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芊蕙
摘要:校園是我們傳播知識的平臺,改善校園環境對于促進學校教育的全面發展有積極地意義。文章通過總結生態校園建設的原則,給出了一些生態校園的一些規劃思路和建議,對于下一步推進校園建設,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生態校園;規劃設計;設計原則
校園是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平臺,是我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沃土,是我們增長見識,學習與人交往的溫床。校園意味著寧靜,校園是社會的一方凈土,校園是促進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的后盾和保障。一個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決定了一個國家發展的高度和速度。而校園建設對于推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好的校園環境往往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我們走在許多老牌高等學府,那種濃厚的學習氛圍油然而生,你會不由自主的投入到學習中來。可見,良好的校園環境對于教育事業的重要意義。
特別是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以來,我國加大了對于校園建設的投入力度。但是,和國外的知名院校相比,我國的校園建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現在一直提倡建設生態農業,搞好生態環境,這對于我們提高校園建設水平是一個啟發,我們應當把生態建設應用到校園規劃、建設。下面我們就通過生態校園的建設原則入手,談一些校園生態規劃建設的建議。
1生態校園規劃建設的原則
任何事情的發展都要遵循一定的規則,作為校園建設的好的發展方向,生態校園建設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有些是基本的原則,比如教學實驗樓建筑群成條帶狀布置,為東西走向;宿舍樓為組團式布局。還有些是依據學校自身發展的特點要重點考慮的原則。
首先,以人為本的思想。學生是校園的主體,因此校園生態規劃首先要考慮的還是要從人出發,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要了解學生的所需,學生的審美觀,方便師生日常的學習生活,有益學生、老師身心健康等等,這都是以人為本的良好體現。只有舒適的環境才能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二,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既然是生態校園就要考慮可持續發展。校園建設是百年大計,是一個長遠的發展規劃。國際上的知名學校,哈佛、耶魯、劍橋、加州理工等等高等學府都擁有上百年的發展時間,我國北大也有上百年的校史,積淀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也樹立了一個高等學府的學習氛圍,厚德博學,為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的新中國而努力地奮斗,因此我們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第三,建設綠色校園原則。綠色代表著生機,代表著活力。不只是在校園里,越來越多的場合,比如小區、公園、度假村都很重視綠化建設。學校也是如此,綠色的校園是生機勃勃的校園,代表的是一種朝氣蓬勃的學習態度,綠色的環境有助于我們環節疲憊的心情,凈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浮躁的心境得以平靜下來。因此,校園綠化建設是生態校園建設的重要環節。
第四,務實的原則。學校作為一個學習,科研機構。其建設的初衷是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促進科技進步,服務于科教興國戰略。因此生態校園建設一定要務實。在推進科技進步的重要環節下功夫,提高學校的軟硬件配置,加強師資力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進教育的發展,實現學校建設的最終目標。
第五,發揮學校特色原則。學校是多樣化的,正是有這些形形色色的特色學校才構成了我國教育事業的完整性。每個學校因其所處的發展階段、環境等多種因素造成了其發展上的向異性。生態校園建設就是要遵循學校發展的規律,提倡多樣化發展,在建設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辦一所有自己特色的院校,好鋼用到刀刃上,集中學校的主要資源發展優勢項目,形成自己的特色。
2生態校園規劃建設的建議
只有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才能更快更好的促進發展。只要我們遵循生態校園建設的幾點原則,我們就能在校園建設中實現大的飛躍,那么我們重點從哪些環節入手做好校園建設呢?
2.1做好規劃,層次分明。在建設生態校園之前,應當從分結合辦學地點的客觀條件,因地制宜,對于學校各個場館、科研區、學區、生活區、娛樂區等合理規劃,層次分明。學校的這些建設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現在提倡素質教育,學生不僅在智力一方面得到開發,還應該關注學生德育、體育、美學和動手能力等各個環節的發展。學習區和科研區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娛樂區和住宿區緊密相連,再輔以綠化帶等等,讓學校的各個環節有效安排,合理劃分,讓師生在平時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感到舒適。
2.2重視學校綠化建設。綠化建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這方面,我們可以結合學校的園林園藝學科的開展,結合學校的特色規劃學校景觀,提高學校的植被覆蓋率。建設一個生機勃勃的校園。綠化帶和校園建筑穿插安排,這不僅提高了學校的美觀程度,還能緩解學生的學習疲勞。優雅的環境總能提高我們學習、工作的積極性。
2.3合理選址,建設特色校園。我們應當充分考慮學校的特點,形成良好的發展思路。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選擇真正適合學校發展的場所。包括交通、周圍的人文環境、地形等等。然后合理規劃,依托有利地形,建設富有自身特色的、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生態校園。
2.4遵循當地基本情況,走可持續發展。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是一個平衡的生態系統。所以在進行校園建設時要充分考慮當地的基本情況,不能隨意破壞這種平衡狀態,學校在構建的時候,要結合當地的一些有關部門,商議出最佳解決效果。不能盲目開發建筑。破壞生態平衡。有的地方甚至有物質文化遺產,我們要注意對他們的保護,作為豐富學校特色的手段。
2.5層次分明,主輔相結合。這就要我們首先要了解學校的建校思路,學校建設有主有輔,有機的結合,輔助設施能促進學校主體環節的發展。學校層次分明,各建筑物排列合理,最大化的方便師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和工作。
3結語
規劃與建筑設計總是相互制約又相互支持的,在校園建筑設計的同時,如何做好整體的規劃顯得尤為重要,要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怎樣創造一個優雅的校園環境是我們不懈的追求,這對于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好的學習環境能讓我們心曠神怡,好的學習環境能提高我們的學習積極性,好的學習環境能讓我們靜下心來思考等等。生態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學校作為造就科技人才的搖籃,也必須貫徹生態校園的理念。這不僅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更是學校發展的最大推力。所以,建設一個個生態校園勢在必行,這需要我們教育界的同仁以及全社會的幫助、支持。為了學生美好的明天,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生態校園。
參考文獻
[1] 唐文躍,李曄.園林生態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2] 劉濱誼.現代景觀規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
[3] 石柏林,鐘泰林,葉喜陽.生態化大學校園的規劃與探索[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0,26(01).
[4] 桂克印.淺談吉首大學張家界校區生態校園規劃設計[J].現代園藝,2010,19(01).
[5] 申曙光.挖掘歷史文化,豐富文化內涵,提高廣場品位[J].中國園林,2002.
[6] 吳長福,謝振宇.形態處理的環境與功能意蘊[J].建筑學報,1999 (12).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