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麗媛,黨亞茹
(1. 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天津300300;2. 中國大學民航科教評估中心 天津300300)
建設中國民航信息化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史麗媛1,黨亞茹2
(1. 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天津300300;2. 中國大學民航科教評估中心 天津300300)
通過分析借鑒國內民航信息化研究的現狀,遵循民航信息化評價指標選擇的原則,選擇和確定符合民航信息化發展的評價指標,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探索以信息為基礎的民航業未來發展趨勢,提高民航綜合服務能力,實現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國民航快速發展。
民航信息化 評價指標體系 民航業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正在改變著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和生活方式。20世紀 90年代開始,中國開始走上信息化建設的道路,信息化的觸角延伸到各行各業,達到了空前的高度。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深入發展,對信息化建設的評估,尤其是對于企業行為在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成為信息化研究中的重中之重。[1]
民航屬于服務性行業,同時也是一個高新技術密集行業,涵蓋技術范圍廣泛,系統性、集成性較強,涉及的單位機構種類繁多,業務相交頻繁,常見的有航空公司、機場集團、民航局、空管局,航油、航材、航信等。民航發展依靠這些技術、設施設備、機構和行業的通力合作、共同發展。
民航信息化,顧名思義就是為了適應千變萬化的社會環境,增強競爭力和效益水平,通過通信技術、電子科技、制造企業等的變革與發展,實現信息的多向流通、業務合作的深入發展、技術交流頻繁進行等,進而影響民航在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更新發展、產業結構調整、資源整合拓展、管理制度革新等不同方面實現不同程度的提升,提高民航的核心競爭力,最終通過逐步推進民航信息化建設,使我國民航發展得到質的飛躍。
國內對于民航信息化建設的研究有很多:①王東初從民航信息化所需的人才建設角度出發,提出加快實施信息化人才培養戰略工程,打破民航信息化建設“瓶頸”狀態,早日實現全行業的信息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1]②張娟從信息化建設與組織創新之間的關系入手,闡明了信息化對組織結構的影響,傳統等級制企業組織結構對信息時代的不適應以及信息化企業的組織特點,并對民航現階段信息化狀態進行了分析。[2]③韓富寧研究了民航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結合國內信息化系統的發展前景狀況,對民航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作出了分析。[3]④張西武和高峰在現有信息化評估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民航信息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的框架思路,并給出了評價指標的設計原則,為今后建立明確可靠的民航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打下基礎。[4]⑤黨亞茹和高峰通過對國內民航業現狀分析,在現有有關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民航信息化建設中期評估指標體系和具體評價指標,并指出需要客觀評價各行業信息化發展的水平,對于提高我國信息能力和綜合國力及國際競爭力水平具有重要意義。[5]⑥易斐闡述了信息化對于民航的重要性,介紹了國內民航信息化建設的現狀與特點,并分析了目前信息化建設的不足之處,提出發展民航信息化建設的建議。[6]⑦吳志軍等人針對信息化發展中各個階段的顯著特點,將其劃分為信息化建設、信息安全保障和信息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從這3個方面出發,評價信息化發展的特征和現狀,并提出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7]
民航信息化建設是一場變革的過程,目標是為了提高民航管理水平,促進管理現代化,改進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更新發展、產業結構調整、資源整合拓展、管理制度革新等。
3.1 基本思想
民航信息化綜合評價的基本指標是可以反映民航信息化建設基本情況的統計調查指標,指標通過定量定性分析后可以對于客觀現象給出結論。目前指標體系的建立主要用于行業自測、社會測評和政府普測。民航信息化發展需要建立適應自身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要求充分挖掘數據的真實性、切實反映民航信息化建設的發展程度,同時重視民航發展更需要重視信息因素,特別是與社會先進科學技術、新興產業之間的聯系。從信息價值的角度出發,探索民航推進信息化建設后的組織結構、產業體系、運營狀況和管理辦法中的變革,全面提高民航綜合實力。同時,民航信息化評估指標的選擇要符合行業發展的特點,建立的評價民航信息化建設的指標體系與評價結果要符合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方針政策,與國家信息化測算方法相適應。設置一種標準尺度指標,確定指標的取值范圍,采用可測定的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相結合對民航各單位執行信息化發展規劃的力度以及進展程度進行評估。
3.2 制定原則
民航信息化建設的指標體系與評價結果要符合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方針政策,與國家信息化測算方法相適應,而且指標的選擇要能綜合反映民航信息化的水平及發展趨勢。根據《國家信息化指標構成方案》和國家信息化6要素,構造反映民航信息化發展程度和水平的完整的信息化指標體系。在指標的選擇和確定上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3.2.1 整體性原則
指標應選擇可以從整體上反映民航信息化建設水平和發展趨勢的量化指標,而不能僅僅反映信息化建設的局部情況。
3.2.2 可比性原則
評價指標的選擇要具有可比性,可以實現國際間、行業間或區域間的定量比較,因為建立民航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是為了實現評估民航業發展與其他地區、機構和國家之間的對比狀況,從而反映我國民航信息化發展的水平。
3.2.3 數據覆蓋廣泛原則
民航涉及的單位機構種類繁多,業務相交頻繁,常見的有航空公司、機場集團、民航局、空管局,航油、航材、航信等,選取的指標應盡可能覆蓋各種信息產業所涉及的領域,力求充分證明評價指標體系的完備性。
3.2.4 相對性原則
選取的評價指標數據采用相對值,減少由于時間原因、價格水平、匯率波動等對結果產生的可能誤差。
3.2.5 數據特征原則
指標的選擇是為了評估民航信息化建設的狀況,因此,指標的選取應能反映信息化建設的進展狀況、水平效率、對民航的貢獻與影響,以及在信息化高速發展下,新型和傳統信息產業的發展,包括信息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信息普及水平和民航信息資源的水平等。
3.2.6 完備性原則
評價指標體系中包含的指標應盡可能少,各指標間應有較強的互補關系,實現整個指標體系的完備性,使之能反映民航信息化發展更多的信息。
3.2.7 時限原則
為了真實反映民航信息化水平,體現指標的可比性,在指標的時間跨度上要采取適應民航信息化建設的時間區間。信息化建設在我國推進較晚,近年信息發展的速度逐年加快,尤其是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的發展,帶動我國民航信息化快速發展。根據經驗,選取3~5年為準。
3.2.8 適用性原則
指標的選擇要具有適用性,對整個民航業都適用,評價結果能反映民航信息化建設的實際狀況。
3.2.9 適應性原則
民航信息化的評價指標選擇,不僅要符合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方針政策,與國家信息化測算方法相適應,還要與社會信息化測算方法相適應。
3.3 指標體系
構建民航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選取合適的指標是重點。因此,要盡量選取能綜合反映民航信息化建設情況的指標;從民航信息化建設內容出發,研究、分析其基本問題、熱點問題、核心問題,選取針對性強的指標;指標體系要建立在準確、翔實的數據收集基礎之上。根據《國家信息化指標構成方案》、國家信息化六要素和《中國民航信息化“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國民航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經過選擇、修改、合并,設定8個一級指標和20個二級指標,以期能夠全面反映民航信息化的建設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中國民航信息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Tab.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一級指標從信息化設備的水平、后臺數據庫的建設使用和信息共享、民航專業網站的開發與用戶使用、人才教育,以及民航實現信息化需要改革的組織機構、獲取經費的來源和使用情況、民航業的綜合管理水平以及建設民航信息化帶來的效益這幾方面出發,評價民航信息化建設的水平;二級指標是對于一級指標的具體細化,更詳細、準確地提出需要測度的數據類型,體現評價指標體系的可用性。
評估民航信息化建設不僅要充分挖掘可以真實反映現狀的量化指標,遵循指標選擇的各項原則,建立可信的指標體系,還要形成信息化成果的標準化客觀定量分析結論,對于民航信息化的建設給出客觀的評估結果。同時,指標的設立要充分考慮民航業的個性特點。根據行業特點,結合專家意見、企業建議和指標體系評估結果,對影響民航信息化建設的因素進行實時有效的評價、判斷,從而修正和完善民航信息化的建設方針。今后一段時間,對信息化建設的領導組織落實問題仍應抓緊,為民航事業的迅速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力。
[1]王東初. 對加強民航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J].中國民用航空,2007(8):73-74.
[2]張娟. 民航信息化建設與組織創新[J]. 中國民航學院學報,2003(2):22-26.
[3]韓富寧. 中國民航信息化系統現狀及發展展望[J]. 硅谷,2013(17):4-7.
[4]張西武,高峰. 關于民航信息化建設評價指標設計原則[J]. 中國民航學院學報,2003(S2):251-254.
[5]黨亞茹,高峰. 民航信息化中期評估指標體系設計與研究[J]. 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03(2):32-37.
[6]易斐. 民用航空信息化建設研究[J]. 軟件導刊,2011(9):94-95.
[7]吳志軍,楊義先. 信息化進程的研究[J]. 計算機科學,2010(4):11-14.
Study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SHI Liyuan1,DANG Yaru2
(1.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Tianjin 300300,China;2. Civil Aviation S&T Educational Evaluation Research Center,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Tianjin 300300,China)
Based on a review of current domestic civil aviation information research status and the principle of civil aviation informatization evaluation index selection,appropriate evaluation indexes were selected and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information-based civil aviation industry,improve the ability of civil aviation integrated services an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civil aviation information;evaluation index system;civil aviation industry
F56;F59
A
1006-8945(2014)08-0016-03
中國民航科技基金(MHRD201206)。
2014-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