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從很多方面來說,拉丁美洲仍然是一塊被分裂的大陸。但是,在這塊大陸上,貿易和投資都出現了新的動向,眾多機會正撲面而來。Eleanor Wragg報道。
很多年以來,拉美可以被清晰地分成兩大陣營:一是大西洋沿岸國家,如南方共同市場的成員國巴西、委內瑞拉和阿根廷,這些國家的經濟以強有力的政府管制、貿易保護主義、輕微抵制全球化為特征;二是太平洋沿岸國家,包括智利、墨西哥,這些國家歡迎自由貿易與自由市場。拉美地區內的所有國家幾乎都可以被歸類到這兩大陣營中的某一個。
但是,這種格局開始變化了嗎?今天,中國作為全球制造的領導者的地位已經日漸式微,這讓巴西的經濟發展有了良好的前景。同時,智利左派人物米歇爾·巴奇萊特(Michelle Bachelet)就任總統后,正在努力改進同拉美地區其他國家左派政府之間的關系。最新的拉美貿易協定——太平洋聯盟,迄今為止已經擁有智利、墨西哥、哥倫比亞、秘魯這幾個成員國,對于很多政治集團來說,加入這個組織是個相當務實的選擇,它將會吸引拉美地區更多的成員加入其中。不僅如此,2014年,這一地區的多個總統大選以及2014年巴西世界杯也將為經濟注入活力。鑒于此,拉丁美洲經濟前景是正在整合重構,還是這兩大陣營的拉美國家繼續分化?
2014年,拉美地區的經濟前景看上去相當樂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4年的經濟前景報告將拉美的經濟增長率定為3%,比上年增長了2.6%。穆迪公司(Moody,一家調查商業信用的公司)董事Alfredo Coutino最近說,2014年是新一輪經濟擴張的開始,緊隨其后的便是全球以及國內經濟結構的改革。
“這一地區存在大量流動性資產。”國際金融公司(IFC)美洲地區主管Antonio Alves這樣說。他強調,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墨西哥和秘魯是流動資產最多的國家。然而,由于資產的高流動性,銀行在提供資金方面正面臨著不斷增長的競爭。“資金方面的確存在壓力,特別是在大宗商品交易中,借款人總是把這種交易在各個交易者之間進行拆分,以便獲得最佳效果,結果我們就會看到大量的聯合貸款。”
隨著哥倫比亞上馬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秘魯采礦業逐漸復蘇,以及墨西哥制造業從中國收復失地,金融業也在這一地區的機會也日漸增多。
“問題不在于我們看到了什么,而在于我們看不到什么。”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全球貿易總監Sandra Nolasco說,“在金融資產領域,我們看到了很多機會,例如,非洲經濟委員會(ECA)與項目融資有著密切的關系。與此同時,來自于典型貿易和金融供應鏈的機會在快速增多。”
被分割的拉美
盡管如此,這一地區仍存在日漸增多的分歧。西班牙對外銀行將太平洋聯盟國家的經濟增長率預測為南方共同市場國家,如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烏拉圭及委內瑞拉的經濟增長率的兩倍還多。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事實上存在兩個拉丁美洲和兩種前景。”Nolasco解釋說,“對于大西洋沿岸的拉美國家,我們預測其2014年的增長率將會是1.5%,2015年將會達到1.8%;相比較而言,我們預計太平洋沿岸國家2014年和2015年的增長率將會分別達到3.8%和3.7%。”
“南方共同市場最近遭到了批評,因為它并不像人們想得那樣具有高效率。” JLT再保險北美危機處理總監Corina Monaghan指出。他補充說,這一地區的政治實體要多于貿易實體。
另外一些觀點顯得更加直接。“南方共同市場已經成為歷史,我認為它完全不足為信。” 環球透視(IHS)拉美首席分析師Carlos Caicedo這樣說。
在商品制造業繁榮時期,由于南方共同市場國家擁有全球急需的鐵礦石、石油及其他物資,因此這些國家的經濟受到刺激,大踏步地前進。
趕上了一個高價格的時代,貿易改革的主要方向被極大地忽視。但是,這種對商品市場的依賴使這些國家極易受到價格變化帶來的損害。當商品繁榮時代結束的時候,這些國家的經濟自然下行。隨著南方共同市場同秘魯、埃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這四國貿易協定的簽署(與歐盟的貿易協定自從1999年就開始協商,但現在仍然無任何成果),南方共同市場正在快速失去其立足的根基。
“對于南方共同市場來說,高關稅和眾多的繁文縟節是其發展道路上的主要壁壘。” Nolasco說。他又補充說,太平洋沿岸國家正在做與此相反的事情。“回到2005年,這些國家確立了其發展方向,毫無疑問,這些國家選擇的是自由貿易。”
巴西面臨兩難境地
巴西是否到了重新考慮其在南方共同市場中的地位的時候了?“巴西下一步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是否步烏拉圭的后塵,同歐盟簽訂雙邊協議,從而把阿根廷甩在后面。”Caicedo說,“巴西心存天下,如果巴西用特殊的進口管制和出口關稅使自己陷入四國貿易集團的沼澤,那就會使得它們的貿易伙伴感到沮喪,并且產生適得其反的作用。”
對于巴西來說,與其說南方共同市場為其提供政治和貿易上的支持,倒不如說南方共同市場已經成為其發展道路上的壁壘。那么,太平洋聯盟是否有了吸引巴西加入的機會呢?經濟合作和區域內貿易合作使得太平洋聯盟富有深遠意義。分析家舉例說,在供應鏈中,這些國家應考慮如何分工,才能使智利的釀酒師同墨西哥的化肥生產商合作,秘魯的標簽制造商同哥倫比亞的玻璃瓶制造商協作,從而共同生產出質優價廉的葡萄酒來。
“通過規模經濟的優勢,太平洋聯盟國家可以在與大型合作者進行貿易的時候表現出強勁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單兵作戰所不具備的。”Monaghan說。在她看來,巴西現在已經意識到合作協定是一件好的事情。“我認為巴西同太平洋聯盟國家會相處得相當融洽。”
“巴西擔心太平洋聯盟國家將走在前列并且愈發成功,它不想被淘汰出局。” Caicedo補充說。然而,巴西并不能像智利和哥倫比亞那樣輕易地同太平洋聯盟國家簽訂貿易協定。“歷史上,巴西曾經努力保護其國家地位。一方面,巴西需要更加放開其貿易市場,另一方面,巴西又要保護其國內產業。這使巴西出于兩難境地。”
最新上任的智利總統米歇爾·巴奇萊特(Michelle Bachelet)也許會成為巴西親近太平洋沿岸國家的推動因素。在她的競選演說中,她聲稱當自己“認識到太平洋聯盟的重要價值的時候”,她想避免拉美地區遭到分裂,她希望與其鄰居阿根廷和巴西結成更加密切的關系。
“巴奇萊特政府與巴西在經貿上結成親密伙伴關系是非常有意義的。”Monaghan說。然而問題是,對于南方共同市場來說,哪種協定會導致這兩個國家的關系變得緊張。“智利傾向于完全的貿易自由化,由于各種原因,其一直避免完全成為南方共同市場的一員。然而,巴西在承認太平洋聯盟的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在衡量南方共同市場的時效性。現在,到了智利和巴西結成合作關系的時候了。”
拉美大選影響經濟局勢
拉美地區兩次大選已經落下帷幕:競爭激烈的薩爾瓦多大選在爭議中塵埃落定;哥斯達黎加大選40年來第一次有第三方政黨參與競選。不僅如此,2014年這個地區還將有另外五個國家舉行大選:巴拿馬、哥倫比亞、巴西、玻利維亞和烏拉圭。在這個政權的改變不僅可以控制政治,還可以操控經濟形勢的地區,不要指望2014年會發生太多的改變。
“不同于2006年或2007年左派人物Correa、 Morales和Fernandez的競選勝出,在2014年的大選中,我們將不會看到實質性的改變。”環球透視的Caicedo說。他解釋說,巴西總統迪爾瑪·羅塞夫會贏得其第二屆連任。在哥倫比亞,其大選也不會有任何改變。“最大的意外是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的競選敗落,這將影響和平進程的前景。尤其是當競選獲勝者是和平進程的反對派,或者是前任總統阿爾瓦羅·烏里韋的支持者時。”他下結論稱,巴西和哥倫比亞這兩個國家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這一地區的其他國家都相對較小,因而難以在這一地區產生重要影響。”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對事態的發展感到擔心。JLT再保險的Monaghan對此就有著不同的觀點,他說:“我認為世界杯對于巴西大選的影響很微小。整個巴西的崛起實際上是其中產階級的崛起。但是我們認為,候選人迪爾瑪和她的政黨看到了巴西人口中的大多數,并且一直致力于在巴西消滅貧困。盧拉著手進行的社會改革很大程度上也是幫助人們填飽肚子,使巴西民眾不再忍受饑餓之苦。不要忘記巴西人口中的大多數,而中產階級只是其中一部分。”
區域內貿易生機勃發
今天,拉丁美洲的貿易和投資在很大程度是被“多元拉美”所推動的。拉美本地跨國企業在本地區各國之間展開經營,在促進地區一體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從哥倫比亞公司投資中美洲,到智利公司投資南美零售業,再到秘魯公司掌控哥倫比亞的基礎設施建設,拉美內部的相互投資已經是一個新的方向。銀行業不得不重視這種趨勢。“在拉美內部,我們看到了極大的增長潛力。” Nolasco說。他指出,這種趨勢才剛剛開始。
“拉美在很多方面尚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當左傾政府表現出對某些國家的親近時,中產階級卻在大多數國家出現,并在貿易和投資方面顯示了眾多機會。”Monaghan補充說。然而,拉美的發展并不會一帆風順,她指出,目前在拉美仍存在政治風險,中等政治風險和高政治風險在這一地區并存。這將會對拉美的對外貿易和投資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