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省作為中國中部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國家整體的開放戰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雖然河南省利用FDI的總體規模不斷提高,但是利用FDI的質量不高,規模較小,結構也不合理,產業集聚區建設較為落后,投資環境也有待改善。因此,河南省今后要進一步地改善投資環境,推動產業集聚區快速健康發展,將利用外資與產業結構調整有機結合起來,外資投向要具有地區特色,外資來源地要實施戰略調整。
關鍵詞:FDI;利用外資的結構;投資環境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8-0256-03
利用對外直接投資即FDI的經濟增長效應、產業升級效應、就業效應、技術溢出效應和跨國公司等相關理論都認為:FDI可以促進東道主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增長。河南省作為中國中部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部崛起戰略中怎樣更好地吸引和有效利用FDI來服務于經濟健康發展,對于國家整體的開放戰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河南省利用FDI的現狀分析
河南省是從“三來一補”的形式逐步開始利用外國資金和引進外國技術的,吸引與利用FDI是河南省改革開放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下面將對目前河南省吸引與利用FDI的狀況來進行分析。
(一)利用FDI的總體規模不斷提高
改革開放以后,河南省憑借勞動力、自然資源和區位等優勢,在國家政策導向下,敞開大門吸收利用外來投資,在利用外資方面也實現了快速增長。20世紀90年代以來,外商直接投資增長率在中初期都超過了國家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間,河南省累計利用外資 198 億美元,尤其是2008 年以來河南省利用外資 148 億美元,比前二十年的總和還多。
截至2012年底,河南省實有企業數已達2 227家,合同利用外資1 172 936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 211 777萬美元。近些年來,河南省積極推動全省大企業與中外500強企業(如日立、微軟、西門子、飛利浦、MAN、拉法基集團等公司)合作。另外,一些世界著名的零售商如家樂福、沃爾瑪、麥德龍、家世界、百思買等也對河南省進行了對外直接投資。
(二)利用FDI的來源地主要集中在港澳臺
隨著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和招商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向河南省投資的外商地區分布也越來越廣。但是,當前80%左右的外資來自于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來自發達國家的投資比重偏低。譬如,就2012年河南省實際投資額度而言,香港和臺灣的實際投資總數分別為766 544萬美元和86 809萬美元,占比為77.18%和8.74%,兩者總和超過了實際總投資額的85%;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的實際投資額度分別為74 274萬美元、9 663萬美元、7 152萬美元和7 967萬美元,占比分別為7.47%、0.97%、0.72%和0.80%,四個國家的總和也不超過總數的十分之一。
(三)利用FDI主要分布于第二產業的制造業
河南省利用外資主要集中于第二產業,其次是第三產業,最后是第一產業。例如,2012年河南省利用外資新簽的協議合同個數共有363個,涉及第一產業的農、林、牧、漁業的合同個數僅為19個,占比為5.23%;第二產業的采礦業、制造業、建筑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的合同個數共有221個,占比高達60.88%;其余約34%的合同產生于第三產業。河南省第三產業利用的外資主要集中于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而對一些生產服務性行業的投資較少,如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等。
在第二產業中,河南省利用外資的行業主要是制造業,且制造業利用外資項目逐漸從傳統領域向新能源、生物技術等領域延伸。拿2012年為例,河南省利用外資中制造業新簽的協議合同個數和實際投資數額分別為208個和673 425萬美元,占第二產業的比例分別高達94.12%和79.45%。
(四)利用的FDI主要投向于中心城市
河南省利用對外直接投資的省內區域主要集中在經濟基礎較好的中心城市,省會鄭州市仍是河南省利用外資最多的地區。2012年河南省全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為1 211 777萬美元,鄭州市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為342 898萬美元,所占比重為28.3%,排名第一。排在第二到第五的分別是洛陽、三門峽、新鄉和漯河,這些地區不管在投資規模還是在GDP產值上都明顯小于鄭州地區。倒數后五位的城市分別是濟源、商丘、駐馬店、安陽和濮陽,尤其是濟源市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為19 904萬美元,所占比重僅為1.643%,利用對外直接投資金額僅為鄭州的二十分之一左右。
二、河南省利用FDI存在的問題與挑戰
河南省利用FDI逐漸進入了成熟階段,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與東部開放程度較高的省份或地區相比,還存在如下一些令人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利用FDI的質量不高,規模較小
當前,世界五百強中已有400多家在中國投資了3 000多個項目、設立100多家地區總部或執行地區總部職能的投資性公司以及各類研發機構100多個。這些高質量FDI主要集中在上海、廣東、北京、江蘇和天津,其中上海和北京就建立了36家地區總部。相比之下,河南省所吸引的跨國公司研發機構和地區總部幾乎為零,引資質量普遍不高。
近些年來,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河南省利用外資的規模偏小。截至2012年底,河南省實有外商企業數為2 227個,投資總額在1 000~5 000萬美元之間的企業有472個,占比為21.19%,投資總額在5 000萬美元之上的企業數只有208個,占比還不到10%。一般來說,發展中國家境外投資項目的平均規模為230萬美元,發達國家的境外投資項目的平均規模則高達600萬美元,河南省大多數外資企業仍未達到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的規模水平。
(二)利用FDI的結構不合理
首先,產業和行業結構并不均衡。河南省2012年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利用外資的實際投資額度占實際總額的比例分別為3.43%、69.95%和26.62%。發展中國家在外商直接投資中,第一產業利用外資的比例一般為5%左右,更別說河南省是農業大省,第一產業利用外資的規模與比例應該要更高一些。河南省第二產業利用外資的比例較高,但利用外資的行業或部門主要是傳統和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制造業。河南省第三產業利用外資的比例較低且內部行業不均衡。2012年河南省第三產業利用外資比例與對外開放度較高的沿海地區相比較低,金融、保險、旅游、信息、咨詢服務等行業外資利用比例過低,有的甚至是空白領域,這與國際總投資中50%以上為服務業的投資形成很大的反差。
其次,河南省的外資來源結構單一,主要來自港澳臺。由于港、澳、臺投資者與中國大陸在語言、文化、血緣關系等方面有著天然的親近性,與河南省的經濟關系一直十分密切。2012年在河南省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中不管是新簽協議還是實際投資總數香港和臺灣所占比例均超過了85%,而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四個國家所占比例都不足十分之一。單一的外資來源結構不利于外資在規模、技術、檔次、產業特征、管理控制等方面的提高。
endprint
然后,河南省利用外資的區域結構不合理,不同地區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情況大不一樣。如2012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最好的五個區域鄭州、洛陽、三門峽、新鄉和漯河的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之和為742 487萬美元,占河南省總值1 211 777萬美元的61.27%;而最差的五個地區濟源、商丘、駐馬店、安陽和濮陽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之和為135 094萬美元,僅為鄭州一個地區的三分之一多一點。利用FDI的區域過分集中會使河南省不同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不利于經濟的穩定發展。
(三)產業集聚區建設較為落后
目前,河南省的產業集聚區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外來資金缺少優良的嫁接載體。外商投資正在從注重低廉勞動力成本轉向投資高新技術產品,更注重大型工業項目和配套緊密的技術鏈及發展較成熟的產業群。同工業發達地區比較,河南省的經濟結構仍然是資源開發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占據主導地位,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薄弱。例如,鄭州的女褲、許昌的發制品等資源或勞動密集型產業集群在全國都有相當影響力。盡管近些年河南省重點打造了鄭州超硬材料、洛陽石化、安陽鋼鐵冶煉、漯河肉類加工、濮陽光電等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業群,但這些產業互相獨立、布局分散,缺乏產業間的配套與協作,無法形成產業關聯效應。
(四)投資環境有待改善
投資環境包括投資硬件環境(主要是指能源、通訊及其他基礎設施)和投資軟件環境(政治、法制、政府效率、市場發育程度等等)。從硬環境來講,能源(水、電)、交通(鐵路、航空)通訊等基礎設施不能滿足外商的需要。遠離海岸線和缺乏直接對外聯系口岸,是河南省吸引與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障礙因素。鄭州和洛陽的鐵路、公路、航空口岸和保稅區的建設都有待加強。從軟環境來講,人們的思想認識水平、市場開放程度、科學教育水平、勞動力的綜合素質、人才狀況、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法律保障、政策措施等社會綜合因素尚不能滿足外商直接投資的需要,制約了外商投資的發展。
三、進一步提高河南省利用FDI的對策與建議
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與背景下,利用FDI對河南省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為了不斷地提高利用FDI的質量與水平,下面將提出進一步提高河南省利用FDI的對策與建議。
(一)改善投資環境
投資環境的好壞不僅決定了河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數量,更決定了吸引與利用外資的質量。在硬環境方面,河南省要努力加速交通、通訊、供電、供水基礎設施和產業的建設。特別是依據第二條歐亞大陸橋開通的有利條件,在河南省交通樞紐地區建設內陸口岸,將海岸線引伸入內地。在軟環境方面,河南省相關政府部門利用舉辦各種博覽會、洽談會和媒體等進行宣傳與推廣。其次,還要加大推出一系列的優惠服務,快速的審核手續,對稅率的控制要有更大的優惠,加大外資的回訪等。
(二)推動產業集聚區快速健康發展
產業集群模式是傳統產業和現代制造業走向集約化、專業化的重要形式,是市場配置資源、合理運用產業要素的客觀要求。因此,河南要形成新一輪外商投資高潮,必須進一步完善產業集聚區建設,形成外商投資的有效載體,加快項目推進落實的速度。具體來說,政府應做好園區規劃,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研究制定扶持產業集群發展的政策措施;結合各地實際找準產業定位,打造產業集聚區名片,培育特色產業集群;通過多種創新的融資模式,最大限度滿足產業集聚區建設資金需求;搞好為企業服務活動,真誠為外商投資企業解除后顧之憂,努力營造親商、重商、安商、富商的社會氛圍。
(三)將利用外資與產業結構調整有機結合起來
從長期來看,為了讓河南省經濟發展和外商企業經營都能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在吸引與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過程中,必須將外資與產業結構調整有機地結合起來。首先,河南是農業大省,農業發展潛力大。除了主要糧食作物以外,河南省還有很多經濟作物,將這些經濟作物進行分類加工后出口,其附加值將會大幅提高。因此,要加大外商對于第一產業的投資力度,引導河南省農村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第二,通過吸引外資改造第二產業中的傳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針對外資投向偏向于低端制造加工業,高新科技產業較少的現狀,應該加強合理科學引導外資投向的工作。應當重視吸引外資參與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加強對于第二產業高端科技行業的投入,在未來需要逐漸向新能源、生物技術等領域延伸。第三,第三產業利用外資的重點傾向高新技術產業、基礎設施、環保產業、教育事業、物流、旅游、文化、金融等新興服務產業,提高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
(四)外資投向要具有地區特色
為了改變有些地區吸引和利用外資的相對落后狀態和避免河南省不同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可以讓各地區都能夠形成特有的地區經濟。地方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政策協調省內區域的引資狀況,使各地市根據發展水平和具體狀況有特色、有秩序地合理地引進適當層次的外資。例如,充分發揮洛陽在制造業對外開放方面的比較優勢,引導開封市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文化產品和休閑娛樂產業。
(五)外資來源地要實施戰略調整
河南省要及時實施招商區域戰略調整,在穩定亞洲各國和地區對我省投資的同時,把招商重點向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轉移。一直以來,河南省外資來源地主要集中在港澳臺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雖然投資來源地集中有利于政府部分有針對性地進行招商引資,外商直接投資來源的多樣化有利于經濟的發展和投資的穩定。
參考文獻:
[1]吳銘.十年來中國利用外資學術思想的發展[J].中國經貿,2011,(5).
[2]趙亮,班程農.河南省出口貿易、FDI對GDP影響——基于協整檢驗、脈沖響應函數和方差分解的研究[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
2011,(3).
[3]郭平,付紅.外商直接投資的區位選擇因素分析[J].統計與管理,2010,(1).
[4]岳福琴.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產業結構的負面影響及對策[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12).
[責任編輯 王玉妹]
收稿日期:2014-04-18
基金項目: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校級課題“中原經濟區建設中河南吸引外資問題研究”(2013KYQN36)
作者簡介:魏培梅(1978-),女,河南衛輝人,講師,碩士研究生,從事國際貿易及國民經濟研究。
endprint
然后,河南省利用外資的區域結構不合理,不同地區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情況大不一樣。如2012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最好的五個區域鄭州、洛陽、三門峽、新鄉和漯河的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之和為742 487萬美元,占河南省總值1 211 777萬美元的61.27%;而最差的五個地區濟源、商丘、駐馬店、安陽和濮陽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之和為135 094萬美元,僅為鄭州一個地區的三分之一多一點。利用FDI的區域過分集中會使河南省不同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不利于經濟的穩定發展。
(三)產業集聚區建設較為落后
目前,河南省的產業集聚區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外來資金缺少優良的嫁接載體。外商投資正在從注重低廉勞動力成本轉向投資高新技術產品,更注重大型工業項目和配套緊密的技術鏈及發展較成熟的產業群。同工業發達地區比較,河南省的經濟結構仍然是資源開發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占據主導地位,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薄弱。例如,鄭州的女褲、許昌的發制品等資源或勞動密集型產業集群在全國都有相當影響力。盡管近些年河南省重點打造了鄭州超硬材料、洛陽石化、安陽鋼鐵冶煉、漯河肉類加工、濮陽光電等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業群,但這些產業互相獨立、布局分散,缺乏產業間的配套與協作,無法形成產業關聯效應。
(四)投資環境有待改善
投資環境包括投資硬件環境(主要是指能源、通訊及其他基礎設施)和投資軟件環境(政治、法制、政府效率、市場發育程度等等)。從硬環境來講,能源(水、電)、交通(鐵路、航空)通訊等基礎設施不能滿足外商的需要。遠離海岸線和缺乏直接對外聯系口岸,是河南省吸引與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障礙因素。鄭州和洛陽的鐵路、公路、航空口岸和保稅區的建設都有待加強。從軟環境來講,人們的思想認識水平、市場開放程度、科學教育水平、勞動力的綜合素質、人才狀況、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法律保障、政策措施等社會綜合因素尚不能滿足外商直接投資的需要,制約了外商投資的發展。
三、進一步提高河南省利用FDI的對策與建議
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與背景下,利用FDI對河南省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為了不斷地提高利用FDI的質量與水平,下面將提出進一步提高河南省利用FDI的對策與建議。
(一)改善投資環境
投資環境的好壞不僅決定了河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數量,更決定了吸引與利用外資的質量。在硬環境方面,河南省要努力加速交通、通訊、供電、供水基礎設施和產業的建設。特別是依據第二條歐亞大陸橋開通的有利條件,在河南省交通樞紐地區建設內陸口岸,將海岸線引伸入內地。在軟環境方面,河南省相關政府部門利用舉辦各種博覽會、洽談會和媒體等進行宣傳與推廣。其次,還要加大推出一系列的優惠服務,快速的審核手續,對稅率的控制要有更大的優惠,加大外資的回訪等。
(二)推動產業集聚區快速健康發展
產業集群模式是傳統產業和現代制造業走向集約化、專業化的重要形式,是市場配置資源、合理運用產業要素的客觀要求。因此,河南要形成新一輪外商投資高潮,必須進一步完善產業集聚區建設,形成外商投資的有效載體,加快項目推進落實的速度。具體來說,政府應做好園區規劃,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研究制定扶持產業集群發展的政策措施;結合各地實際找準產業定位,打造產業集聚區名片,培育特色產業集群;通過多種創新的融資模式,最大限度滿足產業集聚區建設資金需求;搞好為企業服務活動,真誠為外商投資企業解除后顧之憂,努力營造親商、重商、安商、富商的社會氛圍。
(三)將利用外資與產業結構調整有機結合起來
從長期來看,為了讓河南省經濟發展和外商企業經營都能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在吸引與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過程中,必須將外資與產業結構調整有機地結合起來。首先,河南是農業大省,農業發展潛力大。除了主要糧食作物以外,河南省還有很多經濟作物,將這些經濟作物進行分類加工后出口,其附加值將會大幅提高。因此,要加大外商對于第一產業的投資力度,引導河南省農村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第二,通過吸引外資改造第二產業中的傳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針對外資投向偏向于低端制造加工業,高新科技產業較少的現狀,應該加強合理科學引導外資投向的工作。應當重視吸引外資參與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加強對于第二產業高端科技行業的投入,在未來需要逐漸向新能源、生物技術等領域延伸。第三,第三產業利用外資的重點傾向高新技術產業、基礎設施、環保產業、教育事業、物流、旅游、文化、金融等新興服務產業,提高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
(四)外資投向要具有地區特色
為了改變有些地區吸引和利用外資的相對落后狀態和避免河南省不同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可以讓各地區都能夠形成特有的地區經濟。地方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政策協調省內區域的引資狀況,使各地市根據發展水平和具體狀況有特色、有秩序地合理地引進適當層次的外資。例如,充分發揮洛陽在制造業對外開放方面的比較優勢,引導開封市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文化產品和休閑娛樂產業。
(五)外資來源地要實施戰略調整
河南省要及時實施招商區域戰略調整,在穩定亞洲各國和地區對我省投資的同時,把招商重點向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轉移。一直以來,河南省外資來源地主要集中在港澳臺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雖然投資來源地集中有利于政府部分有針對性地進行招商引資,外商直接投資來源的多樣化有利于經濟的發展和投資的穩定。
參考文獻:
[1]吳銘.十年來中國利用外資學術思想的發展[J].中國經貿,2011,(5).
[2]趙亮,班程農.河南省出口貿易、FDI對GDP影響——基于協整檢驗、脈沖響應函數和方差分解的研究[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
2011,(3).
[3]郭平,付紅.外商直接投資的區位選擇因素分析[J].統計與管理,2010,(1).
[4]岳福琴.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產業結構的負面影響及對策[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12).
[責任編輯 王玉妹]
收稿日期:2014-04-18
基金項目: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校級課題“中原經濟區建設中河南吸引外資問題研究”(2013KYQN36)
作者簡介:魏培梅(1978-),女,河南衛輝人,講師,碩士研究生,從事國際貿易及國民經濟研究。
endprint
然后,河南省利用外資的區域結構不合理,不同地區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情況大不一樣。如2012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資最好的五個區域鄭州、洛陽、三門峽、新鄉和漯河的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之和為742 487萬美元,占河南省總值1 211 777萬美元的61.27%;而最差的五個地區濟源、商丘、駐馬店、安陽和濮陽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之和為135 094萬美元,僅為鄭州一個地區的三分之一多一點。利用FDI的區域過分集中會使河南省不同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不利于經濟的穩定發展。
(三)產業集聚區建設較為落后
目前,河南省的產業集聚區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外來資金缺少優良的嫁接載體。外商投資正在從注重低廉勞動力成本轉向投資高新技術產品,更注重大型工業項目和配套緊密的技術鏈及發展較成熟的產業群。同工業發達地區比較,河南省的經濟結構仍然是資源開發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占據主導地位,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薄弱。例如,鄭州的女褲、許昌的發制品等資源或勞動密集型產業集群在全國都有相當影響力。盡管近些年河南省重點打造了鄭州超硬材料、洛陽石化、安陽鋼鐵冶煉、漯河肉類加工、濮陽光電等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業群,但這些產業互相獨立、布局分散,缺乏產業間的配套與協作,無法形成產業關聯效應。
(四)投資環境有待改善
投資環境包括投資硬件環境(主要是指能源、通訊及其他基礎設施)和投資軟件環境(政治、法制、政府效率、市場發育程度等等)。從硬環境來講,能源(水、電)、交通(鐵路、航空)通訊等基礎設施不能滿足外商的需要。遠離海岸線和缺乏直接對外聯系口岸,是河南省吸引與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障礙因素。鄭州和洛陽的鐵路、公路、航空口岸和保稅區的建設都有待加強。從軟環境來講,人們的思想認識水平、市場開放程度、科學教育水平、勞動力的綜合素質、人才狀況、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法律保障、政策措施等社會綜合因素尚不能滿足外商直接投資的需要,制約了外商投資的發展。
三、進一步提高河南省利用FDI的對策與建議
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與背景下,利用FDI對河南省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為了不斷地提高利用FDI的質量與水平,下面將提出進一步提高河南省利用FDI的對策與建議。
(一)改善投資環境
投資環境的好壞不僅決定了河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數量,更決定了吸引與利用外資的質量。在硬環境方面,河南省要努力加速交通、通訊、供電、供水基礎設施和產業的建設。特別是依據第二條歐亞大陸橋開通的有利條件,在河南省交通樞紐地區建設內陸口岸,將海岸線引伸入內地。在軟環境方面,河南省相關政府部門利用舉辦各種博覽會、洽談會和媒體等進行宣傳與推廣。其次,還要加大推出一系列的優惠服務,快速的審核手續,對稅率的控制要有更大的優惠,加大外資的回訪等。
(二)推動產業集聚區快速健康發展
產業集群模式是傳統產業和現代制造業走向集約化、專業化的重要形式,是市場配置資源、合理運用產業要素的客觀要求。因此,河南要形成新一輪外商投資高潮,必須進一步完善產業集聚區建設,形成外商投資的有效載體,加快項目推進落實的速度。具體來說,政府應做好園區規劃,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研究制定扶持產業集群發展的政策措施;結合各地實際找準產業定位,打造產業集聚區名片,培育特色產業集群;通過多種創新的融資模式,最大限度滿足產業集聚區建設資金需求;搞好為企業服務活動,真誠為外商投資企業解除后顧之憂,努力營造親商、重商、安商、富商的社會氛圍。
(三)將利用外資與產業結構調整有機結合起來
從長期來看,為了讓河南省經濟發展和外商企業經營都能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在吸引與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過程中,必須將外資與產業結構調整有機地結合起來。首先,河南是農業大省,農業發展潛力大。除了主要糧食作物以外,河南省還有很多經濟作物,將這些經濟作物進行分類加工后出口,其附加值將會大幅提高。因此,要加大外商對于第一產業的投資力度,引導河南省農村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第二,通過吸引外資改造第二產業中的傳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針對外資投向偏向于低端制造加工業,高新科技產業較少的現狀,應該加強合理科學引導外資投向的工作。應當重視吸引外資參與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加強對于第二產業高端科技行業的投入,在未來需要逐漸向新能源、生物技術等領域延伸。第三,第三產業利用外資的重點傾向高新技術產業、基礎設施、環保產業、教育事業、物流、旅游、文化、金融等新興服務產業,提高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
(四)外資投向要具有地區特色
為了改變有些地區吸引和利用外資的相對落后狀態和避免河南省不同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可以讓各地區都能夠形成特有的地區經濟。地方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政策協調省內區域的引資狀況,使各地市根據發展水平和具體狀況有特色、有秩序地合理地引進適當層次的外資。例如,充分發揮洛陽在制造業對外開放方面的比較優勢,引導開封市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文化產品和休閑娛樂產業。
(五)外資來源地要實施戰略調整
河南省要及時實施招商區域戰略調整,在穩定亞洲各國和地區對我省投資的同時,把招商重點向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轉移。一直以來,河南省外資來源地主要集中在港澳臺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雖然投資來源地集中有利于政府部分有針對性地進行招商引資,外商直接投資來源的多樣化有利于經濟的發展和投資的穩定。
參考文獻:
[1]吳銘.十年來中國利用外資學術思想的發展[J].中國經貿,2011,(5).
[2]趙亮,班程農.河南省出口貿易、FDI對GDP影響——基于協整檢驗、脈沖響應函數和方差分解的研究[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
2011,(3).
[3]郭平,付紅.外商直接投資的區位選擇因素分析[J].統計與管理,2010,(1).
[4]岳福琴.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產業結構的負面影響及對策[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12).
[責任編輯 王玉妹]
收稿日期:2014-04-18
基金項目: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校級課題“中原經濟區建設中河南吸引外資問題研究”(2013KYQN36)
作者簡介:魏培梅(1978-),女,河南衛輝人,講師,碩士研究生,從事國際貿易及國民經濟研究。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