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武+王錦
作者簡介:楊國武(1969—),男,云南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防火、營林工作。中圖分類號:S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5022702
1防火區基本情況
小龍潭鎮位于開遠市西北,地處東經103°33′~103°34′,北緯23°29′~23°38′,東部接開遠市樂百道辦事處,東北部與彌勒縣巡檢司鎮、朋普鎮接壤,西北部同建水縣岔科鎮相鄰,南與開遠市靈泉辦事處相依。四周高山中間盆地,南盤江從盆地穿境而過,境內流經長度10.4km,為珠江水系上游一支流 。全鎮面積17944km2,其中山區面積155.04km2,占86.46%,壩區面積24.4km2,占13.54%。平均海拔1323m,年均降雨量800mm,年均氣溫12.8℃,屬干熱河谷氣候。林業用地面積130947畝,公益林面積60455畝,森林覆蓋率304%。
小龍潭鎮黨委、鎮政府把森林防火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對森林防火工作進行了認真的部署防控,成立了鎮森林防火指揮領導小組,修訂了森林防火預案。防火工作經費足額撥付到位,鎮、村、組層層、護林員簽訂森林防火目標責任狀,把森林防火工作作為目標考核內容之一,強化防火宣傳,火源管理,防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隨著近些年來森林面積的增加,特別是新造林地面積的增多,加上受小龍潭干熱氣候條件影響,森林防火工作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現就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簡要闡述并提出相關建議。
2防火區主要存在的問題
2.1認識不到位
鎮、村、組雖然層層簽訂了防火目標責任狀,各村委會也建立了森林防火組織,但部分村組干部缺乏生態意識,同時部分農戶認為森林防火只是政府的事,不關自己的事,雖然各家各戶都按時領取公益林林權所有者補償費(省級公益林5元/畝,國家級公益林每畝9.9元)。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獎罰機制,群眾缺乏參加撲救山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村小組的集體公益林起火也是等待林業部門撲救,只領錢不盡管護義務的現象十分突出。
2.2防火組織機構薄弱
小龍潭設立了鎮森林防火指揮所,由鎮主要領導任指揮長,林業站負責具體工作,鎮政府對林業站工作人員進行嚴格考核,并與各工作人員績效工資掛鉤。村級也相應建立了森林防火組織,但由于村、組干部工作繁多且工資待遇低,考核成效不明顯,導致在最基層也是防火工作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鄉、村、組三級組織機構薄弱。
2.3防撲火專業力量不足
小龍潭鎮林業站目前在崗人員5人,全鎮護林員36人,另外還組建了一支10人的專業撲火隊伍,以上人員是全鎮森林防火工作的主力軍。由于森林防火是一項突發性強、蔓延快、處置難的工作,所以僅靠上述人員無力應對大火以及同時有多個火點發生的情況,一旦遇上長時間作戰,人員力量明顯不足。
2.4宣傳教育力度不夠,火源管理困難
通過“防火宣傳月”、“文化三下鄉”、“防火宣傳進校園”等活動進行森林防火宣傳,雖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對于部分農戶、特別是外來戶來說,燒山放牧、燒地草、清明節期間上墳燒香燒紙錢、燃放鞭炮等習俗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導致野外火源管理困難。
2.5防火基礎有待加強
森林防火通道建設不到位。有的林區僅有人行小路,每個撲火隊員在行路過程中還要背負撲火器械或水,山高路遠,人員難以在第一時間到達火場。樹種結構單一。近年來的新造林面積中,桉樹、車桑子純林面積比重大,占95%以上,抗火險能力弱。火情發現不及時。在偏遠山區,由于山高路遠,加上部分護林員的巡護面積大,有時難以及時發現火情。與外縣市的交界處發生火情時,特別是雙方對山林權屬存在爭議的地段,缺乏聯防。
3對策與建議
3.1建立健全相關制度
(1)建立健全森林防火資金的投入和使用機制。近年來各級政府不斷加大防火經費的投入,建立健全規范的、有法律保護的資金投入機制和使用機制是確保防火工作有序開展的基礎。
(2)嚴格執行行政領導負責制。鎮村兩級全面實行森林防火行政領導負責制,鎮政府以鎮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副鎮長為主要責任人,林業站站長為直接責任人,各村委會主任對各自轄區內森林防火工作負責。鎮、村兩級必須保證防火期間人員在位、通訊暢通,在接到火情報告或發現火情后要按歸口報告制度上報并及時處置火情,否則嚴格執行森林防火經濟處罰制度,追究主要負責人行政責任,依法治火,對釀成重大損失的,移交司法機關并嚴格追究刑事責任。
(3)嚴格執行領導雙帶班制度。防火期間鎮、村兩級實行一天24h領導帶班制度,使火情處置安全、撲救高效。鎮專業撲火隊要全員待命,服從鎮森林防火指揮所的統一指揮,接到命令后15min內出動,力求在最短時間內到達火場。鎮機關全體干部,鎮直各單位人員接通知后必須全力以赴,對故意拖延和抗拒執行鎮森林防火指揮所指令的單位和個人,取消當年評優評獎資格,森林防火工作與職工的績效工資密切掛鉤。
(4)嚴格野外火源管理,從嚴追究肇事者法律責任。加強對林區各類農業生產、施工作業、入山游玩、上墳祭祖等人員的宣傳教育與管理。在高火險天氣時,護林員、各村值班人員必須在重要進山路段巡山護林,宣傳監督,對“聾啞、癡障、精神病”者及留守老人、兒童等高危人群進行嚴格監控。對違規用火的單位和個人要堅決打擊,對違規用火引發火災的肇事者,要迅速上報市森林公安機關嚴格追究法律責任,對舉報火災肇事者并查實的應給予獎勵。對于領取公益林補償費的農戶,如果不履行有關防火規定或拒不參加火災撲救的,可以通過建立村規民約來取消該農戶當年領取公益林補償款的資格。
3.2加強防撲火基礎性建設
3.2.1完善森林防火預案
制訂森林防火預案必須科學、詳實、全面、具體,根據預案內容進行演練,并在不斷的實踐中加以修訂、完善。
3.2.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防火意識
防火宣傳要常態化,內容要多樣化。通過開展經常性的森林防火宣傳工作,來普及森林防火法律、法規和森林防火宣傳安全知識,提高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識和素質,增強自防自救能力。針對村組兩級可以通過宣傳車做展榜巡回宣傳,展榜內容主要是防撲火常識、與案說法、林業相關政策。
3.2.3專群結合,打好森林防火攻堅戰
為了小龍潭鎮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與森林火災的有效撲救是相輔相成的。相鄰行政區域的人民政府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建立森林防火聯防組織,共同做好聯防區內的森林防火工作。造林大戶或森林防火重點區建立防火互助組,由林業部門對該組織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火災撲救有關費用按《森林防火條例》有關規定執行。全鎮的森林防火工作要堅持以專業防撲為主,專群結合的原則。通過加強對林業站工作人員、專業撲火隊人員的培訓來不斷提高專業人員的業務技能,同時要注重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到森林防火工作中。具體到火災撲救中可以安排專業人員在火場一線,群眾則做好物資運輸或者是守火場清理余火等,從而以改變目前這種勢單力薄的狀況。
3.2.4科學布局防火隔離帶
在重點林區邊緣科學布局防火隔離帶,同時林業部門做好造林技術服務,不斷提高林農自我抵御森林火災風險的能力。無論是在樹種的選擇還是在具體的造林技術措施上都為農戶提供相關技術服務,特別是在具規模的造林中結合森林防火通道的建立營造防火隔離帶。
3.2.5建立瞭望點
針對重點林區選擇一個海拔高、地勢開闊點建立一個瞭望點,實行全候觀察,以便及時發現火情。
3.3加強對重點人員的管理
加強森林防火一線工作人員的管理。通過采取加強業務培訓、建立獎懲制度、做好不定時抽查等措施來加強對護林員及專業撲火隊伍的管理,不斷提高業務技能,充分發揮一線人員優勢。
做好林區邊緣外來遷徙戶的相關信息登記,并將防火知識普及到家喻戶曉。
加強對“聾啞、癡障、精神病”的五類人及留守老人、兒童等高危人群的監控。將該類人群登記在冊,落實相關責任人。
4結語
全鎮上下要與時俱進,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要把森林防火工程建設納入各級領導的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各級防火工程建設領導機構,落實工程建設領導責任制。認真落實政策,增加投入,把森林防火工程建設與各項林業建設工程結合起來,列入林業建設的重點,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充分落實規劃,認真實施,要認真搞好規劃設計工作,通過引進推廣防火工程建設新技術、新成果,增加工程建設的科技含量,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和效益。認真落實各項防火措施,完善防火機構,落實責任,加強森林防火宣傳,強化野外火源管理,抓好專業隊伍建設與護林員管理,火災急患排查,強化明查察訪,認真完成綜合治理重點工程項目,24h應急值守,靠前布控,強化科學處置,全面提高撲救林火的快速反應能力,是抓好全鎮森林防火工作的關鍵所在和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和達.森林防火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綠色科技,2010(2).
[2] 李欣,劉玉玲.森林防火警鐘長鳴[J].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