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
張家港市機關第二幼兒園
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
邵燕
張家港市機關第二幼兒園
幼兒期的孩子活潑好動,對任何事都充滿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3——6歲的幼兒正是身心發育的階段,身體的協調性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經驗,自我保護的意識較差,常常不能預見自己的行為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于是,意識到外界存在著的一些對幼兒發展不利的因素,但只是一味地對幼兒采取全方位的保護,認為“少活動、少出事”,許多本該幼兒做的事情他們全部代勞,嚴格限制幼兒的各種活動,剝奪了幼兒通過實踐鍛煉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機會,結果幼兒缺乏基本的對危險事物的防范能力,發生了許多不該發生的事故。
其實,“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家長和教師不僅有保護幼兒生命安全的責任,應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加強安全方面的知識學習,為幼兒創設安全、良好的生活環境,更重要的是要對幼兒進行初步的安全指導、教育,提高幼兒保護自己的能力,幫助幼兒樹立一定的安全意識。
幼兒處于身心逐步發展的階段,缺少生活經驗和各種社會方面、自然方面的常識,自理能力較差,雖然家長在竭盡全力小心翼翼地呵護他們,以盡量減少事故的發生,但我們應知道成人對孩子的保護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在關注孩子、保護孩子的同時,也應教給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識,提高其自我保護能力。只有把安全的金鑰匙交給孩子才是比較可靠的。如熱水是幼兒日常經常接觸的物品。杯里的熱水也會因為幼兒不會判斷而造成燙傷。那么如何提高幼兒對事件的預見性呢?首先要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識。教師組織專門的討論活動,倒一杯熱水,請幼兒討論一下,從而學會一些自我保護的技能。在討論中幼兒紛紛發表意見。念念說:“杯里冒著熱氣,一定非常燙,不能馬上喝?!辈烦烧f:“用手摸摸杯的外面,如果燙手就不能喝?!泵髅髡f:“喝水的時候,也應該先吹一吹,先小口小口的喝,就不會燙著了?!蓖ㄟ^這樣的一個小插曲,在幼兒的討論過程中自然而然的讓幼兒了解到了安全知識。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識,那么就應提高幼兒分析、判斷的能力,為幼兒準備一些畫有安全與危險事物的小圖片,如插座、火、藥、熱水、食品、玩具等,請幼兒自己來區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險的,提高幼兒判斷事物的能力。從而提高幼兒對事情的預見性,預防悲劇的發生。
環境應是關注幼兒的健康和安全的。在幼兒園教師應與幼兒共同創設相應的物質環境,對幼兒進行直觀、形象而又綜合的教育。我們發現幼兒常常在室內亂跑,發生相撞的事情,于是與幼兒進行商量,我們決定在室內布置一些安全標記,提醒幼兒注意。但幼兒不了解安全標記。我們就從認識安全標記入手。在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在班內的電視機及電門上張貼了禁止觸摸的標記;在廁所里貼上了小心滑倒的標記;在窗臺張貼了禁止攀爬的標記……就在這時,有幼兒提出來說,“應該在教室外面也貼上安全標記,提醒更多的小朋友注意安全”。經過幼兒的尋找及討論,我們在樓道張貼了幼兒自己設計的下滑危險的標記,滑滑梯上張貼了禁止擁擠、禁止倒爬的標記。
我們還開設了安全角,墻上貼有安全圖、110、120、119標記。玩具柜內擺有救護車、救火車、警車等,還有電話、手機模型。在進行活動時,通過游戲訓練了幼兒遇到困難如何救助的方法。
良好的行為習慣能使孩子躲避傷害。例如,孩子養成吃飯前、喝水前摸一摸、吹一吹的習慣,從冰箱中拿出的東西聞一聞的習慣,可以避免燙嘴、燙手、誤食東西;走路和跑步時靠右邊行,可以大大減少與同伴碰撞或被來往車輛碰撞的機率,鞋帶系得牢可避免跌倒、摔傷,吃魚時把刺挑干凈可免受咽刺之痛,吃飯時不嘻笑打鬧可避免氣管進異物,所以在教育活動中要增加必要的生活課程,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教育的內容。如為了引起了注意,減少對自己身體的傷害。
良好的行為習慣與自我保護能力是緊密結合的。小班剛進入幼兒園,幼兒年齡小,一些常規的養成還不能形成習慣。于是,形象的標記幫助了幼兒。剛開學,幼兒入廁、喝水常常擁擠,我不斷的提醒,但不見成效。偶然的一次,我想起了銀行的一米線。有了一定的限制幼兒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了。但“一米線”顯然不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于是我在幼兒的小便池、洗手池、水罐旁貼上小腳印兒。幼兒馬上明白了,只有踩上小腳印,才能洗手、接水,沒有了小腳印兒就要在旁邊等一會。一段時間過后,擁擠的現象減少了。在此過程中既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品德行為,同時幼兒的行為規范也養成了,自然,安全的隱患也消除了。
在實際生活中可以看到,平時很少跑動的幼兒相對來講容易受傷,那些活潑好動的幼兒奔跑蹦跳靈活,鉆爬攀登熟練,反應敏捷,相對來講磕碰就少一些。目前絕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生活在高樓里,平時和各種電子產品打著交道,缺少了戶外體育鍛煉的機會。因此孩子動作的平衡能力、靈活性都達不到自我保護的要求。為此,教師和家長應給幼兒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合理地組織有一定強度和密度的體育活動,提高幼兒的身體發展水平,避免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通過以上活動和教學形式,安全知識會在幼兒幼小的心靈里扎下根子,其安全自衛和防衛能力將有較大提高;同時,有效的活動不僅使孩子在娛樂中增強安全意識,玩得更為開心,也使家長更為放心,老師教學更為寬心。對于幼兒的安全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應當成為幼兒教育系統工程中的一個重要項目,無論老師、家長或是幼兒時刻都不能放松安全這根弦,當“防微杜漸”,警鐘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