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紅茗
摘要:在我國社會主義不斷發(fā)現(xiàn)與前進的今天,各個領域都在以自身的行業(yè)優(yōu)勢發(fā)揮著自己的特質,我國的工程建設事業(yè)也不例外,同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發(fā)展起來,而地下工程在整個施工建設項目中,所占的比重同樣不可忽視,是整體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其自身的特點,成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建筑工程;地下室;結構設計;施工技術
我國的建筑領域正以自身行業(yè)內(nèi)優(yōu)勢不斷提升著建筑施工技術與水平,近年來,隨著建筑水平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地下空間的大規(guī)模利用,地下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備受重視,同時,社會大眾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與其他一些要求也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提出新的要求,而地下室在整個建筑過程中處于關鍵性的組成部分,因其地下環(huán)境具有相對不穩(wěn)定性,若在建筑和設計過程中,忽略一些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那么,就會給建筑施工安全帶來不可預見的危險與隱患。所以,地下室作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設計人員需要通過科學的研究與分析,才可以確保地下室的安全性、可靠性與經(jīng)濟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在使建筑使用空間增加、維護建筑物安全的同時,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1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的結構設計
1.1地下室的基礎設計
在地下室進行施工初期,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做好工程地質勘查的工作。基礎設計可以采用預應力管樁基礎,提高巖層的承載力度,目的在于滿足沉降的需求。持力層應采用強風化巖和中風化巖層。
1.2對地下室的頂板設計構思
如若在地下室頂板進行園林景觀的設置,那么覆土的厚度,就一定要充分考慮設備管線高度與保護土層的基礎上,經(jīng)過嚴謹測算后,方可在頂板上園林景觀實施覆土厚度與部分室內(nèi)進行覆土。在開始正式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要挑選特殊的樓體,對施工室內(nèi)的個別地下室頂板承載能力進行驗算,做到心理有數(shù),在考慮覆土重量的同時,更應結合道路和部分附屬設施產(chǎn)生的荷載,做到統(tǒng)籌兼顧,不漏掉每一個細節(jié)。
1.3地下室底板設計
在對地下室底板的設計過程中,其施工重點要以防滲和抗浮計算為主要考慮對象。由于地下室底板所處土層質土較為特殊,雖然承載的能力較低,但不能低于持力層。綜上所述,在針對整個建筑地下室的底板設計方案里,就要依據(jù)倒樓蓋的方式進行合理地設計,方法可選用無梁樓蓋的方法對其進行精準的計算,地下室的底板厚度不能小于600毫米。與此同時,在底板的設計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部分,那就是鋼筋配置是否合理。如果想要滿足底板上保持統(tǒng)一方向的鋼筋,那么,必須確保其高度處于同一水平線之上,這里切記,如若是不同方向的鋼筋,則不需要放在同一個基礎平面之上,如果沒有按照此項進行施工,那么就容易造成鋼筋保護層過大,從而導致底板窩頂情況出現(xiàn),后果不堪設想。
2地下室具體施工技術分析
2.1對施工方案的布置方式
在建筑進行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地根據(jù)工程施工資料各異的特性進行合理施工,如:對于有些地下水含量較多的施工現(xiàn)場,在進行基坑支護施工時無法達到安全指標的要求。經(jīng)過專業(yè)領域技術人員測量與分析后,才能著手實施具體施工方案的制定。鑒于地下室車庫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施工中要選擇分段開挖的形式對其進行處理,目的在于避免基坑支護不能承擔過重的壓力,出現(xiàn)安全性隱患,例如斷裂、塌陷等事故的發(fā)生。待工程完畢后,將澆帶劃分為A、B兩段,其施工程序如下:深層攪拌樁施工→基礎鉆孔樁施工→基坑A段開挖→隨開挖進行噴錨支護施工→樁質量檢測→底板墊層→樁承臺→底板及承臺鋼筋綁扎→底板砼澆筑→壁筋綁扎→支模→壁砼澆筑→B段按以上順序重復→頂板支模→頂板鋼筋綁扎→頂板砼澆筑。
2.2施工后的清底處理
清底處理即:采用抽砂筒或循環(huán)泥漿對其進行清槽的做法,對槽底進行全方位的清渣,這樣做的目的在于有效提高成墻的安全與質量的保證。在清孔的過程中,陸續(xù)的向槽內(nèi)泵送優(yōu)質的泥漿,為此確保液面的穩(wěn)定且防止塌孔,具體操作方面如下:(1)槽內(nèi)泥漿必須高于地下水位1.1米以上,且不低于導墻頂面0.4米。(2)在清槽的同時要不斷進行泥漿的置換。清槽后,槽底以上0.3~1.1米處的泥漿比重應大于1X4,含砂率應略小于7.5%。(3)在清槽后、灌注混凝土前,用測繩測量法檢查槽底沉碴的具體厚度,一個槽段最少要有三個測點,沉碴厚度要小于或等于51毫米。
3建筑施工中存在問題的分析與研究
3.1針對建筑地下室施工方法的研究
地下室建筑的施工包括下列應注意的事項:(1)在建筑工程土方開挖項目中,要挑選容量為0.64m3履帶式的反鏟挖掘機設備,對建筑基坑進行開挖;(2)適合的基坑邊坡選址是關鍵。根據(jù)建筑基槽所處的土質,開挖的深度,以及現(xiàn)場地質等客觀條件,對其進行詳細、細致的考量工作,要以全方位的保障基坑邊坡的坡度不發(fā)生改變?yōu)槭滓疤幔唬?)在進行挖掘的過程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案,竭力保障基坑坑底無水與井點降水。(4)在建筑工程檢驗基槽與打樁頭事項中,施工方法如下:第一步,使樁頭進入承臺1.3—1.5米的距離;第二步,將樁頭混凝土上的浮漿去除,使用專業(yè)鏟鏟除已松動的石子;第三步,在建筑工程地基坑中,將混凝土澆筑地板的同時要注意對樁頂?shù)那逑础?/p>
3.2地下室施工技術中底板設計
在地下室施工方面,對于底板的施工設計存在下列幾方面的內(nèi)容。一、鑒于地下室的整體基層設計處理手段的要求,要將地下室的底板置于比較密實的土層之上。二、對于地下室底板迎水面上的鋼筋厚度也是有嚴格要求的,一般要求在53厘米左右的厚度之上,以此來擔任起支撐底板的鋼筋。還要使用鐵馬凳作為架設地下室底板的鋼筋,但在混凝土澆筑的前期,一定要注意及時撤走鐵馬凳。最后,要注意把握好澆筑時間,將混凝土攪拌完畢后,要在其初凝之前澆筑完畢,若有離析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切忌將適量的水泥漿加進去同時進行攪拌,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10小時左右,就要開始澆水。對其進行養(yǎng)護處理,按照季節(jié)的不同與溫度的差異,為其制定合理的養(yǎng)護時間。
4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各項水平有所提高的今天,城市建設也在向規(guī)模化穩(wěn)步前進,國人對于地下室的空間利用率也在逐年上升,種種時代要求使得建筑地下室施工技術的水平不得不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即要對地下室的地基和基礎進行科學勘察,又要不斷提高行業(yè)內(nèi)施工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施工標準的要求、降低工程的時間消耗,達到操作安全、質量保證的目的,為施工單位創(chuàng)造更多的經(jīng)濟利益。
參考文獻
[1] 魏福銀.城市建筑工程規(guī)劃竣工測量探討[J].城市勘測,2010,04.
[2] 劉杰.探討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技術[J].建筑知識,2010,S2.
[3] 李春林.淺談建筑工程施工中注漿技術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yè), 2013,21.
[4] 梁強.對建筑工程中逆作法施工技術的探討[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