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炳華
〓〓整個社會的發展就是由矛盾推進的,不同時期體現出不同矛盾,社會的進步就是解決矛盾的過程。學習也是一樣,當學生們遇到新知識時,對新知識的不了解以及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沖突就形成了一種認知上的矛盾,學生們只有解決這個矛盾,才能獲得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發展自己的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我們都知道,矛盾的解決需要人們不斷地、主動積極地去探索和分析,在學習中,我們就要提高學生們的主觀積極性,培養學生們的良好學習態度,充分發揮能動性,用各種方法去解決矛盾。如果學生不夠積極主動,即使教師講得再好,也很難促使學生們解決認知矛盾,更談不上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們的積極學習態度,充分發揮出學生們的潛能。
〓〓一、注重心理素質和學習興趣的培養
〓〓在任何問題和矛盾的面前,良好的心理素質永遠是促使問題解決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我們常發現部分學生平常表現得非常不錯,一到大考或一些重要的場合就失常發揮,這種情況并不是學生們對知識掌握得不夠好,而是忽略了心理素質的培養。一個真正合格的學生不但要牢固地掌握好各個知識點,還要有足夠好的心理素質。在問題面前,有壓力、有沉悶感是很正常的,關鍵就是學生們要如何去舒緩這種壓力,化壓力為動力。在高中階段,繁重的學習任務和緊張的競爭氛圍,都容易給學生們造成壓力,學生們如果不能勇敢面對,就只能逃避,但作為教師,我們不能讓學生們逃避,而是要激勵學生們勇敢面對,積極去化解存在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們的良好心理素質,學生們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遇到問題就能冷靜地去分析,對知識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矛盾才能依靠良好的心理素質勇敢去面對并解決。學習興趣也一樣,學生們有了對學習的興趣,才能更加積極地去正視和化解矛盾。興趣就是學習的動力,有了無盡的動力,才能產生解決問題的勇氣。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們的心理素質和學習興趣,這也是解決好認知主客體之間矛盾的心理態度因素。
〓〓二、提高課堂的實效
〓〓課堂教學是學生們學習知識的最重要方式,課堂教學的實效關系到學生們是否能夠順利解決認知上的矛盾。如果課堂實效低,那么學生們有再好的心理素質和積極解決問題的心態也是沒用的,所以需要課堂實效的支撐。課堂實效方面是學生們解決問題、獲得知識的重要的客觀因素。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水平和教學內容來采取一些適當的教學方法。比如說探究式的教學,這就是一種非常適合高中課堂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以學生們的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和前提,在教師的適當指導下進行探究。因為探究的過程需要學生們的參與,這樣就避免了教師一個人在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們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等方式共同探討和分析問題,把大家的想法集合起來,更加有利于問題的解決。學生們的認知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學生們通過積極參與討論,對知識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比死記硬背的方式好很多。所以,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多些組織開展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一定能夠很好地提高教學是實效性,促進學生們對問題和矛盾的解決。
〓〓三、加強數學思維方法的培養
〓〓數學思維方法是數學學習的精髓,是一種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手段。知識可以不斷地更新,矛盾也將不斷地出現,解決了一個矛盾就必將產生另外一個矛盾,然而,我們在解決問題和矛盾中所運用的方法卻是不變的,這就是數學思維方法。我們可以通過數學思維方法把不同的知識聯系起來,數學思維方法是一種普遍適用的學習方法,如果學生們能掌握好數學方法的使用,那么將可以更快地獲取知識。在教學中,不僅要重結果,更要重過程,重方法。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把過程和方法掌握好了,要取得好的學習效果才更容易。即使學習內容不斷變化,難度不斷增加,知識點不斷增多,數學思維方法還是不變,掌握好數學思維方法,對將來的學習和能力提升都是非常有用的。學生們掌握了一定的思維方法,對學生們的自主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學生的探索范圍也可以更寬廣,而不需要教師在每一個步驟都提示,學生們的數學素質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將得到增強。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學生們擁有這些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在學習中自然能夠攻克每一個難關,解決好認知過程中的各種矛盾。
責任編輯〓黃日暖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