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榮,張鴻婷,郭丹丹,王興,闞麗君
(1.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2.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RA是由于機體免疫異常引起的以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異質性、系統性自身免疫疾病。NF-κB在類風濕關節炎的炎癥進程中有重要地位,在免疫介導的RA的炎癥、增生和骨侵蝕三大病理過程中,NF-κB都起著中心調節作用。以NF-κB為靶點,針對其信號通路中的各個環節抑制其活化,目前已成為抗炎、抗風濕治療研究的熱點。本研究以佐劑性關節炎大鼠為研究對象,從核因子-κB角度探討RA的發病機制并研究夾脊溫針灸法對AA大鼠膝關節滑膜核因子NF-κB表達的影響,探討針灸治療RA作用的內在作用機制。
Wistar大鼠,30只,潔凈級,體質量(200±10)g,雌雄各半,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動物實驗中心提供。
將30只Wistar大鼠適應性喂養7天后,隨機抽取10只,于右側后肢足墊皮內注射0.1ml生理鹽水,余20只大鼠足跖底部注射0.1ml完全弗氏佐劑[1]進行造模。造模成功的AA大鼠20只,隨機分成模型對照組(B組)、夾脊溫針灸組(C組),每組10只,將注射生理鹽水的10只大鼠作為空白對照組(A組)。A組和B組不做任何治療;C組:將大鼠固定,參照《中國獸醫針灸學》選夾脊穴,用0.28mm×25mm毫針針刺上述穴位,并用多功能艾灸儀治療,每日1次,每次15min,治療中間按上述穴位行針1次,采用平補平瀉法,共治療14天。
膝關節取材:針灸第14天,大鼠稱重,用20%烏拉坦腹腔麻醉(4ml/kg),仰位固定,沿后腿膝關節正中縱行切開皮膚,直至暴露出以膝關節為中心約3cm×3cm的區域,可見白色的髕韌帶,沿髕韌帶下方將其剪開,用止血鉗夾住髕韌帶斷端將髕骨向上掀起,再分別沿髕骨兩側向上分離至股骨,此時即打開了膝關節腔,可見由髕骨下極向下延續有一層平滑光亮呈淺淡黃色的滑膜組織,用眼科剪緊貼關節面邊緣將滑膜完整剪下,用眼科直鑷夾起置10%的中性甲醛中固定。
夾脊溫針灸法可以改善AA大鼠關節腫脹度,結果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關節腫脹度變化比較(s,cm)

表1 各組大鼠關節腫脹度變化比較(s,cm)
注:與 A 組比較,△P <0.05;與 B 組比較,★P <0.01。
組別 n 造模前 針灸前 針灸第14天A組10 0.446 ±0.053 0.485 ±0.054 0.497 ±0.052 B 組 10 0.488 ±0.056 0.948 ±0.102△ 0.631 ±0.074△C 組 10 0.491 ±0.051 1.011 ±0.172△ 0.495 ±0.037★
A組:滑膜細胞內棕黃色的NF-κB(P65)陽性反應物在胞漿、胞核染色非常弱,且幾乎都分布于胞漿中,胞核中的陽性物質很少甚至沒有。滑膜細胞無增生為1~2層。
B組:滑膜細胞明顯增生,滑膜細胞核、胞漿內棕黃色的NF-κB(P65)陽性反應物染色較正常組明顯加深,多呈團塊狀分布,且胞核內染色較胞漿深。分布細胞多在滑膜襯里細胞、巨噬細胞、成纖維細胞及淋巴細胞。
C組:滑膜細胞無明顯增生,滑膜細胞內NF-κB(P65)陽性反映物在胞核、胞漿棕黃色染色非常淺,在胞核內的棕黃色染色較模型組染色淺,接近正常組,未見棕黃色染色團塊狀分布。
夾脊溫針灸能夠抑制AA大鼠關節滑膜NF-κB(P65)高表達活性,結果見表2。
表2 各組關節滑膜NF-κB(P65)表達密度比較(s)

表2 各組關節滑膜NF-κB(P65)表達密度比較(s)
注:與 A 組比較,△P <0.01;與 B 組比較,★P <0.01。
組別 n NF-κB(P65)A組10 0.011026 ±0.002293 B 組 10 0.088897 ±0.015542△C 組 10 0.017147 ±0.002293★
目前關于RA發病機制仍不清楚,NF-κB信號通路在類風濕關節炎的炎癥進程中有重要地位。沈暉等[2]研究顯示,AA大鼠模型滑膜中和脊神經節細胞中NF-κB表達均增高。NF-κB參與調節炎癥過程中多種細胞因子和細胞黏附因子表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病中發揮重要作用[3]。活化的轉錄因子NF-κB通過與相應的炎癥介質靶基因啟動子區的κB位點相結合而導致炎癥介質基因的過度表達。近年來研究發現,在RA滑膜組織中NF-κB異常活化,而且,在RA患者滑膜組織和關節液中NF-κB通路調節多種炎癥因子的表達[4-5]。
針灸治療RA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具有改善微循環,調節免疫功能,抑制自由基,釋放鎮痛,降低皮質醇的分泌等作用,為了尋求一個高效易于實施的針灸方案,在我們多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參考大量文獻,又經多次反復臨床實踐,確立了夾脊溫針灸法治療RA方案,以貫通督脈之陽氣,達到調和陰陽,平和氣血作用。本研究以NF-κB為靶點,以夾脊溫針灸法為研究方法,結果表明,本法可降低滑膜組織中異常活化的NF-κB活性表達,從而抑制NF-κB信號通路活化,達到治療作用。
[1]蘇暢,張成義,韓慧明,等.佐劑性關節炎的佐劑劑量條件探索[J].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4):306 -307.
[2]沈暉,魯靜國.佐劑關節炎大鼠脊神經節中核因子kappa B表達的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5,21(3):494 -496.
[3]張新奇,劉宏,徐述雄,等.CD4+CD25+調節性T細胞活化對CCR4/CCR5膜表達及功能的影響[J].免疫學雜志,2010,26(12):5-9.
[4]楊露,全學軍.CD4+CD25+調節性T細胞在同種異體移植免疫耐受中的研究進展[J].免疫學雜志,2011,27(11):932 - 935.
[5]趙俊云,楊向竹,季新燕,等.黃芪糖蛋白對佐劑性關節炎大鼠脾細胞增殖與凋亡的影響研究[J].中醫藥學報,2014,42(1):61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