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孟潔(1980—),女,湖北咸寧人,講師,主要從事園林技術專業的教學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郝建華,高偉波,徐立軍.試論現代園林植物配置[J].現代園藝,2012(8).
[2] 岳丹.鄖西相思園植物景觀配置中園林藝術和園林文化的體現[J].湖北林業科技,2012(11).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Zhushan Bamboo Garden
Ma Weige
(Hubei ecology vocational college,430200,Hubei,China)
Abstract:Garden of bamboo based on topography, combing the existing road system, the choice of a large number of native plant species, digging Zhushan traditional bamboo culture, with bamboo plants to create a landscape as the core, the local culture as the theme of bamboo culture special garden, providing people with a place, with cultural shows, tourism, science education, and other functions into one ecological demonstration bamboo Exposition, allows one to relax in after a busy mind.
Key words:bamboo culture;special garden;design3.1可達性原則
在綠地設計中,應充分尊重人的直達性心理,中心綠和宅旁綠地等小區內綠地都應盡可能的接近小區建筑物。在通往綠地的道路設計上,采用直線、斜線的道路設計,避免迂回式道路設計手法,便于行走,避免草坪被踐踏。
3.2功能性原則
在小區綠地設計中,應充分尊重小區內不同年齡段居民的健身、活動、游玩等需求,營建不同的綠地空間[2],如兒童活動場、健身器材、園林小品等,以滿足居民的休息中的不同需要。
3.3植物多樣性原則
為滿足小區內居民的走進自然的需求,能感受到一年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觀變化。在小區的綠地設計中應做到“三季觀花、觀葉、觀果,四季常綠”的景觀效果。在植物的選擇上應注重觀賞性植物的應用,采用群落式布置,做到喬、灌、地、草坪相結合的方式來形成豐富的植物景觀。
3.3親和性原則
為了讓居民在綠地內感到親密與和諧,居住區綠地尤其是小區綠地一般面積不大,因此必須掌握好綠化、各項公共設施及各種小品的尺度,在設計上考慮居民的心理,使它們具有親和性。
3.4系統性原則
小區內綠地應由點、線、面共同組合而成,并與小區總體規劃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根據小區的布局來規劃綠地類型,并在其基礎上應用宅間綠地和建筑群內的組團綠地來構成綠地中的“點”,應用小區內的道路綠地構成“線”,應用中心綠地構成“面”。通過“點”、“線”、“面”共同構成小區綠地系統[3]。
4居住區生態綠地設計要點
4.1意境創造
為創造出一個可居、可賞、可游的小區居住環境,在居住區的綠地設計中可利用山水、建筑、植物等造園要素創造出一定的意境。如在小區水體景觀設計中可利用塑山和水體來營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景觀,利用微地形和亭子來營建“登泰山而眾攬天下”之意境,利用園林植物中的牡丹來寓意榮華富貴、石榴來寓意子孫滿堂等。
4.2空間處理
在小區綠地中,為形成不同的園林空間來滿足不同居民的需求,在空間處理上可應用硬質鋪裝設計,利用鋪裝的圖案變化、色彩變化及材料等來表現出公共空間。應用園林建筑、小品、山石、水體等元素來進行公共性活動空間、休息性的半封密性空間、健身空間等不同景觀空間的分割。應用植物的群落式布置來圍合私密性空間、狹長空間或形成起伏的林緣線、林冠線打破建筑空間的僵化和呆板[4]。
4.3硬質景觀設計
小區內的硬質景觀主要包括:鋪裝、臺階和小品三大類。地面鋪裝是構成小區公共性空間的主要載體,其在設計中應考慮與小區的建筑和內部環境相協調,并要滿足小區內居民的活動需求,應用不同圖案、色彩來表現出地面景觀。臺階由于其主要功能是解決地勢高差,引導路線,因而在臺階的設計上更多的是從人體功能學的原理出發,施工中考慮到臺階的高度,注重人在行走中的舒適度。小品設計則應從整體環境出發,并注重藝術性與實用性兩大功能,這樣才能起到方便小區居民、美化綠地景觀的作用。
4.4軟質景觀設計
4.4.1水景設計
水體景觀是居住區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常見的小區水體景觀設計有:水池、噴泉、溪流等。為了保持小區內水景的清澈度,在水體設計中應保證水體的循環,并注重節水處理。并在水體中進行水生類植物應用來豐富水面景色,形成自然式濕地景觀;或在水池底部平鋪藍色鋪裝來增加水體的靈性。
4.4.2植物景觀設計
居住區內的景觀主要通過植物景觀來實現,植物為小區內的居民提供了不同的綠地空間,并滿足了人對于自然的向往,在居住區的植物景觀中應注意利用灌木的密植來構成曲折變化的林緣線和利用喬木的群植來構成起伏變化的林冠線,以打破道路、建筑基線及圍墻基線帶來的直線上的單一感。并注重植物的季相變化,做到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樹濃蔭、秋則層林盡染、冬季翠綠常延的植物景觀。在小區人的某片或某個團中,為突出某個季相景觀,還以某種植物的遍植為主,或將能體現某個季節的植物進行植物群落設計。如以展現春景為主的植物群落設計可采用:上層:玉蘭+櫻花+紅葉李+凹葉厚樸;中層:黃馨+連翹+榆葉梅;下層:石竹+三色堇+鳶尾來共同體現春季繁花似錦的季相景觀。
5結語
居住區綠地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生活環境質量的提高至關重要。居住小區的綠化水平,也是體現城市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1]。因此,加強居住區綠化建設首要的任務是必須做好規劃與設計。注重景觀與居住區整體空間的協調性,注重綠地與各元素的整體性,注重小區內意境的創造、空間的處理,才能創造出優美生態的小區景觀。
參考文獻:
[1] 侍重蓮.韓秀田居住區綠化規劃設計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07(12):290~291.
[2] 韓玉梅.現代城市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淺議[J].赤峰學院學報,2011(13):181~183.
[3] 楚芳芳.居住區綠地設計淺析[J].科技信息,2009(14):243~245.
[4] 綠人.城市居住區綠地類型及營建原則[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