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婷 王 梅 李天中
微創技術用于老年患者牙種植術中的臨床效果
吳 婷 王 梅 李天中
目的 探討微創技術在老年患者牙種植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患者80例,均接受牙種植術,按治療方案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埋植術,觀察組采用微創牙種植。結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術后1 h、1 d和1個月后疼痛自評及醫學評定結果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微創技術對老年患者實施牙種植術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后疼痛。
微創技術;老年;牙種植
微創技術牙種植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疼痛小等優點,為探討其在老年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特對我院收治的行牙種植術的老年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80例患者均為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行牙種植術的老年患者,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齡60~78歲,平均(69±3)歲。按照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埋植術,在牙齦處行切口,注意避開神經及預設的種植體的植入孔。同時剝離鉆孔區和唇頰,使患者的牙槽骨充分暴露。參照初步設定的手術方案中的方向實施鉆孔,需要注意的是鉆孔時除了需要冷卻外,應保持間斷性地深入,嚴格控制鉆孔的方向、轉速以及深度,鉆孔完成后,實施種植安置。觀察組患者采用微創技術牙種植,拔牙時以保護牙槽周圍組織為目標,實施消毒處理。術后實施封閉式縫合,選擇合適的種植體要有一半植入新制備窩洞內,以膜引導技術對骨缺損區及種植區周圍運用專用釘固定膜位置,縫合技術要過關,確保縫合口處沒有張力。依據膜的感染情況實施取出或保留,無感染者8~12周取出;因軟組織破裂膜暴露而造成的感染,立即取出膜;軟組織破裂膜暴露未感染的,可保留在6周左右取出。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后1 h、1 d和1個月的疼痛自評和臨床醫學評定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處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組間比較分別采用χ2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15±3)min,對照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32±6)min,觀察組手術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術后1 h、1 d和1個月對患者疼痛情況進行評價,觀察組患者疼痛自評及醫學評定結果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表1 兩組患者疼痛自評情況[n(%)]

表2 兩組患者疼痛臨床醫學評定情況[n(%)]
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微創手術的治療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術后并發癥少、疼痛小,目前微創手術已經逐漸的擴展到了牙種植手術[1]。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全身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最易引起傷口感染,而老年糖尿病發病率高,因此在老年患者進行牙種植手術的過程中應盡量采取一期手術,以降低老年患者發生感染的概率,減少患者疼痛。微創手術在牙槽骨因素對種植體的初期具有穩定性,使得成骨愈合的速度加快,骨損傷最小[2]。牙床骨的愈合達到一定寬度和高度,即刻種植牙,可以使骨喪失達最小程度,特別是對難治性牙周病患者,可解決常規牙種植術面臨的困難,且植床成功率也較高[3]。從以上我院實踐結果中可以明顯看出微創技術在老年患者臨床應用中具有重要應用優勢。
[1]張文捷,陳建鋼,王莉,等.微創技術在老年患者牙種植術中的臨床應用30例[J].口腔醫學,2010,30(10):587-589.
[2]馬樹澤,徐歡,王會平,等.微創技術在老年患者口腔種植中的應用價值[J].河北醫藥,2011,33(23):3605-3606.
[3] 宮琦瑋,李紅梅,王懿,等.高齡老年患者人工牙種植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12,10(3):164-166.
R782.12
A
1673-5846(2014)08-0242-02
牡丹江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