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穎 王 寧 孫偉斌*
(東北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哈爾濱市周邊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初探
龐 穎 王 寧 孫偉斌*
(東北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通過對哈爾濱市周邊金星村、葉家窩鋪和韓禎窩堡三個村莊現狀的重點調查和分析,從景觀格局、住宅風貌、公共空間和綠化景觀等方面提出規劃設計要點,以期為北方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提供理論依據,從而解決鄉村景觀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
新農村建設,鄉村景觀,規劃設計
1.1 新農村建設目標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當今我國的重要任務。其最終目標是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把農村建設提升到了政治的高度,也又一次推入了人們的視野。
1.2 鄉村景觀的內涵和范疇
鄉村景觀是具有特定景觀行為、形態、內涵和過程的景觀類型,是附加在自然景觀上的人類活動形態,是土地利用以粗放型為特征、人口密度較小,具有明顯田園特征的區域[1]。鄉村景觀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方面。自然景觀包括其自然地貌、水文氣候、土壤結構、自然群落等。主要體現在廣袤的農田、成片的果園和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包括聚落特點、人文特色等。主要體現在整體格局、建筑風貌、場地空間、綠化覆蓋率等方面。
本文主要從人文景觀規劃設計介入,力求以保護大量優質耕地不被侵占,提高農轉非土地利用率,以打造鄉村合理景觀格局為重點[2]。
1.3 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重要性
鄉村景觀的內涵決定了其必要性。首先,鄉村景觀涵蓋了鄉村風光和鄉村生活,規劃設計的合理性是人居環境質量保證的關鍵因素,也是實現鄉村環境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其次,鄉村景觀面貌、格局和鄉土特色的合理規劃不僅服務于本地居民,也能吸引部分對鄉村自然風光向往的城市人口,為促進地方經濟第三產業的發展發揮積極意義。最后,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人地矛盾,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實現資源合理化[3]。
2.1 鄉村整體布局雜亂,景觀破碎化嚴重
哈爾濱市地形平坦,村莊多以組團型和集中型為主。多數村莊功能布局混亂,沒有明確的功能劃分,交通單一且無主次之分。哈爾濱周邊鄉村建筑較為密集,隨意性強。葉家窩堡部分住房隨意擺放,對整體景觀布局的營造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2.2 建筑缺少統一風貌
村莊中建筑在年代、體量、功能、色彩、質地和外立面等都存在較大差異(見圖1)。鄉村建筑具有很大的自發性和盲目性。個人的經濟好壞對其房屋形態有直接的影響,從而造成建筑之間規模體量的強烈對比和不協調。經濟較好的村戶,體量較大,樣式新穎,有的甚至在裝飾上也有特別要求。而經濟困難村戶,多為老舊平房,外形簡單且功能單一,空間也嚴重缺失。調查發現,雖然個別示范村在外立面和顏色上進行了統一,但依然無法改變本質區別。

2.3 公共空間嚴重缺失
哈爾濱市在鄉村形成之初,大多缺少對公共空間的考究和營造。調查發現,金星村經濟條件尚好的村落有小面積集聚場所,其他村落基本沒有公共空間。村內雜貨店門口幾乎是各個村落集聚的唯一場所。村內公共空地荒廢,雜草叢生,缺乏基礎設施和美感,大多公共用地上還用來堆放玉米、秸稈等雜物(見圖2)。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大大損害了鄉村景觀的整體風貌和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村落入口處都沒有具有代表性的綠化景觀。

2.4 綠化總體水平低,缺乏系統性
鄉村綠化景觀主要體現在道路綠化、庭院綠化、宅旁綠化及公共空間綠化等方面。哈爾濱市周邊鄉村道路兩旁不乏綠色,但大都沒有形成對外體系,品種凌亂單一,缺少層次感。村內部分庭院種植自給自足的瓜果蔬菜,但依舊有不少庭院堆放雜物,產生難聞氣味。重點調查的三個村莊房前屋后都有少量綠化,但由于是自發行為,花草樹木或瓜果蔬菜參差不齊,沒有形成統一景觀(見圖3)。

2.5 生產生活缺乏統一規劃,人居環境有待改善
韓禎窩鋪等村莊部分農戶飼養家畜。數量少的在后院放養,氣味難聞;數量形成規模的,缺少放養場地,糞便難以處理。多數村莊垃圾裸露在外,影響整體環境。同時,基礎設施不完備,污水排放、公廁、照明設施等尚有待完善(見圖4)。

3.1 生態平衡原則
與城市景觀相比,鄉村景觀與自然關系更加密切。在斑塊—廊道—基質的景觀生態模式下,哈爾濱地域平坦,缺少自然屏蔽,村落的擴張更加具有盲目性和自發性。所以維護其鄉村自然基質的穩定性、堅持生態平衡就成為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首要前提。
3.2 因地制宜原則
鄉村景觀規劃設計要因地制宜,尊重各個村落鄉土特色。鄉村景觀規劃設計不是鄉村城市化,而是鄉村合理化。每個村落都具有獨特個性,要避免地區內一個示范村,然后其他完全復制化。
3.3 以人為本原則
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滿足村民的生產生活需要。這就要求我們應更多的考慮使用人群的特殊性。規劃設計中要充分發揮景觀的使用功能和審美功能,體現人文情懷[4]。要維護鄉村傳統的生活格局,密切的鄰里關系,保持其家的歸屬感和依賴感。
4.1 加強公共空間布局,打造宜居鄉村生活
與城市相比,鄉村居民戶外活動種類較單一。村落公共空間分類大致分為兩種:生產性空間和生活性空間。鄉村人口多以農業種植和務工為主,生產性空間的主要活動為農作物的晾曬和儲藏。地點可統一布置在村莊外圍,根據各戶產量劃分。自采暖用的秸稈可在宅旁加設空間,以矮墻圍合并利用綠化作屏障遮擋。
生活性空間以休閑集散為主。鄉村居民對于集體活動的需求日益增加,健身、文娛和民俗活動等都需要適當的場所。哈爾濱市地處中國東北部,冬日嚴寒,其集散空間既要考慮外部空間,也要提供室內場所。具體措施為:
1)在村內開闊的地帶設置集散廣場,提供充足照明和相應景觀設施。在材料的使用上和形態的塑造上要體現當地文化特色;2)利用村內的可修葺的廢棄房屋作為室內活動場所,如棋牌室、乒乓球室、小型圖書室及會議室等;3)整理村內零散荒廢小空間,進行合理設計。添加石凳石桌或小型兒童游樂設施等,為村民提供一個夏季遮蔭避暑的休閑場所。
4.2 建立綠化體系,形成“點成景、線成廊、面成林”的綠化景觀
景觀規劃設計要注重其整體性和連續性[5]。鄉村景觀尤其要調動村民的自發性。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保護成片樹林和經濟性果樹的生長環境;2)哈爾濱周邊村落主要道路一般為4.5 m~6 m,道路兩旁可根據條件適當拓寬,以喬木為主,配置灌木和地被植物。較為狹窄的路段可以只栽種灌木和地被植物。道路綠化應形成環狀綠帶;3)積極調動居住村民的主動性,宅前屋后種植小型喬木或者地被植物。庭院綠化以自給自足的經濟作物為主,適當配以綠化景觀;4)小型公共空間利用各類植物進行合理的空間圍合,營造私密感強的靜態空間,配以園林建筑小品等,構成村內景觀節點。
4.3 統一更新住宅形式,體現鄉土特色風貌
統一建筑風格,是體現鄉村特色風貌最直接的手段。首先,整理村內各個建筑情況,確定保留建筑和廢棄建筑,對廢棄建筑進行改造和拆除。其次,對于保留建筑更新。哈爾濱地勢平坦,總體開闊無遮擋,建筑體量上不宜多于兩層,天際線可適當有變化。最后,在建筑色彩上應確立相應的主色調,哈爾濱市周邊地區鄉村可選取如灰白、磚紅和土黃等。
4.4 生產生活科學分區,營造舒適人居環境
哈爾濱市周邊大多村落都有具備一定規模的養殖業。可引入牧業小區的概念,更新土地使用模式,將生產和生活明確分區。對于牲畜糞便技術介入,解決環境問題的同時,增加經濟的收入。
在新農村的建設中,鄉村景觀的復雜性、多樣性、差異性等特征為鄉村景觀規劃理論的構建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東北地區,氣候特征明顯,歷史文脈廣泛,地方文化特色亟需保護和深入挖掘。在東北鄉村景觀設計過程中,我們要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地制宜,為北方鄉村景觀規劃理論的研究和實踐貢獻力量。
[1] 王云才,劉濱誼.論中國鄉村景觀及鄉村景觀規劃[J].中國園林,2003(1):56.
[2] 肖篤寧.景觀生態學:理論、方法與應用[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1.
[3] 莫妮娜.從環境行為學探討新農村人居環境與鄉土景觀的協調發展[J].軟科學,2009(8):101-103.
[4] 俞孔堅.景觀:文化、生態與感知[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5] 張 斌,高 翅.著眼于景觀的整體性和連續性:區域性景觀規劃淺見[J].規劃師,2002,18(4):58-60.
[6] 吳俏瑤.農村集中居住社區規劃中村落空間的傳承和發展[J].山西建筑,2013,39(19):3-4.
Study on the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Harbin fringe
PANG Ying WANG Ning SUN Wei-bin*
(CollegeofLandscapeArchitecture,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Harbin150040,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tus of the three villages in Harbin which is Jinxing village, Yejia village and Hanzhen villag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key points in landscape pattern, architecture style, public space and green landscape, etc., so as that we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solve various problems for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norther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
1009-6825(2014)34-0018-03
2014-09-21
龐 穎(1973- ),女,碩士生導師,副教授; 王 寧(1989- ),女,在讀碩士
孫偉斌(1973- ),男,副教授
TU98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