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村和
〓〓高效課堂主要是從“容量”和“質量”兩方面來定義的,一是單位時間內教學容量大,二是教學的質量高。因此,我們要提高教學有用功在教學總功中占的比例。具體來說就是學生受教育教學影響大,主要表現在所教知識對學生是否有用,能否培養興趣,提高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只有二者和諧統一,“高效課堂”才能形成。
〓〓一、教師要轉變觀念和角色
〓〓教師角色、觀念的轉變是關鍵。教師的角色應由知識的灌輸者、守護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依學定教。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展示的舞臺。要做到這一方面,教師首先要及時轉變觀念,真正實現從傳統教學到高效課堂的意識轉變。
〓〓二、設計合理可行的學案
〓〓學好物理,對大多數高中生來講都是件很頭疼的事。物理學科由于內容多、難度大、邏輯思維強,使得不少學生望而卻步。只有設計科學可行的學案,才能挖掘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使物理教學走出困境。我認為要設計高效的學案必須做好兩個環節:一要吃透教材,備好教材。教材是學生學習學科知識、技能的載體,教師要著重考慮如何使用教材。從備課的流程來看,教學設計必須源于對教材的正確理解和把握。教師只有認真細致地研究教材,對教材有一個全面正確的理解和把握,才能設計一個比較合理的教學設計。二要熟悉學生,因材施教。教師熟悉學生,了解學生,摸清學生的基礎興趣愛好,才能針對學生的實際設計出高效的學案。教師不僅要考慮課堂上讓學生學什么,更應考慮這樣的學案是否適應學生,要時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如對教材的處理是否能吸引學生學習,教學過程是否給學生留下足夠的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等。教師在學案中要精心創設一定的物理情景,設計便于學生討論的問題。如設計超重失重的問題時,可讓學生感受在升降電梯里的情景,幫助他們理解問題。好的問題設計不僅可以使課堂通暢有序,也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挖掘出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從而創造出高效率的教學。問題設計合理有梯度,能使學生層層漸進,逐步突破難點,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最終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
〓〓中學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師要緊扣學案,運用自己的教學藝術,采用先進教學手段營造高效活躍的課堂氣氛。
〓〓1. 引導學生交流質疑。學習小組根據導學案里的問題和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對問題的見解,在組內展開討論,進一步完善問題的答案。組長的責任是分配合作任務,組織調節交流,保證合作交流的順利開展,做好集體交流的匯總。教師要引導小組成員平等相處,虛心請教,耐心講解。堅持“不求人人成功,只求人人進步”的小組成功準則,把小組目標和個人責任心聯系起來。一方面,鼓勵小組成員相互交流展示,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確保每位成員的進步和發展;另一方面,在合作交流展示中,要讓學生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促成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學生交流討論的同時,教師可深入各個學習小組了解討論進展,及時發現問題適時指導。
〓〓2. 交流展示,體驗成功。交流展示過程中,教師樹立了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充分確信學生的能力,把自己的地位下放到學生的水平線上,這樣才能使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思維成果,師生共同研討、交流展示,在平等的氛圍中增進師生、生生的交流展示效果。教師要充分給予學生交流展示空間和交流展示時間,滿足學生的成功體驗,促進交流展示情感的形成。教師及時對學生的交流展示活動作出積極評價,不以一個完美無缺的答案作為評價結果的唯一標準,而是針對學生的回答,肯定其積極因素,倡導組內合作與組間競爭的有機結合,促成學生對交流展示活動的積極響應。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對我的評價模式不熟悉,有那么幾個學生上課從來不發言,我就讓小組長安排一些容易的問題給予他們充分的機會展示自己,然后我及時甚至是夸張地表揚他們,即便回答有誤,我也從態度上肯定他們。一段時間后,學生交流展示的態度積極,交流展示能力明顯增強。
責任編輯〓羅〓峰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