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靜
江蘇省沭陽縣潼陽中學
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
奉靜
江蘇省沭陽縣潼陽中學
加強農村學校信息基礎建設,縮小城鄉數字化差距,強化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加快全民信息技術普及和應用,是推進我國農村教育信息化事業更好更快發展的關鍵。
1.信息技術師資配備不夠合理。
許多中學信息技術教師非出身于與信息技術專業相關的專業,他們的信息技術意識以及對信息技術的理解與信息技術專業出身的信息技術教師相比稍遜一籌。學生認為超過一半的信息技術教師只能勉強勝任教學。從某種程度上講,教師的信息意識及對信息技術的理解、掌握、運用決定著信息技術教育的效果。隨著信息社會的迅速發展,社會對信息技術教師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但他們所具備的計算機學科知識結構很難適應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
2.對信息技術課的重視不夠。
農村中學開設信息技術是受傳統觀念和國家教育政策的影響,很多學校的領導對信息技術課的認識還不夠深,他們也很少去關心其發展狀況,致使很多學校雖然購買有一批昂貴的設備,但這些設備只是作為一種裝飾擺在多媒體教室里,較多的信息技術教師并非出身于與信息技術專業相關的專業,他們對這些設備的使用也不熟,甚至不懂,他們對信息技術課程只是敷衍,信息技術課經常被其它科或其它活動占用。對于學生,他們認為信息技術課可有可無,他們上信息技術課也只是為了通過考試或好奇,對信息技術課學習投入的精力相對主科較少。
3.教學模式單一。
較多的信息技術教師都采用“粉筆+黑板+口授''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是比較傳統的、在信息技術社會不夠發達時采用的教學模式,而現在是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不能滿足現實教學的需求,因為現在的學生最喜歡教師用計算機課件講解,其次是用幻燈、投影、電視等手段上課,學生對教師用“粉筆+黑板+教材+口授”上課總體上不喜歡。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無興趣,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4.學生基礎水平低,對信息技術課的學習認識不夠。
由于農村實際經濟水平及家庭條件因素,很多學生從初中才開始接觸計算機,這與鄧小平提出的“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做起”有一定的差距,大部分中學生只會基本的計算機操作,能熟練使用計算機的只有個別,甚至還有的學生不懂計算機的基本知識。此外,許多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也不到位,他們認為上信息技術課只是為了通過考試,而通過上信息技術課來提高自己信息技能的卻很少,以至在課堂上出現了這樣的現象:許多學生似乎是在聽課,實際上什么也沒聽進去,只等教師把理論課講完后利用剩余的時間來聊天或玩游戲。
1.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為了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就需要對現有的信息技術教師進行培訓,對他們進行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培訓,通過培訓、進修等方式使其盡快掌握信息技術教育,增強他們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的意識,提高他們的現代教育技術水平,調動他們開發和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積極性,以適應工作的需要。此外,現在許多師范院校開設有教育技術學專業,教育技術學專業的畢業生不僅有扎實的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也有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和素養,他們是從事信息技術教育的理想師資來源,是建設一支高質量的信息技術教育學科教師隊伍的基礎。將他們與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有機整合起來,可建設一支強有力的信息技術教育師資隊伍。
2.采用多樣的教學模式,豐富課堂教學。
長期以來,許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當教師使用“粉筆+黑板+口授”方式進行教學時,下面的學生大部分都不聽,他們要么拿出其它主科的作業來做,要么在小聲聊天,要么在睡覺,整個課堂處于死氣沉沉的狀態,沒有一點活躍的氣氛。因此我們要改變這種現狀,就要轉變教學方式,對不同教學內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比如對內容較簡單的章節,可以采用自主達標模式。因為對簡單的內容,學生通過自己看書思考、研究討論就能達到教學目的,不需要教師滔滔講述,把這些內容設計成自主達標模式。既節省時間又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潛力,優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實現學習時間的合理分配。對于動手能力強的內容,教師可以采用自主探究模式,這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國家也提倡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
3.建立合理的政策支持機制,提高領導對信息技術課的重視以及師生的積極性。
為了提高學校領導對信息技術課的重視,各級政府要進一步明確公共教育服務的職責,完善各級教育經費投入機制,保障學校辦學經費的來源穩定和增長。學校可以專門組織教師去一些比較發達的地區和信息技術課實行比較好的鄉鎮中學進行訪學。對信息技術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意識、信息素養等方面的培訓,使其樹立正確的信息技術觀念,加強其對信息技術的重視,推動他們的積極性,對學生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可始終參與,大大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4.關注學生基礎水平和認知特點差異。
教師可以通過設立多級學習目標和多樣的學習方式,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到合適的內容:教師還應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自主探索空間,鼓勵不同意見和創造性思路的進發,鼓勵多樣化的問題解決方式和方法。此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水平差異有針對性地實施分層教學,對于起點低的學生,可以采用異質分組的方法,使學生的個體差異成為有利資源,讓學生在參與合作的過程中互相學習并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協同完成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