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志超+++水冰
摘 要:本文選取西部21家城市商業銀行2012年的指標數據,運用SPSS19軟件,通過因子分析的方法對西部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水平進行測度和排序。對影響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的指標因素進行分析,找出了阻礙西部各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關鍵因素,主要包括資本安全因素、結構流動性因素、盈利性因素、資產配置和資產收益因素、成長發展因素、公司治理因素,進而為提高區域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提出合理建議。
關鍵詞:城市商業銀行;因子分析;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830.5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0017-2014(5)-0052-06
一、引言與文獻綜述
我國城市商業銀行自改制成立,經過多年發展,逐漸成為我國銀行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商業銀行整體發展態勢良好,但是由于各地區制度差距以及經濟發展狀況不同等原因,西部城市商業銀行在市場競爭中的整體實力不強,合理評價西部城市商業銀行的競爭力進而為其提升競爭力提供建議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國內外對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的研究有以下幾類:一是英國的《銀行家》等專業報刊對世界大銀行的排名和比較,這一排名在國際金融界有很高的權威性,被有關部門加以研究使用。二是世界經濟論壇(WEF)和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開發學院(IMD)設計的金融體系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標,從國家競爭力的視角,對銀行的國際競爭力進行評價比較。三是美國金融監管當局從監管的角度,通過CAMEL評級系統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狀況進行評價。四是國內外學者的銀行競爭力評價模型。Vivas Ana Lozano(1997)等外國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不同地區商業銀行競爭力進行綜合評價研究。國內學者對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體系的研究也比較多,焦瑾璞(2002),王思薇、武曉明等(2007)將商業銀行的國際競爭力分解為現實競爭力、潛在競爭力、銀行業國際競爭力環境和銀行業國際競爭態勢;丁新歡(2003)分別選取知識創新層指標(營銷管理能力、人力管理能力等),組織管理層指標(盈利能力、組織結構能力等)和環境基礎層指標(宏觀經濟能力、銀行監管能力)構建銀行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遲國泰等(2006)建立了市場占有能力、盈利性等四個方面的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灰色系統理論,建立了基于灰色系統理論的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模型,指出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強于國有商業銀行;姚錚、邵勤華(2005)運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指出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相比,國有商業銀行的競爭力排名靠后;何曉波、佘姍運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指出盈利、資本充足率和安全性等構成上市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曹永棟、陸躍祥(2012)指出相比于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現實競爭力存在較強的優勢而潛在競爭力存在明顯競爭劣勢;代金宏(2012)采用因子分析法對A股上市的13家商業銀行進行分析,指出三家上市城市商業銀行綜合實力高于其他上市商業銀行;朱南、吳中超(2012)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了農村商業銀行的競爭力評價模型,指出中西部區域的農村商業銀行持續競爭力比較落后;陳光水(2013)基于三維模型和五性指標構建了商業銀行競爭力綜合評價體系,指出商業銀行的競爭力顯著地受金融生態影響。
對區域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的對比評價研究則相對較少,雷鳴、陳凱環(2011)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對長三角的13家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狀況進行了實證研究,找出了阻礙長三角城市銀行發展的關鍵因素;鐘月飛(2013)運用層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對浙江省的11家城商行進行實證分析,指出現實競爭力是影響浙江城商行綜合競爭力的最重要因素。本文以西部21家城市商業銀行為研究對象,首先構建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測度指標體系,然后運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對其競爭力水平進行測度和排序,并通過深入分析影響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的指標因素,找出阻礙西部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關鍵因素,進而為提高區域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給予合理的建議。
二、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的測度
(一)樣本數據來源
21家西部城市商業銀行2012年數據來源于各家商業銀行發布的年報信息,其中西安銀行年報未公布手續費和傭金收入,其相應的手續費等占比指標采用其他20家銀行的平均值。
(二)評價指標的選取
根據指標數據的可獲得性和各家城市商業銀行數據的完備性,本著“重要性”、“系統性”、“可操作性”原則,選取資產利潤率、收入利潤率、資本回報率等20個指標構成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測度指標體系(見表1)。
(三)因子分析
1、提取公因子。通過SPSS19軟件的因子分析,得到解釋的總方差表,前6個特征值分別是λ1=4.848、λ2=3.810、λ3=2.906、λ4=2.133、λ5=1.484、λ6=1.227,其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82.037%。根據公共因子的提取原則:特征值大于1,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80%,即前6個因子已經基本包括了所有評價指標反映的內容,可以用以描述城市商業銀行的競爭力水平。
2、公共因子命名。觀察樣本數據的特征向量矩陣,含義不是很明顯。用最大方差化的方法對因子載荷矩陣旋轉后,每個公共因子的命名含義如下:因子1在核心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資產使用率、單一最大客戶貸款比例、最大10家客戶貸款比例上的載荷較大,將其定義為資本安全因子;因子2在貸款占資產比重、貸存比、手續費等收入占比、流動性比率上的載荷較大,命名為結構流動性因子;因子3在收入利潤率、資本回報率上的載荷較高,命名為盈利能力因子;因子4在撥備覆蓋率、不良貸款率、資本回報率、資產利潤率上的載荷較高,命名為資產配置和資產收益因子;因子5在存款余額增長率、資產總額、營業網點數目、資金自給率上的載荷較高,命名為成長發展因子;因子6在股權集中程度上的載荷較高,命名為公司治理因子。
3、計算因子得分和排序。經過分析計算,得出的各因子得分和銀行競爭力排序(見表2、表3)
三、商業銀行競爭力水平綜合分析
(一)資本安全因子分析
資本安全因子反映了城市商業銀行的資本運用和安全狀況,根據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可以看出資本安全因子和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充足率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894、0.935,表明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對資本安全因子有重要的影響。
21家城市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平均值為14.4086%,核心資本充足率平均值為12.3805%,其中排名第一的青海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9.34%,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8.40%;排名最后的廣西北部灣銀行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16%、10.78%,即每家城市商業銀行都超過了資本充足率8%和核心資本充足率4%的監管要求。可以說西部城市商業銀行總體上資本狀況良好,具有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的空間。當然這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的扶持,許多地方政府幫助城商行處置不良、引導城商行跨區經營,對城商行的運營、發展作用巨大。
(二)結構流動性因子
結構流動性因子反映了城市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和業務結構狀況,并且業務結構對銀行的盈利能力、流動性、持續發展能力有重要影響,是商業銀行競爭力重要影響指標。對結構流動性因子的影響較大的指標為貸款占資產比重、存貸比、手續費等收入占比、流動性比率。
在手續費等收入占比方面,重慶三峽銀行、包商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排在前列,成都銀行、瀘州市銀行排在最后兩位。21家城市商業銀行手續費等收入占比平均值為4.22%,其中重慶三峽銀行的手續費等收入占比高達16.83%,而瀘州市銀行只有0.96%,銀行間手續費和傭金收入占比相差較大。在我國利率尚未真正的市場化,商業銀行有3-4%的利差收益,高于國際水平,是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2012年,城商行利息凈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平均值為82.9%,比2011年的85.2%雖有所下降,但仍占絕大比重。造成西部城市商業銀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比較低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網點分布廣泛、客戶資源豐富,在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比上具有領先優勢。近年來,中國銀行業一直謀求盈利模式從依靠利息收入向依靠中間收入轉型,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則是衡量中間業務的重要指標。在城市商業銀行中,重慶三峽銀行的手續費等收入占比較高達16.83%,而其他20家城市商業銀行的平均值僅為3.59%,我國西部地區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空間很大。在流動性方面,21家城市商業銀行的流動性比率均值為47.83%。其中重慶三峽銀行比率最高達75.89%,長安銀行比率最低為30.02%,全部符合監管部門25%的監管要求。21家城市商業銀行中重慶銀行的存貸比最高為67.20%,柳州銀行的存貸比最低為41.29%,全部低于75%的監管要求。
(三)盈利能力因子
盈利能力因子反映銀行的獲利能力。對盈利能力因子影響較大的指標為收入利潤率、資本回報率。
在收入利潤率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貴陽銀行、綿陽銀行、重慶三峽銀行,排在后三位的是西安銀行、烏魯木齊銀行、柳州銀行。其中貴陽銀行的收入利潤率為47.26%,是柳州銀行的2.52倍。資本回報率是凈利潤和股東權益的比率,反映銀行為股東帶來的實際收益能力,排在前三位的是綿陽市商業銀行、瀘州市銀行、德陽銀行,排在后三位的是烏魯木齊銀行、包商銀行、內蒙古銀行。其中綿陽市商業銀行的資本回報率為28.52%,是內蒙古銀行的2.54倍。
(四)資產配置和資產收益因子
因子4在撥備覆蓋率、不良貸款率、資本回報率、資產利潤率上的載荷較高,撥備覆蓋率、不良貸款率反映了銀行資產資源的配置和質量,資本回報率、資產利潤率反映了銀行通過經營管理資產獲得收益的能力。
在撥備覆蓋率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瀘州市銀行、長安銀行、樂山市銀行,排在后三位的是蘭州銀行、包商銀行、內蒙古銀行。瀘州市銀行的撥備覆蓋率高達3252.17%,而內蒙古銀行僅為227.48%,21家城市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全部大于100%的監管要求。在不良貸款率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內蒙古銀行、烏魯木齊銀行、富滇銀行,排在后三位的是重慶三峽銀行、長安銀行、瀘州市銀行。在資本回報率方面如前所述。綜合考慮資產配置和資產收益因子,排在前三位的是瀘州市銀行、青海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排在后三位的是富滇銀行、烏魯木齊銀行、內蒙古銀行。
(五)成長發展因子
成長發展因子反映了銀行的市場規模和業務發展能力。對成長發展因子影響較大的指標為存款余額增長率、資產總額、營業網點數目、資金自給率。
在存款余額增長率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長安銀行、樂山市銀行、桂林銀行,其相應的存款余額增長率分別為48.30%、46.53%、44.82%,排在最后三位的是青海銀行、德陽銀行、包商銀行,其相應的存款余額增長率分別為12.47%、12.27%、11.40%。長安銀行的存款余額增長率是包商銀行的3.93倍。
在資產總額方面只有瀘州市銀行和自貢市商業銀行的資產低于300億元,成都銀行、包商銀行、重慶銀行、西安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貴陽銀行的資產總額都超過了1000億元。
總的考慮成長發展因子,排在前三位的是自貢市商業銀行、樂山市銀行、桂林銀行,說明這三家銀行成長發展的空間較大,可以在吸收存款、增加營業網點上大力發展。
(六)公司治理因子
因子6在股權集中程度上的載荷較高,故將因子6命名為公司治理因子。公司治理結構反映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發展前景,對銀行競爭力有重要影響,體現商業銀行的潛在競爭力。股權集中程度指標排在前三位的是德陽銀行、重慶三峽銀行、綿陽市商業銀行,其相應的第一大股東占總股本的比例分別為42.32%、34.79%、28.61%,桂林銀行、包商銀行的排名靠后,其相應的第一大股東占總股本的比例分別為8.28%、5.51%。
四、各城市商業銀行總體競爭力分析
(一)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分析
收集、處理城市商業銀行的年報數據,得到西部各個城市商業銀行的差異化程度數據(見表4),并綜合對城市商業銀行有重要影響的6個因子,得到我國西部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水平的總體狀況(見表5)
在21家城市商業銀行2012年的競爭力綜合排序中,瀘州市銀行、青海銀行排在前列,優勢明顯,主要是這兩家城市商業銀行在資產配置、資產收益因子和資本安全因子的上的得分排在前列,說明未來兩家城商行的發展潛力大。排在后三位的是包商銀行、重慶三峽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公司的整體競爭力較弱,公司治理不夠理想,未來應注重風險控制,適時引進戰略投資者,在跨區域發展上取得進步。
(二)提高城市商業銀行競爭的對策建議
1、規范法人治理結構,適時引進戰略投資者。城市商業銀行是由城市信用社重組改造而來,其和當地政府有著密切的聯系,且地方政府持股比例較高,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缺陷,沒有切實可行的激勵約束機制。例如德陽銀行、成都銀行國家法人股達46.99%、40.07%。因此城市商業銀行應該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產權清晰、權責分明的現代商業銀行制度。而引進投資者,是完善公司股權結構、改善治理結構的重要途徑。
2、完善風險約束機制,增強風險控制能力。城市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較低,并不完全是由于銀行治理結構的改善,政府在幫助城市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貸款、化解風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城商行應該著手改善資產質量,主要在于減少風險資產、建立完善的信貸管理機制和內部風險責任制度,以增強風險控制能力,提高城商行的整體競爭力。
3、引進優秀人才,提高金融創新、金融管理水平。城市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產品創新,主要靠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但城市商業銀行規模小、治理結構不完善,難以吸引優秀的人才。因此,城市商業銀行應采取人才引進的策略并注重自身的發展。
4、發揮區域優勢,提升業務創新能力。手續費和傭金收入與營業收入的占比偏低,體現了城市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發展較慢,因此城市商業銀行應充分利用區域的信息優勢、人脈優勢,大力開發區域的特色產品、服務,加大業務創新投資力度,實現與區域經濟的良性互動。
5、跨區經營、公開上市。國家放開城市商業銀行的地域限制對于規模小、業務種類少的城商行不一定是好事,銀行應該謹慎推行跨區經營。對于規模大、業務種類全的城商行則可以爭取公開上市,獲得資本的長期有效補充,提高銀行的知名度,獲得投資者的認可,并有助于建立健全城市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
參考文獻
[1]曹永棟,陸躍祥.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指標體系及其對策設計[J].財政金融,2012,(1):66-74。
[2]陳光水.基于三維模型和五性指標的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體系研究[J].發展研究,2013,(3):99-103。
[3]遲國泰,王際科,杜鵑.基于灰色系統理論的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模型[J].控制與決策,2006,(3):347-351。
[4]代金宏.我國上市銀行競爭力評價體系研究—基于我國A股上市銀行實證分析[J].金融發展研究,2012,(11):76-80。
[5]雷鳴,陳凱環.長三角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研究[J].現代商業,2011,(18):28-29。
[6]歐陽青東,彭潔.城市商業銀行年報信息披露的統計分析[J].財會與統計研究,2013,(2):82-86。
[7]鐘月飛,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研究—基于浙江省地方商業銀行2007-2011年數據分析[J].區域金融,2013,(2):42-46。
The Study on the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Western Chinas Urban Commercial Banks
MU Zhichao SHUI Bing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19)
Abstract:Selecting the data of 21 western Chinas urban commercial banks of 2012, using SPSS19, by means of factor analysis, the paper estimates the ranking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western Chinas urban commercial banks. On the bas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western Chinas urban commercial banks and finds the key factors impeding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s urban commercial banks,. The key factors include capital safety, structure liquidity, profitability, asset allocation and asset returns,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Finally, the paper give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regional urbancommercial banks.
Keywords: urban commercial bank; factor analysis; competitiveness
責任編輯、校對:李東旭
(三)盈利能力因子
盈利能力因子反映銀行的獲利能力。對盈利能力因子影響較大的指標為收入利潤率、資本回報率。
在收入利潤率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貴陽銀行、綿陽銀行、重慶三峽銀行,排在后三位的是西安銀行、烏魯木齊銀行、柳州銀行。其中貴陽銀行的收入利潤率為47.26%,是柳州銀行的2.52倍。資本回報率是凈利潤和股東權益的比率,反映銀行為股東帶來的實際收益能力,排在前三位的是綿陽市商業銀行、瀘州市銀行、德陽銀行,排在后三位的是烏魯木齊銀行、包商銀行、內蒙古銀行。其中綿陽市商業銀行的資本回報率為28.52%,是內蒙古銀行的2.54倍。
(四)資產配置和資產收益因子
因子4在撥備覆蓋率、不良貸款率、資本回報率、資產利潤率上的載荷較高,撥備覆蓋率、不良貸款率反映了銀行資產資源的配置和質量,資本回報率、資產利潤率反映了銀行通過經營管理資產獲得收益的能力。
在撥備覆蓋率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瀘州市銀行、長安銀行、樂山市銀行,排在后三位的是蘭州銀行、包商銀行、內蒙古銀行。瀘州市銀行的撥備覆蓋率高達3252.17%,而內蒙古銀行僅為227.48%,21家城市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全部大于100%的監管要求。在不良貸款率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內蒙古銀行、烏魯木齊銀行、富滇銀行,排在后三位的是重慶三峽銀行、長安銀行、瀘州市銀行。在資本回報率方面如前所述。綜合考慮資產配置和資產收益因子,排在前三位的是瀘州市銀行、青海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排在后三位的是富滇銀行、烏魯木齊銀行、內蒙古銀行。
(五)成長發展因子
成長發展因子反映了銀行的市場規模和業務發展能力。對成長發展因子影響較大的指標為存款余額增長率、資產總額、營業網點數目、資金自給率。
在存款余額增長率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長安銀行、樂山市銀行、桂林銀行,其相應的存款余額增長率分別為48.30%、46.53%、44.82%,排在最后三位的是青海銀行、德陽銀行、包商銀行,其相應的存款余額增長率分別為12.47%、12.27%、11.40%。長安銀行的存款余額增長率是包商銀行的3.93倍。
在資產總額方面只有瀘州市銀行和自貢市商業銀行的資產低于300億元,成都銀行、包商銀行、重慶銀行、西安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貴陽銀行的資產總額都超過了1000億元。
總的考慮成長發展因子,排在前三位的是自貢市商業銀行、樂山市銀行、桂林銀行,說明這三家銀行成長發展的空間較大,可以在吸收存款、增加營業網點上大力發展。
(六)公司治理因子
因子6在股權集中程度上的載荷較高,故將因子6命名為公司治理因子。公司治理結構反映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發展前景,對銀行競爭力有重要影響,體現商業銀行的潛在競爭力。股權集中程度指標排在前三位的是德陽銀行、重慶三峽銀行、綿陽市商業銀行,其相應的第一大股東占總股本的比例分別為42.32%、34.79%、28.61%,桂林銀行、包商銀行的排名靠后,其相應的第一大股東占總股本的比例分別為8.28%、5.51%。
四、各城市商業銀行總體競爭力分析
(一)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分析
收集、處理城市商業銀行的年報數據,得到西部各個城市商業銀行的差異化程度數據(見表4),并綜合對城市商業銀行有重要影響的6個因子,得到我國西部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水平的總體狀況(見表5)
在21家城市商業銀行2012年的競爭力綜合排序中,瀘州市銀行、青海銀行排在前列,優勢明顯,主要是這兩家城市商業銀行在資產配置、資產收益因子和資本安全因子的上的得分排在前列,說明未來兩家城商行的發展潛力大。排在后三位的是包商銀行、重慶三峽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公司的整體競爭力較弱,公司治理不夠理想,未來應注重風險控制,適時引進戰略投資者,在跨區域發展上取得進步。
(二)提高城市商業銀行競爭的對策建議
1、規范法人治理結構,適時引進戰略投資者。城市商業銀行是由城市信用社重組改造而來,其和當地政府有著密切的聯系,且地方政府持股比例較高,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缺陷,沒有切實可行的激勵約束機制。例如德陽銀行、成都銀行國家法人股達46.99%、40.07%。因此城市商業銀行應該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產權清晰、權責分明的現代商業銀行制度。而引進投資者,是完善公司股權結構、改善治理結構的重要途徑。
2、完善風險約束機制,增強風險控制能力。城市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較低,并不完全是由于銀行治理結構的改善,政府在幫助城市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貸款、化解風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城商行應該著手改善資產質量,主要在于減少風險資產、建立完善的信貸管理機制和內部風險責任制度,以增強風險控制能力,提高城商行的整體競爭力。
3、引進優秀人才,提高金融創新、金融管理水平。城市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產品創新,主要靠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但城市商業銀行規模小、治理結構不完善,難以吸引優秀的人才。因此,城市商業銀行應采取人才引進的策略并注重自身的發展。
4、發揮區域優勢,提升業務創新能力。手續費和傭金收入與營業收入的占比偏低,體現了城市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發展較慢,因此城市商業銀行應充分利用區域的信息優勢、人脈優勢,大力開發區域的特色產品、服務,加大業務創新投資力度,實現與區域經濟的良性互動。
5、跨區經營、公開上市。國家放開城市商業銀行的地域限制對于規模小、業務種類少的城商行不一定是好事,銀行應該謹慎推行跨區經營。對于規模大、業務種類全的城商行則可以爭取公開上市,獲得資本的長期有效補充,提高銀行的知名度,獲得投資者的認可,并有助于建立健全城市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
參考文獻
[1]曹永棟,陸躍祥.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指標體系及其對策設計[J].財政金融,2012,(1):66-74。
[2]陳光水.基于三維模型和五性指標的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體系研究[J].發展研究,2013,(3):99-103。
[3]遲國泰,王際科,杜鵑.基于灰色系統理論的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模型[J].控制與決策,2006,(3):347-351。
[4]代金宏.我國上市銀行競爭力評價體系研究—基于我國A股上市銀行實證分析[J].金融發展研究,2012,(11):76-80。
[5]雷鳴,陳凱環.長三角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研究[J].現代商業,2011,(18):28-29。
[6]歐陽青東,彭潔.城市商業銀行年報信息披露的統計分析[J].財會與統計研究,2013,(2):82-86。
[7]鐘月飛,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研究—基于浙江省地方商業銀行2007-2011年數據分析[J].區域金融,2013,(2):42-46。
The Study on the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Western Chinas Urban Commercial Banks
MU Zhichao SHUI Bing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19)
Abstract:Selecting the data of 21 western Chinas urban commercial banks of 2012, using SPSS19, by means of factor analysis, the paper estimates the ranking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western Chinas urban commercial banks. On the bas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western Chinas urban commercial banks and finds the key factors impeding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s urban commercial banks,. The key factors include capital safety, structure liquidity, profitability, asset allocation and asset returns,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Finally, the paper give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regional urbancommercial banks.
Keywords: urban commercial bank; factor analysis; competitiveness
責任編輯、校對:李東旭
(三)盈利能力因子
盈利能力因子反映銀行的獲利能力。對盈利能力因子影響較大的指標為收入利潤率、資本回報率。
在收入利潤率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貴陽銀行、綿陽銀行、重慶三峽銀行,排在后三位的是西安銀行、烏魯木齊銀行、柳州銀行。其中貴陽銀行的收入利潤率為47.26%,是柳州銀行的2.52倍。資本回報率是凈利潤和股東權益的比率,反映銀行為股東帶來的實際收益能力,排在前三位的是綿陽市商業銀行、瀘州市銀行、德陽銀行,排在后三位的是烏魯木齊銀行、包商銀行、內蒙古銀行。其中綿陽市商業銀行的資本回報率為28.52%,是內蒙古銀行的2.54倍。
(四)資產配置和資產收益因子
因子4在撥備覆蓋率、不良貸款率、資本回報率、資產利潤率上的載荷較高,撥備覆蓋率、不良貸款率反映了銀行資產資源的配置和質量,資本回報率、資產利潤率反映了銀行通過經營管理資產獲得收益的能力。
在撥備覆蓋率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瀘州市銀行、長安銀行、樂山市銀行,排在后三位的是蘭州銀行、包商銀行、內蒙古銀行。瀘州市銀行的撥備覆蓋率高達3252.17%,而內蒙古銀行僅為227.48%,21家城市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全部大于100%的監管要求。在不良貸款率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內蒙古銀行、烏魯木齊銀行、富滇銀行,排在后三位的是重慶三峽銀行、長安銀行、瀘州市銀行。在資本回報率方面如前所述。綜合考慮資產配置和資產收益因子,排在前三位的是瀘州市銀行、青海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排在后三位的是富滇銀行、烏魯木齊銀行、內蒙古銀行。
(五)成長發展因子
成長發展因子反映了銀行的市場規模和業務發展能力。對成長發展因子影響較大的指標為存款余額增長率、資產總額、營業網點數目、資金自給率。
在存款余額增長率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長安銀行、樂山市銀行、桂林銀行,其相應的存款余額增長率分別為48.30%、46.53%、44.82%,排在最后三位的是青海銀行、德陽銀行、包商銀行,其相應的存款余額增長率分別為12.47%、12.27%、11.40%。長安銀行的存款余額增長率是包商銀行的3.93倍。
在資產總額方面只有瀘州市銀行和自貢市商業銀行的資產低于300億元,成都銀行、包商銀行、重慶銀行、西安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貴陽銀行的資產總額都超過了1000億元。
總的考慮成長發展因子,排在前三位的是自貢市商業銀行、樂山市銀行、桂林銀行,說明這三家銀行成長發展的空間較大,可以在吸收存款、增加營業網點上大力發展。
(六)公司治理因子
因子6在股權集中程度上的載荷較高,故將因子6命名為公司治理因子。公司治理結構反映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發展前景,對銀行競爭力有重要影響,體現商業銀行的潛在競爭力。股權集中程度指標排在前三位的是德陽銀行、重慶三峽銀行、綿陽市商業銀行,其相應的第一大股東占總股本的比例分別為42.32%、34.79%、28.61%,桂林銀行、包商銀行的排名靠后,其相應的第一大股東占總股本的比例分別為8.28%、5.51%。
四、各城市商業銀行總體競爭力分析
(一)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分析
收集、處理城市商業銀行的年報數據,得到西部各個城市商業銀行的差異化程度數據(見表4),并綜合對城市商業銀行有重要影響的6個因子,得到我國西部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水平的總體狀況(見表5)
在21家城市商業銀行2012年的競爭力綜合排序中,瀘州市銀行、青海銀行排在前列,優勢明顯,主要是這兩家城市商業銀行在資產配置、資產收益因子和資本安全因子的上的得分排在前列,說明未來兩家城商行的發展潛力大。排在后三位的是包商銀行、重慶三峽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公司的整體競爭力較弱,公司治理不夠理想,未來應注重風險控制,適時引進戰略投資者,在跨區域發展上取得進步。
(二)提高城市商業銀行競爭的對策建議
1、規范法人治理結構,適時引進戰略投資者。城市商業銀行是由城市信用社重組改造而來,其和當地政府有著密切的聯系,且地方政府持股比例較高,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缺陷,沒有切實可行的激勵約束機制。例如德陽銀行、成都銀行國家法人股達46.99%、40.07%。因此城市商業銀行應該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產權清晰、權責分明的現代商業銀行制度。而引進投資者,是完善公司股權結構、改善治理結構的重要途徑。
2、完善風險約束機制,增強風險控制能力。城市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較低,并不完全是由于銀行治理結構的改善,政府在幫助城市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貸款、化解風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城商行應該著手改善資產質量,主要在于減少風險資產、建立完善的信貸管理機制和內部風險責任制度,以增強風險控制能力,提高城商行的整體競爭力。
3、引進優秀人才,提高金融創新、金融管理水平。城市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產品創新,主要靠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但城市商業銀行規模小、治理結構不完善,難以吸引優秀的人才。因此,城市商業銀行應采取人才引進的策略并注重自身的發展。
4、發揮區域優勢,提升業務創新能力。手續費和傭金收入與營業收入的占比偏低,體現了城市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發展較慢,因此城市商業銀行應充分利用區域的信息優勢、人脈優勢,大力開發區域的特色產品、服務,加大業務創新投資力度,實現與區域經濟的良性互動。
5、跨區經營、公開上市。國家放開城市商業銀行的地域限制對于規模小、業務種類少的城商行不一定是好事,銀行應該謹慎推行跨區經營。對于規模大、業務種類全的城商行則可以爭取公開上市,獲得資本的長期有效補充,提高銀行的知名度,獲得投資者的認可,并有助于建立健全城市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
參考文獻
[1]曹永棟,陸躍祥.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指標體系及其對策設計[J].財政金融,2012,(1):66-74。
[2]陳光水.基于三維模型和五性指標的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體系研究[J].發展研究,2013,(3):99-103。
[3]遲國泰,王際科,杜鵑.基于灰色系統理論的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模型[J].控制與決策,2006,(3):347-351。
[4]代金宏.我國上市銀行競爭力評價體系研究—基于我國A股上市銀行實證分析[J].金融發展研究,2012,(11):76-80。
[5]雷鳴,陳凱環.長三角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研究[J].現代商業,2011,(18):28-29。
[6]歐陽青東,彭潔.城市商業銀行年報信息披露的統計分析[J].財會與統計研究,2013,(2):82-86。
[7]鐘月飛,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研究—基于浙江省地方商業銀行2007-2011年數據分析[J].區域金融,2013,(2):42-46。
The Study on the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Western Chinas Urban Commercial Banks
MU Zhichao SHUI Bing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19)
Abstract:Selecting the data of 21 western Chinas urban commercial banks of 2012, using SPSS19, by means of factor analysis, the paper estimates the ranking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western Chinas urban commercial banks. On the bas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western Chinas urban commercial banks and finds the key factors impeding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s urban commercial banks,. The key factors include capital safety, structure liquidity, profitability, asset allocation and asset returns,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Finally, the paper give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regional urbancommercial banks.
Keywords: urban commercial bank; factor analysis; competitiveness
責任編輯、校對:李東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