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麗
江西省鉛山縣青溪中學
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鄭艷麗
江西省鉛山縣青溪中學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應以素質教育和學生發展為宗旨,通過優化課堂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創設交際情境,提高教師素質等途徑,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激發和培養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綜合技能的全面訓練,獲得基本的語言交際能力,為學生的發展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素質教育;課堂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交際情境;教師素質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以及激發和保持學習動力,培養自學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把優化課堂教學當成落實素質教育的主渠道,盡最大可能為學生創造運用英語的景,指導學生積極地運用語言,在學中用,在用中學。
學生80%以上的知識接受和技能訓練是在課堂教學中完成的,因此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和目標首當其沖。傳統的”應試教育“不足之一即在于重視智力因素而忽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表現為”教學內容繁雜,“四會三會”等目標不明確不突出,對學生學習態度、興趣、自信心、學習策略及習慣的培養都沒有具體目標,無的放矢。
課堂教學有一個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這既是教學的起點,也是教學的歸宿,教學全過程都必須圍繞這個目標來展開和完成。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對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教學內容和目標做了明確的規定,包括“知識、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五個方面。在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首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學目標,并實現目標分極使之更加層次化、具體化,這無疑給新時期英語教學指明了方向,對基礎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帶來生機。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對學習來說,“興趣”將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林格倫對興趣的調查結果證明,興趣占影響學習成功因素的25%,占影響學習失敗因素的35%,可見興趣對學生學習成敗的重要性。所以,教師要想盡辦法上好每一節課,使單調乏味的反復練習變得活潑生動、妙趣橫生。比如講授定語從句可以使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A bookworm is a man wholikes reading very much/ A couch potatois a man who spends a lot of timewatching TV.etc.從長期的教學實踐來看,我認為要從三方面采取措施,才能適應這一要求:第一是實現教學手段多樣化,如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簡筆畫、幻燈片、投影機、掛圖或電腦課件等教具,激發學生興趣;第二是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多實踐、多閱讀、多記憶、多練習,鞏固所學知識;第三是對學生要鼓勵為主,幫助他們及時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增強學好英語的信心。
應試教育猶如將學生推入知識的海洋,其結果可能導致其學會“游泳”,也可導致“淹死”其中。那些本可以成為“游泳高手”者,由于缺乏指導而“夭折”,我們人為地摧毀了他們想建立的“成功自我意識”,讓其次次地體驗“失敗”“低劣”“不如人”。為了讓這些學生找回自信,找回能力,比如我以下面方式幫助寫作差的學生,收效很好:Beforeyou start writing,you need to think whatyou are going to write.List good ideas andmake notes. Think what the readers alreadyknow and what they need to know. Consider what you are going to tell themand what you need to explain or giveexamples of.第一,幫助學生成功。幫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讓自信者更自信,特別是幫助所謂的“后進生”制訂短期容易達到的目標,幫助他們達到目標并及時給予真誠的鼓勵,促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第二,幫助學生創新思維。思維的創造性是指在新異情況或困難面前采取對策,并能夠獨特地解決問題。教師有意識地從思維的多向性引導,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索知識,積極思維,充分發揮他們自己的創見。第三,幫助學生結對子,鼓勵互幫互學,改變舊的學習方法,養成新的學習習慣。
1.五分鐘會話。
每堂安排五分鐘左右時間進行會話。會話內容有值日生匯報、自我介紹、家庭情況、談論天氣以及熟悉的歌星、影星和運動員等。讓學生自由用英語交談,允許學生模仿課文內容適當增減,自由發揮。也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通過問答形式作簡要的復述。在開展會話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引發他們的聯想思維,由單一的討論內容過渡到綜合內容,把幾個不同內容的話題串聯起來,既復習舊知識,又開發了學生的智力。我特別注意,輪到中差生值日生時,鼓勵他們大膽實踐,并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有點滴進步就給予表揚肯定,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注重語感教學。
加強聽說訓練,努力做到視、聽、說同步,培養語感和學習興趣。每篇課文的生詞、句型和文章都是朗讀的好材料。朗讀不能老是采用“跟我讀”的形式,而是要注意創造情景,讓學生懂得不同句子的重音有不同的語感,顯示說話者不同的語言的心理。同樣,語調的不同,重音的移動,也體現了說話者不同的心理狀態。經過訓練,學生在以后朗讀中也就注意了正確使用語音、語調和重讀、弱讀及升調,這樣朗讀繪聲繪色,津津有味,整個課堂興趣盎然,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
3.對話使用,角色表演。
結合課文內容,每教授一個情景句型,讓學生用當天所學的自編一個簡短的情景對話,到講臺表演。如學到Myfamily這課,我發動學生都帶張“合家歡”照片,整個課堂就是歡聚一堂,在熱烈氣氛中學會并運用所學的句型,提高了運用語言交際的能力。
素質教育“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發展。我們在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更要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品質的培養,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新世紀的外語教師應該以更高的姿態去迎接挑戰,去學習、研究新大綱,體會其精神和要旨,并落實到實際的教學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