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敏 許大為 孟祥莊
(1.東北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2.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上海 200092)
以都江堰為例談城鄉歷史景觀的保護與重塑★
張 敏1,2許大為1孟祥莊1
(1.東北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2.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上海 200092)
以城市歷史景觀作為方法論,通過尊重賦有特色的原有城鄉地脈,深刻挖掘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以重塑都江堰城鄉歷史景觀的完整性、真實性與可持續性,為都江堰城鄉歷史景觀保護奠定基石。
城鄉歷史景觀,保護,重塑
都江堰于200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其獨特的水利工程技術創造了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水利方式。都江堰不僅是世界上唯一有著2000多年歷史,且至今仍發揮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同時也是集宗教、文化、政治和建筑為一體的文化遺產。
2008年四川地震,對整個都江堰市造成了破壞。在這個背景下,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做了《都江堰災后重建總體規劃(2008—2020年)》[2],對該城市進行了重建規劃與管理。但存留一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對于整個水系統缺乏一個系統的、有機的、連續的規劃與控制。貫穿于城鄉村的完整的森林、城市河道、農田水利系統沒有納入統籌考慮。2)在規劃中沒有強調都江堰作為水利遺產對所在城市的自然與人文系統的重要作用,其對城鄉統籌發展的意義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如除都江堰主體工程的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外,涉及到的歷史文化、傳統風俗、宗教和文化遺存等非物質要素被忽略[3]。因此都江堰世界遺產價值需要亟待被挖掘,城鄉歷史景觀需要亟待被重塑。
在城市化和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國際上一種日益成熟和完善的新思路在城鄉歷史景觀保護中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城市歷史景觀(Historic Urban Landscape)作為一種新的方法論被人們認識和運用。
1.1 “城市歷史景觀”概念的緣起與發展
2005年教科文組織在維也納召開會議,討論符合保護遺產價值觀的歷史區域的現代變革問題[4],倡導在城市保護與現代城市發展之間建立一種全面、和諧的關系,以保護城市歷史景觀的完整性。形成并通過了《保護城市歷史景觀宣言》(Declara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s),強調城市發展要滿足動態需要,也要考慮對原有地脈的尊重。這體現了對歷史名城管理認識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
《維也納備忘錄》重視有遺產意義的總體城市歷史景觀的發展,其中城市歷史景觀的概念超越了“歷史中心”“集合體”或“周圍環境”等傳統詞匯,將更廣闊的地域與景觀環境及歷史文脈納入考慮范疇。其中要素包括土地的使用和類型、空間組織關系、視覺關系、地貌和植被以及各種技術型基礎設施[5]。
同時,相關國際機構也制定了一系列關于歷史城市及其周圍大環境保護的準則性文件,其中包括各種憲章和建議。如:《西安宣言》(2005)強調“與物質、視覺、精神及其他文化的背景環境之間所產生聯系”之歷史區域的重要性和獨特性;《魁北克宣言》(2008)關注于“賦予遺產地內涵、價值、情感及神秘色彩的”,強調有形與無形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和促進。
1.2 “城市歷史景觀”的本質
1.2.1 作為城市歷史遺產保護新的方法論
“城市歷史景觀”首先是一種思維方式,它是一種觀察、理解城市及其城市組成的方式,它將城市物化為是自然、社會和政治以及經濟過程在空間上、時間上的建構產物,它關注物質的城市的建筑與空間,也同樣重視城市中無形的禮制與價值[6]。這其中包含了多個層面,如城市的象征性特質、無形遺產、價值認知、城市歷史景觀復合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1.2.2 作為城市歷史景觀的管理工具
城市遺產保護是世界公共政策的一個重要部分,城市歷史景觀中“景觀”強調城市一切物質、非物質要素相互作用后的整體的、真實的、可視的、可感知的外化結果,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景觀可以作為城市的目標管理對象。
1.3 “城市歷史景觀”關注的焦點及典型特征
城市歷史景觀關注以下幾個方面:強化城市識別性,突出場所精神和歸屬感;平衡城市新舊的關系,強化與歷史的聯系;加強城市與自然的聯系,強調可持續性。
典型特征的主要表現如下:具有城市中所有文化和自然價值經歷史層累而成;包括所有自然和文化的屬性要素;涵蓋有形要素與無形要素;突破傳統的“歷史城鎮”“歷史街區”空間界限;指向所有的歷史脈絡,包括地理環境;全方位的拓展:自然的、形態的、文化的、科學的,強調歷史性和連續性。
都江堰市有良好的山水格局,城市自然地脈具有典型的可識別性。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處于成都平原岷江沖積扇扇頂部位。市境內地勢依西北向東南降低,從高山到丘陵過渡到廣袤的平原。整個都江堰水利工程穿城而過,渠首工程位于市西北部,人工水渠縱橫,自北向南依次是:蒲陽河、柏河、走馬河、江安河,呈扇形進入市區,流經城市與鄉村,灌溉著整個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成都平原的繁榮基石。
2.1 重塑城鄉歷史景觀的完整性
充分尊重具有典型自然特征的都江堰自然地脈和原有自然生態系統。把與整個水系密切相聯系的原有的森林、城市河道、農田、水利等要素系統作為一個大的整體貫穿起來,如都江堰水系上游的森林系統,穿城而過的城市河道,穿越巨大成都平原的鄉村農田以及都江堰整個水利系統作為一個大的整體納入到保護的范疇(見圖1)。

2.2 重塑城鄉歷史景觀的真實性
都江堰作為世界遺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這些價值通過眾多的物質載體顯現出來。比如體現鮮明文化特征的城市與鄉村的形態、聚居形態,如城市中的文物建筑、歷史街區、建筑群,城市當中沿河道的建筑聚落,較為典型的如流經鄉村的林盤聚落形式。林盤是歷史形成的農村聚落(見圖2),孕育并承載了豐富的鄉土文化內容。院墻房舍為院落布局,且因水而生,每一座林盤都依托于或大或小的灌渠,林盤的分布與平原上密如蛛網的都江堰灌渠水系密切相關[7],為人們提供生活用水,以及灌溉農田,其中所形成的鄉土民俗,文化藝術等都與農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農民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是地域文化的充分體現?,F代化建設過程中,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形式正逐漸消失,漸漸被新城和人們的新的生活方式所取代,因此保留原有的文化呈現載體以及生活方式是重塑都江堰歷史景觀真實性的一個途徑。

2.3 重塑城鄉歷史景觀的可持續性
都江堰世界遺產不單單是水利遺產,還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人們對都江堰的依賴、對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對人們價值觀、歸屬感以及自豪感的形成與積淀有著更為深刻的影響。這些內容還將通過水利工程、水工建筑物、水力機具、水運設施;文化場所;展現其藝術價值的藝術、雕刻;工藝品等具體要素充分的展現出來。而文化的非物質性載體更為復雜和多樣,如展現其科學價值的科學思想、場所精神的信仰、認同感;體現歷史價值的風俗習慣、神話傳說;社會價值的宗教、哲學、制度、思想與價值、禮儀、慶典、生活方式等等。在保有人們原有生活方式以及原有場地存在的同時,其中包含蘊藏的非物質文化如都江堰清明放水節等禮儀慶典等大型的活動等也是都江堰城鄉歷史景觀可持續的保證之一(見圖3,圖4)。

都江堰世界遺產以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水利世界遺產而著稱,如何合理保護與發展是都江堰城市與鄉村可持續與共同繁榮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以城市歷史景觀為新視角,通過尊重賦有特色的原有城鄉地脈,深刻挖掘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重塑都江堰城鄉歷史景觀的完整性、真實性與可持續性,是都江堰城鄉歷史景觀保護和發展的基礎。
[1] 世界遺產名錄——都江堰[EB/OL].http://whc.unesco.org/en/list/1001.
[2] 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都江堰災后重建總體規劃(2008—2020)[Z].2008.
[3] 曹玲玲.作為水利遺產的都江堰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3.
[4] 景 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保護城市歷史景觀的建議》(稿)及其意義[J].中國園林,2008,24(3):5.
[5] UNESCO.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First Draft)[EB/OL].http:// whc. Unesco.org/uploads/activities/documents/activity-47-21.
[6] 羅·范·奧爾斯,韓 鋒,王 溪.城市歷史景觀的概念及其與文化景觀的聯系[J].中國園林,2012(5):16-18.
[7] 薛 飛,朱戰強.川西林盤文化景觀保護研究[J].中國園林,2014(3):26-29.
Conservation and reshaping of the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s of Dujiangyan★
ZHANG Min1,2XU Da-wei1MENG Xiang-zhuang1
(1.CollegeofGraden,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Harbin150040,China;2.Collegeof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as the methodology, respect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urban land veins, explores its deep cultural connotation, remodels the integrity, authentic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urban and rural historical landscape of Dujiangyan, in order to lay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historic landscapes in Dujiangyan.
urban and rural historic landscapes, protection, remodeling
1009-6825(2014)30-0012-02
2014-08-14★:東北林業大學2014年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項目編號:2572014BC36)
張 敏(1983- ),女,助教,在讀博士; 許大為(1962- ),男,博士生導師,教授; 孟祥莊(1967- ),男,碩士生導師,副教授
TU98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