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我國老齡化的現象也慢慢顯現出來。本文以自理能力和半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為主要的研究對象,關注老年人所需要的居室空間模式,探討居室空間的設計原則,并以老年人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引入具有安全設計、舒適設計。
關鍵詞:老年人類型;設計原則;居室空間
中圖分類號:TU24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 252 -01
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是時代的需要,但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帶來了嚴重的人口老齡化的現象,并且我國成為世界上老年化社會最為嚴重的國家,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傳統意義上的老齡化時代,老齡化結構不斷增加,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1.34億,占據總人口的10.2%,并且正在以每年3%的速度急劇增長。老年人口的比例正在發生重要的轉變,需要對老年人的居住空間進行細致的研究,達到老年人的心理和身體需求。
一、老年人的分類
(一)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的老人,是指生活行為完全自理,不依賴他人幫助的老年人。這類老年人在視覺、聽覺、觸覺上都處于較為穩定的狀態,能夠在理解能力和溝通能力上面更好的與周圍的人群進行有效的聯系和交流,由于運動系統處于良好的狀態,所以基本的活動都能夠保持,不因為周圍空間的阻礙而產生心理認知困難,這種老年人能夠正常的融入社會環境中。
(二)需要介助。
所謂介助老人,即生活行為依賴扶手、拐杖、輪椅和升降設施等幫助的老年人。這類老年人需要借助一定的外界幫助,才能夠聽得到、看得見,甚至是摸得著。這種老年人的認知狀態處于削弱的狀態下,不能夠正常的理解與掌握信息溝通的內容,所以能夠產生某些交流和溝通方式的障礙。在肌肉活動方面需要借助有效的輔助器具進行有效的運動,肌肉活動的方式發生改變。
此外,介護老年人是生活全部需要他人協助的老年人,行為完全失去自理能力。此類老年人需要更為深入的研究。
二、設計原則
(一)以老年人為中心。
在居室空間的設計中,考慮老年人需要的空間環境是設計的出發點,也是以人為本設計的重要內容。老年人由于身體和認知、感覺方面的劣勢,需要設計師在空間設計和構造的過程中,必須要把老年人的需求融入到空間構成和設計要素中,在色彩、空間類型、材料、肌理、燈光、造型等方面給予老年人更多的照顧和關懷。
老年人生活的空間中色彩的選擇宜深色或明度較高的色彩,色相和飽和度高,便于視力有障礙的老年人觀察周圍狀況。對于聽力有障礙的老年人,在房間的入口處設置提示廣播,可以更好的幫助老人找到房間。房間外墻需要設置安全抓手,高度700-900mm,直徑40,為樹脂或木材扶手。
老人使用的門需要設置為推拉門,凈寬大于等于800mm。并在門下部設置護門板(高350mm)。如果設置兩道門,依據輪椅老人的尺寸,兩道門間距大于等于1500mm。門的內外側必須安裝拉手,距地900mm高度。
室內衛生間需要設置安全抓桿、取紙器、斜面梳妝鏡、報警器、鞋拔式開關、坐便器、無障礙淋浴間、毛巾架等。安全抓桿距地700mm,取紙器高度450mm,并且設置同等高度的報警器。面盆的高度800mm,并在底部留出長寬高大于750X650X450的空間,供輪椅進出。毛巾架的高度1200mm。
老國家自定了許多有關老年人的法律法規,來適應老齡化形式的發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環境,1999年國家適時的制定出《老年人建筑設計規范》,并從該年的10月起實施。[1]以及建筑和室內設計的基本規范和調理,這種體現國家范圍內的保護老年人的態度,給未來建筑和室內環境設計發展做好了更好的指引。尊重老年人、幫助老年人、給老年人更好的安慰和精神依賴,不但體現了社會發展的文明程度,也體現了綠色和生態的社會發展觀。1992年東南大學提出了《城市老年居住環境研究》課題獲得國家自然基金資助,該課題奠定了我國老年居住環境建設的框架與理論基礎。
(二)尊重。
設計師和建筑師在空間構造的過程中,要關注不同的老年人的生活習慣、民族特點、身體狀況、風俗習慣進行設計,尊重不同的老年人的各自特性。自理老年人和半自理老年人由于自己各自所具有的特點,在居室空間的設計中體現出關懷的目的。在空間的色彩、材料、造型、燈光方面進行設計,都能夠體現空間例如,衛生間地面防滑材料的使用、淋浴區坐凳的設計,報警器的設置,手抓扶手的設計都是在空間設計中,對老年人的尊重和關注。
當代設計更加注重居住空間的長久使用功能,被稱作是“長壽住宅”。[2]這種住宅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滿足不同年齡階段適用人群的習慣,尊重不同年齡階段使用者的需求,旨在提供一種通用化的住宅形式,把年齡融入到空間設計的各個層次中,是二十一世紀建筑住宅設計的一次嘗試。
(三)安全。
安全性是老年人居住環境設計的前提,老年人的身體特點需要建筑和環境提供足夠的性和保護措施,[3]給于老年人的各種活動提供安全性的設計。室內無障礙樓梯的處理不宜采用無踢面和直角形突緣的踏步,并在兩側設置安全扶手。欄桿扶手的高度900mm,并設置擋臺。對下肢無感應的老年人,應該盡量減少加熱馬桶的使用,防止因為感覺缺失造成危險。廚房要有足夠的凈空留給輪椅進出,凈寬度要保證輪椅回旋的空間,考慮操作臺所占的空間,廚房的開間應在2.10m以上,使用面積不宜小于6.00㎡,其最小短邊凈尺寸不應小于2.10m。廚房操作臺的臺面高度不宜低于0.75-0.80m,臺面寬度不應小于0.50m,臺下凈空前后進深不應小于0.25m。[4]
(四)舒適。
在老年人居室空間設計中應該注重采光、通風、空氣、溫度和濕度的影響,在空間設計中減少老年人對空間的不適感。不同的老年人對環境的需要不同,在設計的過程中注重的內容也有差別。在視覺和聽覺影響的空間設計中,要注意環境對于老年人的心理作用,在視力下降和聽力有障礙的居室空間中,注意調節光照和室內溫度,這對空間的影響是巨大的。
總結
我國正在進入老齡化社會,對老年人的關注體現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老年人的居室空間的改善需要全社會的幫助和參與,讓老年人的生活成為幸福難忘的記憶。
參考文獻:
[1]彭濤.城市空巢家庭居住需求及社區老年居住適應性研究[M].西南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9.
[2]趙明鵬,湯冰.老齡居住環境研究與探討[J].洛陽工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6.
[3]李茹.淺論老年人居住空間的設計[J].設計與包裝,2016.
[4]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無障礙設計圖集[D].中國計劃出版社.2013.10
作者簡介:殷彬彬(1986.03-),男,漢,山東泰安人,碩士研究生,四川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研究方向:室內與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