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澤芳+賈文毓
作者簡介:高澤芳(1992—),女,山西呂梁人,山西師范大學城環學院大學生。
通訊作者:賈文毓(1960—),男,山西洪洞人,教授,主要從事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工作。中圖分類號:K9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5025004
1引言
目前人們對鄉級以上地名研究較多,而對行政村名的研究很少。本文擬以湖南省湘潭市的1843個行政村名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語源類型及空間分布。對湘潭市行政村級地名語源與空間分布進行了探討,以助于人們更好地了解和認識地理環境因素對行政村級地名形成的影響,進而在自然地理環境因素與社會經濟因素的作用下,認識湖南省湘潭市行政村級地名的空間分布特點和規律。這對于湘潭市乃至湖南省的地名文化的保護和開發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本文運用了文獻法、統計法、分類法、分析綜合法、地圖法等進行分析研究。
湘潭市于湖南省的中部偏東丘陵盆地地區,漣水流域流經湘潭市地區的東西,并且在湘潭市內有洞庭湖分支。湘潭市位于東經111°58′~113°05′,北緯27°21′~28°05′。東西橫寬108km,南北縱長81km,總面積5015km2。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夏秋干旱,冬春易受寒潮和大風侵襲。光能資源比較豐富,歷年平均日照時數1640~1700h。熱量資源富足,平均氣溫16.7~17.4℃。降水量較充沛,但季節分布不均,年際變化大,全年降水量為1200~1500mm。湘潭市具有悠久的歷史,人文底蘊深厚,在湖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湘潭市轄2個區2個縣級市和1個縣,共計81個鄉級行政區劃單位,1843個行政村級行政區劃單位。截至2011年湘潭市共有人口290.32萬人,人口密度為549人/km2,為湖南省第2位。
2湘潭市行政村名的語源類型
通過對湘潭市管轄的81個鄉級區劃單位統計后得出行政村級單位1843個。這些行政村級地名根據語源可分為自然地名、人文地名和其他地名三大類。細分有地形、水文、氣象、動植物、建筑、工程、意愿、天文、姓氏、交通、方位、數字、經濟、軍事、民族、人物、史事、傳說18種類型。經統計得知,地名類型中最多的是地形類,其次為意愿、種植物、經濟、水文等。相同的地名類型在不同的地區分布情況不同,相同的地區同樣包含數種地名類型,這反映了不同地區自然人文環境的差異性。地名類型的豐富度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湘潭市自然人文環境的復雜性(圖1)。
圖1湘潭市村級地名類型及其數量
3自然類行政村名及其特征
湘潭市1843個行政村級地名中的自然類地名包括地形、水文、氣象和動植物等。人類的生產生活都是以自然環境為基礎的,所以自然地理環境對人們的影響不言而喻,對地名的影響同樣重要。
3.1地形與行政村名
地貌類型決定地形類地名的種類。在湘潭市村級地名中反映地形的很多,總計有471處。根據地形形態將地形類分為山嶺高地類、平緩類、溝谷低地類、具體類4大類,其中平緩、低地類占了較多,有283處。根據表1可得湘潭市地形類地名中塘最多,其次是山、坪、沖、嶺、峰等,這5類地名占了所有地形類地名的80.47%。
湘潭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東的丘陵盆地地區。該地區地形崎嶇復雜,所以地形類地名不僅數量多而且類型豐富。但主要以海拔較低的地貌類型命名為主,平緩類地形有80處,溝谷類地形 203處,如坪48處,沖43處等。漣水、洞庭湖分支流經湘潭市,該地區水域較發達,所以以“塘”命名類地名有142處,例如雨湖區的公塘村、岳塘區的西塘村等,這些村落都位于水域周圍。在具體類地形中,地名是以具體事物的形態命名的,例如雨湖區的丁字社區、犁頭村;湘潭縣的蛇形村、船型村;湘鄉市的月形村、茶杯村。
地貌類型與地形類地名類型是高度一致的,這充分反映了自然環境與地名之間的關聯性(表1)。
表1地形類的村級地名類型和數量
類別山嶺高地類162平緩類地形平緩類地形80溝谷低地類地形203其他26地形山嶺峰崗岳梁峨岱堪坪垅坳臺坡陂堆嘴墩壙塘沖洞谷澗坑具體類地形數量106231754611148666433211142431061126
3.2水文與行政村名
生命之源,自古以來人們就是逐水而居。湘潭市以水文命名的村名眾多,有236處。其中又可分為一般水文事項類、水文類地貌和具體水域3種。在一般水文事項類中泉最多,其次是湖、江、水、河、潭、洪、溪等;在水文類地貌中有灣、洲、源、灘的。
湘潭市水資源豐富,有貫穿湘潭市東西的漣水,分布于湘潭市和湘潭縣的洞庭湖分支和涓水的小部分。包含水文信息的地名分布與河流的分布有高度的一致性,基本是沿河布局。在河流的沖積下產生了灘、灣、洲等地貌,這些地貌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湘潭縣的河灘村;河流還會促進濱、津和港等水運交通的產生和興盛,岳塘區的江濱社區、湘潭縣的水竹灣村都位于這些水運樞紐的周圍;還有水文類地名的產生是由于村落位于河流的周圍,尚漣村、漣濱村和飛漣村都位于漣水的附近(表2)。
表2水文類的村級地名類型和數量
類別一般水文事項類181水文類地貌41具體水域14水文類型泉湖江水河潭洪溪露洋澤海洄潲濱津灣灘港洲源漣泗湘涓數量403828191212121014111111193113431101
3.3動植物與行政村名
大自然是一個嚴密的生物鏈,自然地理環境對動植物的種類有著選擇和制約的作用,所以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動植物類型和特有物種。
動植物類型的地名在湘潭市行政村名中有很多體現。動物類地名有76處主要以馬、獅子、虎、羊、牛、鵝、雞為主,這反映了在古代野生動物中獅子與老虎對人們的影響重大。家禽以鵝和雞為主,家畜中以馬、牛和羊為主。馬在古代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馬在動物類地名中最多,有11處(圖2)。
圖2動物類行政村名和數量
植物對地理環境有著很強的選擇性,特定的環境有著特定的植物群落。湘潭市位于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帶,對湘潭市村級地名進行植物方面的統計和分析有利于了解湘潭市甚至湖南省的植被狀況和類型分布。在湘潭市村級地名中以植物命名的有242處,其中竹最多,有29處,其次是荷、花、楓、杉、桂樹、桑樹、楊、柳、槐、梅、柚、桃等。竹、柚、芭蕉等都是中國南方的特定物種(圖3)。
圖3植物類行政村名和數量
3.4氣象與行政村名
湘潭市的氣象類地名主要體現在云、霞、風、雪、霄、雨等52處,其中以云為主,其次是霞、風、雪、霄、雨等,這與人們對自然氣象的認識、當地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有關。例如東風村、東風社區、北風鋪居委會等,是當地風向的明顯說明(圖4)。
4人文類行政村名及其特征
人文地理環境是人們生產生活的產物,同時又對人們的生產生活起著作用。湘潭市村級地名中涉及的的人文地理實體有姓氏、經濟、建筑、交通、史事、意愿、工程等方面。人文地理實體地名類型的多樣性充分的說明了湘潭市歷史的悠久和文化底蘊的深厚。
圖4主要的氣象類行政村名和數量
2014年5月綠色科技第5期4.1意愿與行政村名
人們的美好的愿望往往在地名中有所體現。在湘潭市的1843個行政村級地名中有390處包括意愿,這些意愿又可分為:傳統道德82處、生產發展183處和美好的希望175處三類。傳統道德主要是民主、民生、仁、義、愛、忠、和、興、團結等,這些品德都是儒家文化精髓同時也是中國從古至今所提倡的,這體現了傳統道德對人們思想的制約,例如友愛村、仁和村、仁厚村;生產發展類主要是經濟昌盛、綜合發展、和教育振興等方面,這主要取決于當地的發展歷史和經濟發展狀況同時也是人們對經濟發展的期盼,例如昌坪村、大勝村等;美好希望主要包括平安、歡樂、祝愿等,這些都是人們對未來的憧憬和對生活的美好寄托,例如雙樂村、大福村、和平村、九華村等。
endprint
4.2經濟與行政村名
地名形成初期,人們的經濟活動主要集中在農業、商貿活動等,經濟類地名在湘潭市村級行政地名中有305處,據此可將經濟類地名分為農業、商貿兩類。農業中包括:場10、林16、田31、園15;商貿活動包括:廠3、坊1、窖5、鋪18、市6;以及生產工具“磨”命名的1處。以具體的資源命名的在經濟類地名中也占著很大的比重,有175處。
農業是社會發展初期最主要的經濟產業,農業的興衰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區域的經濟繁榮程度,所以農業對人們的影響不容忽視。商貿活動是從農業生產中分離出來的,是經濟發展的產物,商貿類地名反映了當地歷史上的商貿活動,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歷史的或化石,例如熊市村、酒鋪村、桃林村、瓦窯塘社區等。資源類地名主要與當地資源的種類、數量和開發程度有關,在湘潭市“金”資源類的地名主要集中在湘潭縣,這一方面與當地的資源有關,另一方面是人們對金資源的向往。
4.3建筑和工程與行政村名
建筑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包含著豐富的信息。在湘潭市包含“建筑”的地名有81處。根據其用途的不同又將他們分為第一類城邑聚居類,包括城23處,莊1處;第二類軍事類,包括營1處,倉8處,屯1處;第三類宗教祭祀類,包括塔4處,廟4處,寺6處,殿3處,庵2處,陵2處;第四類生產生活類,包括樓4處,亭7處,閣1處,巷4處,房2處,弄子2處,屋4處。
工程的修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當地的地理環境和風俗習慣。湘潭市的工程類地名有52處,其中出現頻率最多的是壩,其次是門、堤、埠、井等。
建筑類地名分布方面,城邑聚居類地名單位分布特征與湘潭市總體人口密度分布一致性較高。軍事類建筑主要以糧食存儲的“倉”“屯”為主,例如高屯村、大倉村、九倉村等。宗教祭祀類地名是當地宗教信仰的真實反映,湘潭市地處中國的南部,主要的宗教活動是佛教,所以宗教類地名以“塔”“寺”“廟”“殿”等為主,例如云門寺社區、白石廟村、關圣殿社區等。生活生產類地名主要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關,湘潭市全年平均降雨10396mm,所以此類建筑以易于排泄水流的“樓”“亭”“閣”等為主。
4.4交通與行政村名
交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地方的信息流通狀況,并且其類型取決于當地的地理狀況。湘潭市的“交通”類行政村級地名有112處,其中“橋”占了59.82%,其次是路、街、道。以交通工具命名的地名主要是以近代的交通命名,例如飛機坪社區、火車站社區等。
湘潭市的交通在鐵路方面湘黔線橫穿全境,在公路方面不僅有90、100、104、106國道還有320、107國道在此回合,在水運方面湘江千噸碼頭司機同航。湘潭市有漣水、涓水和洞庭湖分支,水域發達,“橋”類地名的分布與水流的分布高度一致。具體類地名如飛機坪社區、火車站社區、大碼頭社區等都分布于飛機場、火車站、碼頭附近。湘潭縣的京廣村則位于京廣線路的周圍(圖5)。
圖5交通類地名的類型和數量
4.5姓氏與行政村名
姓氏地名的產生源于人們希望自己的家族繼續興旺繁盛,所以同姓宗族往往在一起安營扎寨。在湘潭市村級地名中以“姓氏”命名的共74處體現。
在“姓氏”地名中共涉及52個姓氏,姓氏之多印證了湘潭市歷史的悠久例如古老的姓氏“姜”和在歷史中文化的大量交流和融合。在眾多姓氏中最多的姓氏是鄧、郭、王、楊等。
4.6史事與行政村名
史事中包括歷史類、傳說類和人物類,這與當地的發展歷史有關。例如人物類地名的關圣殿社區、魯班殿社區,這是當地人們的信仰和傳統道德有關;龍、鳳是中國的圖騰,同時也是人們希望的寄托,所以在傳說類中以龍和鳳為主。“傳說”類的地名有67處,其中“龍”有51處,“鳳”有7處,其他的為羅祖、羅漢、佛祖、仙娥、仙鳳、金姑、鵬和麒麟。
5結語
地名反映出當地的一些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狀況以及人文狀況等基礎信息。地名反映的信息可能會隨時間變化,在實地考察加以佐證之后可以對今后發展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另外地名作為語言景觀的一種,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對地名進行地理學分析有助于人們了解其命名規律和背景知識,增進對地名的感情,從而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發掘地名價值和保護地名文化的隊伍中來。
參考文獻:
[1] 董曉曉.淺談地名的命名分類[J].北方文學,2012(1):226.
[2] 王曉潔.湖南省靖州縣地名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3] 崔乃夫.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大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4] 華林甫.中國地名學史考論[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5] 管彥波.地名與民族的地理分布[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46(3):13~19.
[6] 趙濟,陳傳康.中國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7] 肖翰瑜.中國地名學研究的奇葩[J].廣西民族研究,2008(3):93.
[8] 趙榮.人文地理學(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8~259.
[9] 牛汝辰.中國地名文化[M].長春:中國華僑出版社,1993.
[10] 賈文毓,李引.中國地名辭源[M].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