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朝東
(中國石油河南銷售西平油庫,河南 駐馬店 463900)
自從中國成功入世之后,我國的汽油標準與國際保持高度的一致。而我國如今的汽油現狀面對如此高的評價標準,必須完善相應配套管理設施及體系。我國其他油品雖然也參照了歐美其他國家的石油質量標準,但是與其他發達國家的石油質量體系相比較而言仍舊存在較大差距。此外,我國石油開發技術與煉油技術不夠完善,使得我國的成品油質量不高、純度不足,這也就直接地影響了成品油的品質,同時成品油運輸環節、儲存環節、銷售環節等也存在著較大的欠缺,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必須加強各個環節的管理體制。
現如今中國石油已經形成了一系列配套完善數質量管理體系,在很大的程度上保障了我國大部分成品油的品質,但是我國地大物博、并且局部地區地形較為崎嶇、氣候較為多變,所以成品油在運輸以及儲存的過程中仍舊存在這很大的隱患。所以我們應當因地制宜及時更新數質量管理體制,采取主動管理的手段。將數質量管理體制全面深化,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實時監督油庫儲備各項數據指標的變化,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分析處理,最大限度的保障成品油的質量。
成品油的質量與油罐的清潔程度息息相關。但是油罐的清潔問題在油庫的日常管理中卻時常被相關管理人員忽略,以致油罐無法及時徹底的清理,極大地影響成品油的品質。油罐的清理工作時間長、程序復雜、耗費成本較高。所以石油儲備機構往往對于油罐清理工作能減再減,使得油罐內積聚的油泥越來越多不但影響影響成品油品質,也使得日后油罐的清理工作難度不斷加大。
一方面我國的石油開發技術不夠完善,對于成品油的分離處理不夠徹底,使得成品油內部成分較為復雜、雜質較多。另一方面我國石油進貨渠道較為復雜,不同品質的成品油在儲存過程之中混合在一起,使成品油油質較為渾濁、顏色較深。
成品油儲存設備較為落后,夏季室內外氣溫較高。而較高的氣溫將直接影響成品油的品質。但是現在的成品油儲存設備多以拱頂明罐為主,沒有全面的考慮到成品油的夏季儲存問題,夏季內部溫度將高達36℃,嚴重影響石油質量,同時在運輸以及到達目的地的裝卸過程中,極易使水混入其中,分離不徹底的成品油內部也存在著大量的懸浮水,這些都是影響成品油質量的重要因素。
相關設備準備不及時。許多地方的石油儲備機構沒有97號高標號清潔汽油的儲備,即使有也沒有專門的相關配套設施。另一方面,現在許多單位存在質檢設備配置不合格的嚴峻問題。,許多地方油庫出現出場油品不達標并且質量穩定性差的情況。
石油儲備單位相關工作人員專業知識參差不齊。現在石油單位對于業務人員的專業知識要求越來越低,職業考試中弄虛作假的現象十分嚴重,職業素養較低,對于自身肩負的使命認識不夠徹底。在工作過程中消極懈怠,整個成品油管理體系中表面之風盛行,這都直接影響了我國石油行業的整體形象。
國家應完善相關制度以及法律法規。在石油儲備企業的日常管理應當嚴格踐行國家石油質檢標準。嚴格要求成品油的質量,打造企業信譽品牌。國家相關機構也應實時關注石油交易市場的最新動態,針對市場發生的最新事件,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以及制度規范等,做到真正的有法可依,切實踐行有法必依,針對已有的法律法規,相關機構則要切實將法律落實到實處,使我國的數質量管理工作真正做到規范與科學并存。
加強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在單位內部打造一支技術雄厚的專業隊伍。對于專業人員的選拔階段一定要嚴格,對其要進行深入考量、綜合評價,同時也不能忽視從業人員的思想道德問題。在人員的日常工作之中要保證人員的相對穩定,才能使工作人員將最大的精力投入工作之中。定期對專業人員進行考察,考查形式可以由不同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在考試過程中也能抓考風考紀。
對于技術工作要時常操作并及時進行總結歸納。對于油庫數質量管理工作中時常出現的問題,可以適當借鑒一下其他單位的處理措施,并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靈活運用。對于以前未曾涉及的領域,可以適當進行實踐,實踐的結果要及時細致的進行記錄,并詳細地進行歸納總結,針對那些有價值的實踐資料,可以經過整理后進行保存成為日后實踐中珍貴教材。
對于油罐一定要及時細致進行清理,以保證成品油的質量。在成品油的運輸過程、儲存過程中要注意安全,保障相關管理人員的人身安全。在石油儲備機構中檔案管理工作也要引起相關負責人的足夠重視,對每一筆石油買賣交易都要嚴格準確地進行記錄。定期對石油儲備地點進行安全監察,特備是相關石油設備,老化或發生故障的設備一定要及時進行修理或者更新。
油庫數質量管理工作直接決定了成品油的質量,更進一步的決定了石油銷售機構未來發展的方向。所以在油庫數質量管理工作中應完善相關石油儲備設施,及時學習各地先進技術,發揮油庫的規模效應。突出優勢并及時改正自身不足,提高成品油質量、完善相關服務態度、堅持誠信經營,掌握市場動態,只有這樣才能夠擁有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打造出自己獨特的品牌。
[1]王利軍.石化企業安全管理的思考[J].石油化工安全技術,2002.
[2]毛海峰.現代安全管理理論與實務[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