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敬,葛長江,田晉帆,呂樹錚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北京 100029)
不穩定心絞痛是臨床常見疾病,屬中醫“胸痹”、“心痛”范疇,芳香溫通、宣痹通陽為其主要治法。寬胸氣霧劑方由細辛、檀香、畢茇、高良姜、冰片等組成,有芳香溫通、開竅止痛功效,為目前臨床緩解心絞痛發作的中成藥,但尚需系統評價該藥在心絞痛即刻緩解方面的療效性和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2年12月~2013年8月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住院患者120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齡42 ~73歲,平均62.7歲;病程1個月~13年,平均5.8年;初發型42例,惡化勞累型57例,自發型21例;心絞痛分級(按照加拿大心血管病學會分級CCS分級)中Ⅰ級43人,Ⅱ級51人,Ⅲ級17人,Ⅳ級9人;合并高血壓47例,糖尿病34例,高脂血癥53例,腦卒中19例;用藥前心電圖ST段抬高組13例,平均ST段抬高幅度為0.07mv,ST段壓低組78例,平均ST段壓低幅度為0.16mv,T波高尖組14例,T波倒置組62例,Q波形成組23例,未見異常組29例,心電圖異常導聯部位中,下壁組31例,前壁組42例,側壁18例。
1.2 診斷標準 冠心病心絞痛診斷需符合以下幾項之一:陳舊性心肌梗死病史;經皮冠狀動脈造影證實至少單支冠脈狹窄大于等于50%;運動平板試驗陽性;冠脈CTA示至少單支冠脈狹窄大于等于50%狹窄;心肌核素掃描負荷試驗陽性;心電圖典型的缺血改變。
1.3 納入標準 1)符合冠心病心絞痛(穩定型心絞痛或不穩定心絞痛)西醫診斷標準的門診或住院患者,且在就診前1周內心絞痛發作>3次。2)中醫辨證分型符合心血瘀阻型或氣滯血瘀型或寒凝血瘀型。3)年齡30~75歲。4)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1)妊娠或哺乳期婦女;2)同時參加其他臨床試驗者;3)酒精過敏、硝酸酯類藥物禁用或慎用者;4)認知障礙,不配合者;5)合并肝腎功能嚴重損害或精神異常者。
1.5 剔除標準 1)納入后1周內沒有發生心絞痛者。2)未按規定進行隨機分組。3)一次藥未用或無任何檢測記錄者。
2.1 治療方法 患者予以常規抗血小板、抗心肌缺血、調脂等治療,降壓藥、降糖藥維持原量。心絞痛發作時留測心電圖1份,即刻舌下噴用寬胸氣霧劑3噴,記錄心絞痛緩解時間,如用藥后胸痛5min后仍不緩解,則終止觀察,即刻予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1片,必要時做進一步積極處理以保證安全。待胸痛緩解后留取心電圖1份做前后對照。
2.2 評價指標 1次用藥后心絞痛即刻緩解時間、顯效率、心電圖變化情況、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化驗指標(包括血尿常規、肝腎功能改變)。
療效:顯效指用藥后2min內(含2min)心絞痛消失或基本緩解。
心電圖:顯效:心電圖恢復至“大致正常心電圖”;有效:治療后S-T段恢復>0.05mV,但未達正常水平,倒置T波變淺>25%,或T波由平坦變為直立者;無效:心電圖基本與治療前相同;加重:治療后S-T段降低>0.05mV,T波加深>25%,或直立 T波變平坦,T波變倒置,以及出現異位心律、房室或室內傳導阻滯。
不良反應:包括口干、頭暈、頭脹、心悸等。
3.2.1 寬胸氣霧劑1次用藥對心絞痛即刻療效情況
見表1。

表1 寬胸氣霧劑對不同心絞痛分級患者療效比較
3.2.2 用藥后心電圖變化 見表2。

表2 寬胸氣霧劑1次用藥后心電圖改變情況
3.2.3 不良反應評價 見表3。

表3 寬胸氣霧劑使用不良反應發生率情況
3.2.4 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情況 該研究中患者用藥后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檢查較用藥前無明顯變化。
針對冠心病心絞痛,中醫藥學有獨到的理論和療效。心絞痛屬“胸痹”范疇,多因素體陽虛、陰寒、痰濁、氣滯、血瘀等病理產物痹阻心脈,使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1]。寬胸氣霧劑由芳香溫通的中藥組成,其中細辛味辛性溫,通竅止痛;高良姜、蓽茇溫陽散寒;檀香辛溫,行氣活血;冰片芳香氣竄,開竅醒神;延胡索辛苦溫,活血行氣止痛[2]。研究表明,該藥對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其原理包括緩解血管痙攣,擴張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寬胸氣霧劑在制作工藝中改進了氣霧劑劑型,藥品可直接通過呼吸道黏膜迅速進入循環,以利于快速發揮藥效。在心絞痛緩解療效方面,寬胸氣霧劑1次用藥后心絞痛即刻緩解率尚可,同時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少。可見,寬胸氣霧劑可作為心絞痛患者控制胸痛發作的良好選擇。
[1]張琪,周亞濱,史海蛟,等.中醫特色療法治療冠心病的研究進展[J].中醫藥學報,2013,41(2):103 -105.
[2]郭士魁,陳可冀,錢振淮,等.寬胸氣霧劑中止心絞痛發作速效作用的觀察[J].中西醫結合雜志,19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