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鋒
摘要:現今計算機獲得飛速發展,逐漸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對傳統生產方式進行了創新。除此之外,計算機網絡也得以不斷完善,并且逐漸走上與通信系統融合之路,在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通信領域的快速發展,使其步入一個嶄新時代。兩者相互融合存在雙面性,雖然效益極高,但也暴露出一些風險。本文首先闡述了二者融合的發展趨勢,而后對融合所帶來的風險進行分析,最后探討融合后的計算機通信系統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通信網絡;融合;風險1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網絡融合發展趨勢
信息技術能夠增強人類的自然信息功能,即:眼、耳、鼻等部位的信息獲取能力;大腦對于信息的存儲與處理能力;神經、肌肉等傳輸信息能力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主要基于人對信息的綜合需求。目前,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網絡有效融合,即通過對信息的采集、處理、存儲、輸送以及利用等五個環節形成人、社會所需的各類信息,而后利用這些信息創造效益。
傳統計算機和通信是相互獨立的系統,二者相互融合之后形成計算機網絡,上述傳統獨立系統與二者融合之后形成的系統會有一段并行發展時期,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對智能化技術的高度需求,計算機、通信系統各項功能已經逐漸在計算機網絡中發揮得越來越明顯。一方面,目前社會上鮮有未聯網的計算機,另一方面,通信技術與計算機系統也在沿著下列途徑進行更深度的融合:①傳統通信系統主要是通過信息傳輸來為用戶提供服務,現在這一傳統功能中有了計算機技術的輔助,則能夠使不具備通信功能的信息服務也朝著計算機網絡這一大方向發展;②傳統計算機系統主要是通過對信息的處理來提供服務,現今則逐漸在此服務中融合了各種先進通信技術;③傳統計算機與通信技術受到較多局限,應用范圍狹窄,例如只是在某個企業的局域網內,僅僅對數據或者文件進行傳輸。而現今的計算機通信技術則突破了地域限制,應用于世界范圍內。且其功能不再是狹隘的數據、文件傳輸,還增加了聲音、視頻等。
2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網絡融合所產生的風險
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網絡二者都具備交互性、開放性,這些特性使得人們獲取信息更加方便,但是在信息傳輸中也產生一定風險。二者未融合、獨立運行時各種病毒、木馬便層出不窮,現融合之后其風險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
2.1 硬件
硬件方面的風險主要是源于設計,具體表現在物理安全上。硬件問題是固定不變的,除了管理人員對人工處理方式進行強化外,應用軟件進行防范效果較差。而通過購買硬件與自己制作硬件則能夠盡量避免因硬件設計所帶來的風險隱患。
2.2 軟件
軟件存在的安全源于軟件設計。在設計軟件程序過程中若存在疏忽,則會遺留安全漏洞;若軟件設計得過長,或者功能冗余,則其安全強度較低,也會帶來風險;在設計過程中不遵循安全等級致使級別過低,也會帶來風險。
軟件主要包括操作平臺、應用平臺以及應用業務三部分。其中,操作平臺是最基礎的軟件,因此其出現任何風險都會影響到軟件的正常使用或者將風險傳遞至應用平臺以及業務軟件。因此對于操作平臺軟件而言,禁止直接應用使用普遍或者具備商業性質的操作系統,而應該安裝服務組件齊全的操作系統。應用平臺則在中間,其運行基于操作平臺之上且對應用業務進行管理。因此該軟件若存在安全隱患,則會對上下層都產生影響。對于該軟件的安全性能應該予以高度關注,采取效果較好的措施予以防護。應用業務軟件位于最頂層,直接與用戶或者實體聯系。該軟件若存在安全隱患,則直接為信息系統帶來風險,因此該系統安全性能的完整程度、等級都必須要高于系統內部安全性需求。
3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網絡融合后的實際應用
當下二者的融合速度在不斷加快,且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各領域中。對于資金雄厚、規模龐大的電力企業而言,他們可以在此基礎上讓電信業務范圍逐漸擴大,在基礎業務上增加互聯網的介入程度;引入有線電視網絡,對電力產業予以革新;提供移動廣播服務,手機、數字電視則成為主要發展趨勢。這樣一來,三網融合時代將是大勢所趨。三網融合,即對計算機網絡、通信網絡、廣播電視以及電信等進行整合,使其互相滲透、兼容,逐漸形成在世界范圍內的信息通信網絡。
除此之外,還可將3G、4G技術應用于配電網中,其涵蓋面積十分廣,可以充分滿足在配電網中對于自動化信息的需求。而在應急通信領域,也能夠應用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網絡融合后的計算機通信技術,構建應急系統,一旦發生緊急事故,也能夠進行實時通信,例如應急通信指揮車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代表。還有智能電網、無線視頻技術等,都體現了二者融合后的具體應用。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必定會為信息技術領域帶來一場革命,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網絡的有效融合也不例外。二者的有效融合和發展加速了信息的采集、處理、存儲、應用、交流等環節的更好發展,從而使其邁入更加綜合化的領域。二者融合之后的新型系統必定會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也必將會給社會乃至全世界帶來新的發展及巨大效益。
[參考文獻]
[1]林思遠,盛盛.通信網絡和計算機網絡融合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1(18).
[2]龐龍.通信網絡和計算機網絡融合研究[J].硅谷,2012(5).
[3]齊冬冬.分析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融合發展[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3(7).
[4]劉曉.通信技術和計算機融合發展的狀況分析[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