在全省率先探索實行的一項高效便捷惠民的救助政策——凡是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救助對象住院出院后,通過醫保信息平臺實行城鄉醫療住院救助與城鄉醫保報銷同步結算方式,實現了出院的同時即獲得救助。過去劉東拖著病體到村、鎮申報救助的情況再也不會出現了。
看著笑容舒展的劉東,張松強感到很欣慰。他表示,隨著《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的實施,市中區民政局將加快推進對類似劉東這樣的特殊困難人群的救助工作及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建設,健全社會救助工作統籌協調機制,推動社會救助工作創新發展。
而劉東也有了自己的生活目標。天性樂觀堅強的他想趁著年輕,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讓一家人的生活變得好一點。每天,除了做飯、接送孩子上幼兒園,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看一些關于養殖技術的書,他希望能在養殖上做出一番事業。
“我曉得搞養殖的風險比較大,但不能一直靠別人啊。”說這話時,劉東像換了個人,容光煥發得讓人看不出半分病容。
(責編:雷怡安)
鏈接
新規解讀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的新規定主要體現在10個方面:構建社會救助制度體系;統籌城鄉社會救助發展;明確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提供經濟狀況核對機制的法定依據;提出救急難的方針性新要求;明晰規范申請辦理途徑;提出社會力量參與的支持條件;拓展社會救助工作方式;為基層能力建設提供保障條件;健全違法違紀責任追究機制。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鄭功成:我國社會救助雖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還存在體系不完善、制度“碎片化”等問題。辦法體現了社會救助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特點,它的出臺標志著我國社會救助制度從長期改革試驗狀態向成熟、定型的制度安排邁進了一大步。
南開大學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院院長關信平:實施社會救助,要杜絕“養懶漢”現象,防止“漏助、錯助、騙助”行為,確保寶貴的社會救助資源真正用于需要救助的困難群眾。對此,辦法專設“監督管理”一章,從申請人、救助機關、相關單位三個角度,規定了相關權利義務。
廈門大學副教授朱至剛:辦法彌補了以往制度的缺失,如過去低保制度只以收入為申請標準,這次將申請者的財產狀況納入其中,“開寶馬領低保”“住多套房領低保”等現象將難以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