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啟明
羅永浩還是一如既往的高調。
4月13日,他在微博上發布了錘子科技獲得新一輪融資的結果。
“我們上個月底已經完成了B輪1.8億元的融資,投后錘子科技的估值是10億元多一點點,你可以叫我潘…羅十億了。”
一年以前的5月,錘子科技剛以4.7億元人民幣估值獲得了7000萬元風險投資。不到一年時間,一個跨界的創業者頂著非議和質疑,把一家新興的小公司做到了十億元的估值。
從融資金額或者是估值上來看,羅永浩在中國能被淹沒。比如他瞄準的對手小米,已經估值過百億美元,即使是被他貶損的魅族,資產也以十億計,當然還是美元。那么,羅永浩憑什么來獲得幣那些強悍的對手還要高的知名度?
有些人說他懂營銷、會炒作,也有人說他重新解構了一些約定俗成的東西。在他所從事的行業里,他一直是以《皇帝的新裝》中那個小男孩的身份出現,劇透著司空見慣的“黑幕”。
宣稱要締造僅次于iPhone的錘子科技,不是老羅的第一次創業。即使把他早期倒買倒賣、幫人攢電腦,以及走私汽車這些改革開放大潮中的“摸石頭過河”的行為忽略,也有過三次大格局的創業。
第一次是創辦牛博網,就是那個網絡了數百個公知牛人的博客網站。這個網站在達到了收支持平之后,最終無奈地關閉。老羅沒有因此而賺到錢,卻網羅了一大票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一小撮在未來立場變得對立的敵人。
第二次是一家叫做老羅和他的朋友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業務層面和他的老東家新東方大同小異。那時候,他立志做一家有品格的培訓學校。他還為他今后可能上市的這家學校想好了一個理想的口號:“老羅學校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一個毛孔都沒有血和骯臟的東西。”
不得不提的,是羅永浩在他的創業間隙中所舉辦的“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故事”系列演講。做一點吹一點,然后再做一點,從老羅的創業邏輯上來看,這的確是一個良性循環。
性格決定命運,在羅永浩身上是能直接看出來的。一個有事兒沒事兒都刷微博的創業者,并且他很在意外人的看法,然后再滿足這樣一個條件:那就是大多數的圍觀者都對他表示質疑并且搬好了凳子等著看笑話。好吧,你很難想象他會會是一種什么心態。
他的不妥協和小心眼兒,轉化成了他要做一番不一樣的事情的動力。他新一輪融資的“報告”中,也充滿著戲謔、諷刺以及自嘲。只是,圍觀者只看到了他高傲的一面,而沒看到他內斂和低調的一面。
至少目前為止,沒有人把錘子視為蘋果的潛在對手。樂觀者也只是把它當做小米、OPPO、魅族等之外的一個邊緣品牌而已。
理想之所以稱之為理想,就是因為難以實現。老羅的三次創業,每一次都是以特立獨行的方式在進行,這種方式往往會遭致同行們的非議。或許他的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故事,會陸續地解答人們的非議與疑問。
最近,有網友問羅永浩,那么多行業你為什么要做手機,在他的回答中,去掉賣萌的部分,有一句話我很欣賞:
“和無聊沉悶的傳統行業比,科技行業有無限的可能性,能通過處心積慮地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來獲得事業的發展,讓我享受工作遠超過享受生活。”
從這一點來看,我祝愿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