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鶯+徐壽愛
作者簡介:王鶯(1978—),女,浙江遂昌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圖分類號:S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5014702
1引言
遂昌縣地處錢塘江、甌江兩江源頭,烏溪江流域涉及湖山、金竹、焦灘、蔡源等12個鄉鎮126個行政村,原有公益林面積41萬畝。2009年擴面后面積68萬畝,總計公益林面積109萬畝,占全縣公益林總面積的559%,占流域林地總面積的581%,是全省林業用地和生態公益林面積最大的縣。2005年以來,為進一步加強生態公益林的建設和保護,該縣相繼出臺了《重點生態公益林建設及補助基金使用管理實施細則》、《遂昌縣村級專職巡山護林員管理辦法》、《遂昌縣護林員考核辦法(試行)》等規范性文件,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專職護林員隊伍和專職護林員巡山制度,建立了生態公益林動態監測站,實施生態公益林動態監測。做好生態公益林規劃與森林資源調查的銜接工作,保證生態公益林的建設質量,生態公益林安全保護體系初步建成,功能發揮良好。2013年,該縣發生森林火災2起、火情11起,受害面積206hm2,受害率0036‰,與往年相比,分別下降了85%、90%和92%。盜伐、濫伐林木案件較以往明顯下降。
2主要做法
2.1組建專職巡山護林員隊伍
2.1.1明確巡山護林員的產生辦法
專職巡山護林員由各行政村的村民擔任,采取村民自愿報名、戶主推薦方式,由村委會及村民自治委員會公開競聘產生,并經鄉鎮政府審核批準,報縣林業局備案。
2.1.2明確巡山護林員的任職條件
擔任專職巡山護林員的村民必須熱愛林業,具有一定的林業專業知識,熟悉管護責任區范圍及周邊山區地形、林情,年齡在55周歲以下,高小以上文化程度,身體健康,具有較強的事業心、正義感和責任感。
2.1.3明確專職巡山護林員的配備標準
有生態公益林的村一般按公益林面積3000畝以下配備1名,3000~6000畝配備2名,6000~10000畝配備3名,10000畝以上配備4名。無生態公益林的村每村配備1名。同時,各村可根據實際,配備一定數量的兼職護林員。
2.1.4明確巡山護林員職責
首先對進山人員實行登記管理。在林區進出口設立固定防火值班點,對進山人員進行管理。發現未經批準的野外用火等行為立即制止,并做好每天巡山護林的臺帳登記工作。三級以上火險期時,嚴格控制非生產性人員帶火種進山,收繳進山人員的火柴、打火機、香煙等引火工具,杜絕明火上山。據統計,2014年以來該縣護林員規勸和制止野外用火4000余次,有效地強化了森林防火源頭管理。
其次實行護林監管。在上山巡查過程中,清查火險隱患,監督轄區內林木憑證采伐,阻止亂砍濫伐、亂采濫挖、亂捕濫獵、毀林開墾等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一旦發現破壞山林或森林火情等情況,立即報告村兩委、鄉鎮政府及林業執法部門,并主動協助處理。同時,積極協助做好營林生產等林業工作。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特別是在森林火險較高時期上門宣傳,重點對“四不”(文化不識、耳朵不靈、報紙不看、廣播不聽)人員進行面對面的宣講教育。林業部門還為每個專職巡山護林員配備了便攜式電喇叭,要求護林員用當地方言在每天早、中、晚不同時段在全村開展森林防火宣傳,使森林防火工作家喻戶曉,進而提高群眾護林防火和森林資源保護意識,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
2.2加強管理,建立巡山護林員四項制度
2.2.1統一培訓上崗制
對配備的專職巡山護林員以鄉鎮為單位統一組織培訓,其內容主要有專職巡山護林員的職責和任務、森林火災的預防撲救知識、林業法律法規及政策等。培訓后統一發放專職護林員上崗證、紅袖套、電喇叭及臺帳登記簿,持證上崗巡山。據統計,全縣分鄉鎮、林場共舉辦護林員上崗培訓班57期,1259名專職巡山護林員都通過了培訓,領到了上崗證。
2.2.2“雙重管理、雙層監督”管理制
即巡山護林員實行由所在村領導及鄉鎮監管員雙重管理,同時接受縣森林防火指揮部和林業局的雙層監督。
2.2.3巡山工作考核制
根據巡山員的工作職責,制定詳細的管理和考核辦法,層層簽訂工作責任狀,并實行報酬與考核掛鉤制度。把考核結果分為合格、不合格兩個等級。考核合格的,管護補助費全額發放。護林員巡山一次不到位,扣罰工資50元;所轄山林每發生一次火警,扣罰300元;每發生一次火災,面積1~50hm2扣罰500元,面積在50~1000hm2扣罰1000元;每發生一次重大火災(面積100hm2以上)扣罰全年工資并除名;每發生一次破壞山林行為扣罰200元。玩忽職守不稱職者予以調換。對年度做出突出貢獻的給予表彰和獎勵。
2.2.4暗訪督查制
林業部門定期不定期派出督查組對巡山護林員的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尤其是在森林火災高發期,專門組織森林防火督查組下村進行督查,并組織清火隊伍協助村護林員對野外用火進行清查,確保專職巡山護林員制度落到實處。
2.3建立定位監測站,開展生態公益林動態監測
2.3.1領導重視
領導高度重視公益林定位監測站工作,將其作為公益林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成立了由分管局長任組長的公益林定位監測領導小組,負責公益林定位站的運作,重大問題的決策及與有關部門的協調。為確保定位站建設有序進行,還專門成立了由技術骨干組成的定位站實施小組,主要行使定位站日常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管理等職能。
2.3.2選點科學
監測站設于桂洋林場是考慮到該林場地處著名的國家AAAA神龍谷景區,這里地理條件優越,植被類型豐富,能較好地體現遂昌縣的植被特征。同時,該場還具有較強的技術力量,可以為定位監測提供較好的技術支持。
2.3.3職責明確
公益林定位監測工作量大、涉及面廣、技術性強、科技含量高,是重點公益林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保質保量做好這項工作,在成立定位站領導小組、實施小組的同時,還對實施小組成員的職責進行了明確,實行組長負責制,組內成員分工具體明確,從而保證了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2.3.4制度完善
為保證公益林生態定位站按省里要求開展監測,我局制定了《遂昌縣公益林定位站管理辦法》,對定位站的運行體系、運行機制及站點的管理進行了規范,并按照《浙江省重點公益林管理辦法》和全省公益林效益監測的要求,制定了《遂昌縣數據管理辦法》。
2.4加強與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的技術銜接
遂昌縣是全省首個按照國家2003年新頒技術規定進行森林資源調查的縣,二類調查從2003年6月開始,到2004年9月結束。在森林資源二類調查過程中,為維護重點公益林區劃界定工作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便于重點公益林小班的長期經營管理,我們認真處理好重點公益林小班與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小班的技術銜接問題。其主要做法是:在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外業工作開展前,事先將2001年區劃界定并經2004年補充完善的重點生態公益林小班界線,轉繪到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外業底圖上,外業調查時,明確規定生態公益林范圍不得改變,小班界線原則上保持不變,但原區劃確實存在明顯不合理的允許作適當調整。生態公益林小班的有關林分因子,按二類資源調查的有關規定和要求進行重新調查。若同一塊公益林小班中,地類、林分狀況等明顯不同的,允許劃分幾個細班進行調查記載。事權等級、保護等級按原生態公益林小班進行記載,二級林種原則上也按原定記載,但確實不合理的,允許作適當調整。小班面積以森林資源調查后計算機求算所得面積為準。二類調查小班號以行政村、林場的林區或林班為單位進行統一編號,但在小班卡附記欄中注明原生態公益林時的小班號。
3工作思路
(1)進一步加強對專職巡山護林員隊伍的管理。 專職巡山護林員是重點公益林管護的基礎,要通過完善制度、明確職責、強化監督、加強考核等措施,進一步加強對專職巡山護林員的監督和管理,充分發揮專職巡山護林員的作用。
(2)建立重點公益林地理信息系統。根據區劃界定的重點公益林數據資料及我縣2003年森林資源信息系統,計劃年內建成重點公益林地理信息系統,以實現重點公益林的數字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3)繼續做好定位監測站的建設和監測工作。公益林定位監測是我縣今后公益林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將按照《浙江省公益林生態定位監測站建設方案》的要求,保質保量地完成定位站建設,同時按照監測的內容,實時完成有關監測工作。
參考文獻:
[1] 徐志恒.遂昌縣生態公益林建設存在的問題及管理對策[J].綠色科技,2010(1).
[2] 巢湖市林業局.試論巢湖市生態公益林建設與管理對策[R].巢湖:巢湖市林業局,2011.
[3] 孫高琴.遂昌縣生態環境安全現狀與對策探討[J].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