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嬌,黨亞茹
(1. 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天津300300;2. 中國大學民航科教評估中心 天津300300)
信息時代
中國民航信息化發展的調查分析
李雪嬌1,黨亞茹2
(1. 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天津300300;2. 中國大學民航科教評估中心 天津300300)
根據中國民航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應用問卷調查法對中國民航業的主要信息業務領域進行調查,涵蓋民航業的航空公司、民航機場、空中交通管制部門、民航信息部門。對調查表所設指標進行重點分析,發現民航各單位對于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較高,但信息化人才稍顯不足;信息化建設的資金大多來源于自籌資金,說明籌資渠道較少,政府重視程度較低。指出各單位應加強制定信息化的規劃和標準,大力培養信息化人才,建立信息化系統。
民航 信息化 評價
中國民航信息化建設從“七五”開始起步,目前有了較大的發展,在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重要信息系統開發和運用、技術隊伍建設和人才培訓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與整個民航事業的發展仍不適應,與國際水平和信息化時代對民航的要求還存在相當大的距離。因此必須充分重視民航信息化工作,把民航信息系統建設作為民航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1]
根據本課題研究構建的“中國民航信息化建設評估指標體系”,設計了調查問卷,并在民航領域開展了廣泛的調查。經過篩選,就 13個重要民航單位進行下述調查分析。
1.1 信息化組織機構
從表 1可見,除單位 E外,其余 11個單位設有負責信息化建設的機構。在這些單位中,4個(單位B、G、J、K)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單位的信息化建設工作;有4個(單位 C、D、H、I)由信息中心負責本單位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單位 A設有信息管理部承擔公司信息化項目的建設及管理;單位 F則由戰略發展部統籌這項工作。

表1 各單位負責信息化建設的機構和管理者Tab.1 Overview of departments and people in charge of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n organizations under investigation
在管理者設置方面,有 4個(單位 D、F、J、L)設置了專任 CIO負責信息化建設,其他單位都屬兼職管理。
綜合來看,通過民航信息化建設規劃的推進和落實,民航各單位對于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都比較高,信息化建設工作都能得到較好的落實。但今后一段時間,對信息化建設的領導機構和管理者的組建落實問題仍需抓緊。
1.2 信息化專門技術人員情況
人才培養是信息化發展的重要一環,信息化的人才培養可以從有關信息化專門技術人員數及研究生以上比例、高級職稱比例反映出來。[2]如表 2所示,相關單位的信息化專門技術人員、研究生、高級職稱等情況,擁有 100人以上的技術人員的單位較少,100人以下的單位較多,信息化專門技術人員數在100人以上的單位占 46.2%,在 10~50人的單位占38.5%,60~100人的單位占 15.4%。結合單位人員規模可明顯看出,如國航、南航、首都機場等人員規模大的單位其信息化專門技術人員數就多,而如民航重慶空管分局、民航華東地區空管局等人員規模較小的單位,其信息化專門技術人員數相對較少。研究生及高級職稱比例都很低。這說明我國民航業中從事信息化專門技術人員具有較高學歷和高級職稱的人數依然不足,這將對今后民航的信息化發展產生一些影響。因此加強民航信息化專門技術人員的技術培養和技術人才的引進應引起各級領導和人事主管部門的注意。

表2 信息化專門技術人員情況Tab.2 Overview of informatization technical staffs in organizations under investigation
如表 3所示,從信息化建設的投資籌措情況來看,經費來源基本都依靠企業內部籌資,只有單位 L有政府撥款,單位 G 則有政府撥款、企業自籌、其他渠道籌款等多種方式。多種渠道籌款將是民航信息化建設努力的方向。

表3 近 3年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年平均投資(不含運行維護)和信息化建設經費投入來源Tab.3 Annual average investment(operation maintenance cost excluded)i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financing sources in recent 3 years
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同時伴隨信息技術的進步和設備的運行使用,必須要對設備進行維護和更新,如此才能保證信息化建設的正常運行,[3]而38.5%的單位未能設置固定的信息化建設維護費用,說明對信息化長期穩定發展的認識不足。如何促使這些單位設置固定的信息化建設維護費用需要有激勵政策的支持。有關信息化建設安全措施及近 3年用于網絡與信息安全的經費投入總額情況匯總如圖1、2所示。可以說,民航各單位近3年用于網絡與信息安全的經費投入力度并不算小。

圖1 各單位信息化安全措施建設情況Fig.1 Overview of informatization safety measures in organizations under investigation

圖2 近3年用于網絡與信息安全的經費投入總額Fig.2 Total expenditures of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in recent 3 years
各單位都制定了一些本單位相關的信息化建設規章制度與管理條例,如表4所示。已經建立6項信息化建設規章制度與管理條例的單位分別是:單位A、C、H、K 和 M,單位 L的信息化標準和信息化規劃正在制訂。根據表 4,將填報單位有關信息化建設的規章制度與管理條例總結歸納如圖3。
表4和圖3反映出,各單位都制定了本單位相關的信息化建設規章制度與管理條例,絕大多數單位都制定了網絡管理、信息管理、運行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信息標準制定等規章制度。[4]其中,都設立了網絡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說明各單位對于網絡和信息安全給予了充分重視;對運行管理和信息管理規章制度的建立分別有12個單位和10個單位,表現出對信息運行管理和信息管理較為重視;但對信息標準和信息化規劃的制定分別只有8個單位和7個單位,反映出仍有不少單位未能制定信息化標準和信息化規劃,說明民航企事業單位關于如何長遠健康地發展本單位的信息化問題還存在薄弱環節。

表4 各單位相關信息化建設規章制度與管理條例Tab.4 Overview of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relat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control regulations in organizations under investigation

圖3 填報單位有關信息化建設規章制度與管理條例分析Fig.3 Analysis o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relat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control regulations in organizations under investigation
如表 5所示,從目前使用的互聯網帶寬情況來看,民航單位互聯網的接入帶寬有了很大提高。就網絡結構、接入方式來看,存在混合型、網狀、星型、環型、樹型幾種主干網的拓撲結構。[5]網絡結構的設計可直接影響網絡運轉效率,但對目前已有網絡的改造難度較大,所以今后提高網絡的運轉效率將會是民航信息化的重要課題之一。對今后新建的網絡選型應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進行;從接入方式上,以有線接入為主,個別單位輔有無線和遠程接入。各單位聯網計算機仍以物理計算機為主,許多單位尚未配備虛擬部分。

表5 目前使用的互聯網帶寬與網絡結構、接入方式及聯網計算機數量Tab.5 Overview of in-use internet band width,network structure,access way and net-connected computer numbers of the organizations under investigation
4.1 主要業務應用系統
對已建成的主要業務應用系統的內容進行考察,包括:①電子客票系統;②電子政務系統;③離港系統;④結算系統;⑤空管系統;⑥機務航材系統;⑦行李查詢系統;⑧系統補充。從表 6可以看出,各單位的出入較大,主要業務系統基本圍繞本單位業務性質而建。

表6 已建成的主要業務應用系統Tab.6 Major business application systems of the organizations under investigation

郵箱 運輸J 航班動態K 呼叫中心、網上支付、網上訂座日常辦公與事物處理、信息發布、公文流轉等航班動態 收入管理 導航心)、資源分配系統(機場內生產資源的動態分配)、航班顯示系統及廣播系統(機場內面向旅客的航班動態信息顯示及自動廣播)航站樓信息集成系統: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和通信技術對航班信息和生產調度信息進行綜合的信息化管理的系統,包括機場運營管理系統、信息顯示系統和廣播系統等是行李系統的組成部分,主要用于離崗及安檢信息系統、X 光機系統查詢使用呼叫中心、網上支付、網上訂座L聯運、代碼共享、呼叫中心、常旅客、網上訂座、網上值機、人工干預程度航班動態、機組排班收入管理、客運、貨運、郵件運輸M 電子客票系統收入管理、客運、貨運、郵件運輸BSP系統、新一代機場服務費結算系統、航空公司銷售渠道系統管理系統、清算平臺系統
綜合而言,航空公司的主要業務系統覆蓋面較全,基本包括:電子客票系統、電子政務系統、離港系統、結算系統、空管系統、機務航材系統、行李查詢系統及單位已建的其他系統。機場的主要業務系統覆蓋面也較全,基本包括:電子客票系統、電子政務系統、離港系統、結算系統、空管系統、行李查詢系統及單位已建的其他系統。
從匯總分析能夠看到機場的信息化系統建設內容最為豐富,各機場都重視本單位的系統建設情況,充分體現了各自機場的服務特征。空管的系統建設較單一,主要圍繞空中交通管制的日常業務,基本包括電子政務系統、空管系統。民航信息部門的系統建設主要圍繞各自的日常業務,基本包括離港系統、結算系統及單位已建的其他系統。
4.2 業務應用系統建設方式
各單位業務應用系統的建設方式沒有統一模式。航空公司主要采取購買(國外、國內)、委托開發、聯合開發、自主開發的方式,其中以購買(國外、國內)、聯合開發、自主開發為主;機場主要為聯合開發,其次為國內外購買和委托開發;空管主要為國內外購買;民航信息部門主要為聯合開發、自主開發,有些在國外購買。從創新的角度來說,網絡系統建設以聯合開發和自主開發為好。
表 6反映出,大多數航空公司、機場和民航網絡股份有限公司開展了對公眾服務的業務,空管部門基本沒有對外服務。各單位網站的建設仍顯不足,由此表現出,單位的對外服務性質強,則網站建立的積極主動性相對較高;單位的對外服務性質弱,則網站建立的積極主動性相對較小。
本文根據課題所構建的中國民航信息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對中國民航信息化的組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數量、信息化建設投入及信息系統的完善程度等方面的評價來了解民航信息化的發展情況,[6]并應用問卷調查法對民航業的主要信息業務領域進行調查。從此次調查問卷的覆蓋面來看,涵蓋了民航業的航空公司、民航機場、空中交通管制部門、民航信息部門。對所設指標進行重點分析,發現民航各單位對于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較高,但民航業中信息化人才稍顯不足;信息化建設的資金大多來源于自籌資金,說明籌資渠道較少,政府重視程度較低。各單位應加強制定信息化的規劃和標準,大力培養信息化人才,建立信息化系統,完善信息化網站。
參考文獻
[1]凌育增,吳言. 中國民航將進入空中互聯網時代[N].中國民航報,2011-12-09.
[2]王東初. 對加強民航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J].中國民用航空,2007(8):73-74.
[3]李洋. 我國民航安全管理系統研究[D]. 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3.
[4]韓富寧. 中國民航信息化系統現狀及發展展望[J]. 硅谷,2013(17):4-7.
[5]徐曉明. 數字空港 智慧民航[J]. 中國民用航空,2013(1):26.
[6]黨亞茹,高峰. 民航信息化中期評估指標體系設計與研究[J]. 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03(2):32-37.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LI Xuejiao1,DANG Yaru2
(1.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Tianjin 300300,China;2. Civil Aviation S&T Educational Evaluation Research Center,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Tianjin 300300,China)
On the basis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informatization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a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learn about main information business areas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which covers airline companies,airports,air traffic control authorities and aviation information sectors.A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questionnaire’s indicators and conclusions were made,including aviation units attached higher attention to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less focus on professional talents;most of the informatization finance came from self-raised fundings,which indicates less funding channels and lower degree of government attention. In the end,it proposed that all units should enhance the planning and standard making of informatization,cultivate professionals and establish informatization systems.
civil aviation;informatization;evaluation
F562.3
A
1006-8945(2014)08-0007-06
中國民航科技基金(MHRD201206)。
2014-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