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彭文(1985—),男,湖南人,碩士,助教,主要從事測量工程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5000103
1引言
高職院校承擔著為社會培養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的重任[1]。把學生培養成既有理論素養,更有實踐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核心工作[2]。工程測量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技術基礎課,既需要學生有基本的理論基礎又需要學生有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3]。
職業教育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高職學生應該具有更多的吃苦耐勞精神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工程測量行業的工作環境相對艱苦,測量實踐教學不僅僅鍛煉了學生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高職院校測量實踐教學的效果,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培養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就提高測量實踐教學效果的方法進行了的探討。
2改善實驗條件
2.1儀器“質量”
工程測量實踐教學離不開測量儀器設備,儀器設備的優劣對測量實踐教學的好壞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要進行好測量實踐教學,首先要保證測量儀器設備落實到位。
(1)要保證儀器量的需求。水準儀器和經緯儀是學習測量必備的兩種儀器,掌握了這兩種儀器對后面全站儀的學習有極大地促進作用。水準儀和經緯儀相對便宜,在實驗經費有限的條件下,應該首先滿足這兩項儀器足量的購進。以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測量實驗室要能同時滿足開出4個實驗班級的課堂教學任務,一個班級開出10臺,需要40套水準儀和40臺套經緯儀滿足最低配置要求。外加校內外綜合實訓和儀器故障維修,理想條件下應購置60套水準儀和60臺套經緯儀。
(2)要保證儀器質的要求。近幾年來該校花巨資購置了大量的測量儀器設備,如電子水準儀、全站儀、GPS定位系統等,使實習項目的設計符合測繪學科的發展趨勢,體現了時代特色。在經費許可的條件下,測量儀器的重點購置應該為全站儀,其中數字化測圖是當今測繪發展的方向。隨著全站儀的國產化以及計算機的應用,數字化測圖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廣泛的應用,今后的測量實習教學應該逐步增加全站儀的使用教學,這是大趨勢。GPS測量具有實時快捷的優點,缺點是儀器造價昂貴,目前在施工現場還未得到大規模的普及。高職院校往往規模有限,儀器購置經費有限,作為測量教學來說GPS教學應該作為一個長期的發展方向。
2.2儀器的維護
儀器的維護情況對測量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測量儀器維護不佳對測量教學造成影響主要有兩點。①儀器損壞:如儀器腳架緊固螺旋滑絲、整平氣泡偏離、基座松動等小問題,導致學生頻繁到儀器室更換儀器,浪費教學時間和學生動手操作時間;②測量儀器長期不校正,導致測量精度降低,使得初學者不能測得準確成果,打擊學生學習測量的信心和積極性。測量儀器就是測量員的眼睛,直接決定了測量成果的質量。為保證測量實踐教學的效果,筆者建議有條件的高職院校應該建立儀器檢校室,安排專業人士對儀器進行維護保養。
3實訓場地的建設
3.1測量演練室
測量演練室是一種集測量教學、演示、學生操作于一體的專門用于測量教學的教室。目前全國建立測量演練室的高校不多,該校建立2個測量演練室后,據教師與學生反饋效果不錯,建議大力推廣。
測量實踐教學的關鍵要熟悉儀器的使用,傳統的儀器認識教學為PPT講解儀器構造或教師借用一臺儀器于講臺上現場講解。此種教學模式據親身體會和學生反饋就是教師講解的費力,學生聽的費解,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儀器的認識不應該是在教室理論的學習也不應該是在室外只是動手摸摸而已,應該有個理論聯系實際的場所,這就是測量演練室。測量演練室是將室外的操作搬進了室內教室,這樣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對儀器的各構成部分及使用方法對照書本進行熟悉,同時又可進行現場操作,避免室內學習的茫然和室外學習的盲目。
測量演練室的建設需要對教室進行改造,理想條件下應建成水準儀測量演練室、經緯儀測量演練室、全站儀測量演練室。演練室的構造為教室中間為儀器與課桌,教室墻面為測量的目標點,使得室內可以進行儀器的使用操作。如該校的水準儀測量演練室,教室中間安置8個中空圓桌,儀器安放圓桌中間,學生圍坐四周,教室四周墻面固定水準尺。這樣學生可以在座位上接觸認識儀器,同時可以站立起在室內進行儀器的基本操作。
3.2風雨實訓室
工程測量課的課程安排一般是測量理論課與測量實踐課交替安排進行,便于理論知識的吸收與實際操作的升華。測量實踐教學一般是安排在室外進行,多年的測量教學下來發現測量實踐教學易受到天氣影響。遇到連綿的陰雨天氣,往往不能及時安排實踐教學,對整體的教學效果會造成極大影響,因此有必要建設全天候的實訓場地。
測量風雨實訓場是為了測量實踐教學在雨天也能進行的全天候實訓場地。場地的建設在室外,應該能安排足夠多的測量儀器,可以安排為長廊形式,上面加蓋雨棚并安裝大燈保證光線充足。一臺儀器的安置空間宜3m×3m為宜,一個班級的實訓場地至少需要100m2,同時借用遠處墻體安置水準尺或目標點作為配套設施,便于觀測記數。
3.3校內實訓基地
校內實訓場地建設的基本原則是應滿足課堂實習項目的需要。校內實訓場地的建設:①應該具有真實性,能夠充分模擬生產實際中遇到的各種測量任務要求;②應該具有專門性與共享性,例如道路專業的實訓場地可以興建模擬公路施工路段滿足測量實習項目橫斷面測量、選線測量、圓曲線測設等,同時也可滿足道路施工養護等課程的實訓需要;③應該具有穩定性。校內實訓場地中相關點位信息應該能夠重復使用并取得高精度數據,如在校內布設導線圈,所有控制點位應該永久保存并具有標準值,便于對學生測量成果進行檢查。
3.4校外實訓基地
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應該以滿足學生的就業要求為導向,實現校企合作。目前我校測量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薄弱,已有的校外實訓基地正在廢棄,新有的實訓基地正在開拓,這也許成了大部分高職院校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現狀。高職院校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模式有很大一部分為租用場地,這種方式往往成本高昂而又不得長久,筆者認為開啟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的模式才是可持續的。
工程測量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可以采取訂單式,施工單位提出用人要求,高校進行分析并設計教學項目,雙方共同出資建設。這樣基地即可作為學校的校外實訓基地又可作為企業人才培養基地。總之測量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離不開就業,離不開企業,只有對接了輸入人才的企業才可能把測量校外實訓基地做好。
4靈活多樣的實習方式
4.1項目設計
(1)課堂實驗項目設計。目標是會用儀器和提高興趣,主要為單項實驗,對于不同專業的測量課程項目具有通用性。單項實驗項目主要有水準儀的認識、經緯儀的認識、全站儀的認識、水準儀測高差練習、經緯儀測量角度練習、全站儀測角測距練習。提高學生的興趣項目可以根據需要加入,如視距測量、水準儀測量臺階高差、經緯儀測量教學樓高度、全站儀測量面積等等。
(2)集中實習項目設計。目標是知識整合和完成生產任務,主要為綜合訓練,對于不同專業的測量課程具有不同的難度要求和任務安排。目前比較成熟的綜合實習項目有:控制網的布設、四等水準測量、導線測量、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縱橫斷面測量、場地整平、施工放樣、變形監測。項目設計應該根據不同專業和實訓場地進行安排如施工放樣實習,道路專業為道路曲線測設,建筑專業則為建筑物軸線放樣。
4.2考核設計
工程測量實習與其他課程實習相比具有其獨特性,測量實習項目為小組項目,需要小組成員共同協作完成。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考核應將小組考核與個人考核結合起來進行。
對測量小組進行考核,參考評分點有小組任務完成質量和小組成員缺勤率。小組考核結果直接影響每個人,小組不合格則組內成員均不合格,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協作工作能力,同時增加組間的競爭意識。個人考核可以有效的使測量實習落實到人,避免“大鍋飯”。個人考核在課堂實驗環節可以進行單項操作考試,考試形式可以采取全班統一操作考試和個人隨機抽查相結合。綜合實訓環節的個人考核可采取個人答辯形式,學生自述實習收獲,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相應問題。最后結合學生的個人自評、組內互評、教師評價、任務分工進行綜合評定。
5結語
本文圍繞測量教學軟硬件的建設提出了三點改進測量實踐教學效果的方式。測量實踐教學中儀器是教學的物質工具,實習項目是精神思想,實習場地是聯系的紐帶,儀器、項目、場地應該有機的結合共同建設,三者缺一不可。加強測量儀器室建設,購置高質足量的儀器設備,在滿足常規教學的同時兼顧測繪學科的發展需求。與儀器室配套建設檢校室,加強儀器的維護保養工作,做好教學保障。實習場地是測量實踐教學的場所和載體,建立不同形式的場地滿足不同的實習要求。進行多樣化實習場地的建設,如測量演練室、風雨實訓室、校內實習基地、校外實習基地。設計合理有趣的實習項目,建立具有激勵機制的考核制度。
參考文獻:
[1] 郝志峰.高職類測量實踐教學改革與嘗試[J].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9):23~24.
[2] 林松柏.高職院校性質、培養目標的思考[J].黎明職業大學學報,2007(3):3~5.
[3] 董春來,趙寶鋒.工程測量實踐教學的模式研究[J].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