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洲
(上海友聯竹園第一污水處理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上海 200137)
瑞士伯爾尼污水處理廠的管理模式及收費機制
許 洲
(上海友聯竹園第一污水處理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上海 200137)
基于對瑞士伯爾尼污水處理廠的概況、污水處理工藝、企業與員工架構情況的分析,介紹了其管理運營模式,并對該廠與中國典型污水處理廠的收費機制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污水處理廠,收費機制,管理
1.1 概況
瑞士面積41 285 km2,人口約800萬人,污水處理廠(>1 000人口當量,PE)共有760座(伯爾尼州有46座)。伯爾尼污水廠于1967年開始運行,處理伯爾尼市和周邊11個區域的污水,日處理污水約10萬m3,服務人口21.5萬人,是瑞士6座大型污水廠(>400 000人口當量)之一。該廠累計總投資為2.35億瑞士法郎,污水收集管網總長1 200 km,污水納管率超過99%,服務區域內建有2座自動運行泵站。
1.2 工藝
伯爾尼污水廠于1978年增加化學除磷工藝,1988年開始污泥脫水,1999年改造后污水處理工藝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2002年開始污泥干化,2004年啟用污泥消化工藝(SBR工藝改成處理消化池上清液),管網污水由新建成的曝氣生物濾池處理。干化后污泥顆粒外運作為水泥廠輔料,污泥消化產生的沼氣經由2007年建成的裝置提純后出售。
1.3 污水廠進出水水質、出水標準
污水廠進出水水質、出水標準見表1。

表1 伯爾尼污水廠進出水水質及出水標準 mg/L
1.4 企業架構和員工情況
污水廠服務的10個社區按股份比例派出20名代表組成伯爾尼污水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董事長由獨立董事擔任。董事會下轄金融、技術和人力三個委員會。管理層由董事會聘任,污水廠下設運行部、保障部和項目部三個部門。 污水廠有員工31人:廠長及秘書各1人,財務及保障1人,項目負責1人,運行負責1人,工藝、設備和維修工程師各1人,維修班7人,運行班14人,化驗2人。
2.1 會議和培訓
污水廠上班時間為工作日的8 am~4 pm,實際上,運行和維修工人工作日6點30分就到崗。8點整,所有人員到達辦公樓的員工餐廳吃早餐,廠長會利用30 min的時間召開每天的晨會。下午2點~3點,大部分運行和維修人員返回餐廳,由運行負責人召開故障分析、安全教育、員工培訓等各類會議,討論氣氛熱烈。員工每年的培訓時間為21 h。
2.2 計劃
為做好下一年度維修,采購備品備件的計劃在當年10月份就已完成。待污水處理、沼氣銷售、物料、生物質利用等計劃出臺,伯爾尼污水廠在每年的11月中旬向董事會金融委員會提交下一年度預算,董事會12月份批準后實施。
2.3 檔案
我們對檔案不陌生,但也很不重視。伯爾尼污水廠收集了70年來仍在使用的所有管網電子數據和污水廠自建成以來的所有紙質和電子檔案,其數據庫包括:1 200 km管道的型式、管徑、高程、坡度、介質流速和損壞情況;幾萬個大小窨井連是否落底都有記錄;大小閥門的具體位置和更換時間;納管企業接入點的GPS信息;有文丘里或巴氏計量的管道位置等等。檔案會及時更新。
有趣的是,企業排放污染物的特征值和排放量在廠里都有記錄,若有污染物偷排,從污水廠的化驗結果幾乎就可斷定是哪家企業違法排污。若有污染物突發泄漏,廠里能快速判斷污染物到達廠里的準確時間。
2.4 項目管理
伯爾尼污水廠的廠房和工藝,經歷了若干次的升級改造,但每次升級總是有條不紊。廠長就是項目團隊負責人,他是團隊的大腦,隨時掌握政策走向并與董事會保持密切溝通。今明兩年,項目部正在開工新建沼氣凈化車間、外來污泥與生物質處理車間和污泥干化車間,三個項目的預算與方案早在2009年就已批復確認。后續三年,運行團隊對工藝和設備與設計和供貨單位反復溝通,直至運行人員簽字同意后,設計才可正式出圖。國內則缺少運行審核程序,造成“項目建成之日就是整改開始之日”的尷尬情形。項目部每兩周向董事會匯報進度、質量、安全風險和支付情況,對照三年前的總體進度安排作出解釋。可以想象,沒有充分而嚴密的準備,項目是無法順利推進的。
2.5 能源管理
污水廠能源管理路線:接收污水、小型污水廠污泥和廚余油脂等生物質,經生化、消化和干化后,形成的污泥顆粒作為輔料進入水泥廠焚燒(相當于500萬L柴油加上4 200 t石礦),產生的沼氣提純后進入天然氣管網供32輛天然氣公交使用(2012年),出水余溫替代燃氣供周邊社區114戶居民取暖。5 km外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提供全廠電力和干燥濕污泥所需高溫蒸汽。
通過能量計算,伯爾尼污水廠已經實現能源自給。他們從設備和工藝流程的改善上降低能耗,逐漸發展為提高生物質處理效率而供給外界更多能量,目標是要將污水廠變成能源工廠并成為典范。2004年,廠里獲得瑞士“自然星級”(Naturemade Star)證書,表彰其生產出100%綠色能源和在信譽、質量和生態建設的貢獻。
2012年,伯爾尼污水廠新的辦公大樓落成。這幢樓房按照瑞士新的節能標準建造,完全符合可持續建筑的最高標準——迷你能源標準(Minergie-P-ECO-Standard),每年每平方米能耗低于45度電。
2.6 內部激勵機制
“憑著對國家和事業的滿腔熱情”,污水廠的所有員工一上崗就埋頭做事,對自己崗位也非常專業。伯爾尼污水廠的污水處理費一直維持在2006年的水平仍保持穩定的利潤,說明員工的勞動生產率是不斷在提高。廠長也沒虧待員工,除了讓員工的薪資水平高出同行約15%外,在2005年就開始使用一種戰略績效管理的有力工具——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去規避風險、激勵員工。平衡計分卡作了5年滾動規劃,設立指標,次年微調,每季度考核后向員工公示,次年1月按權重打分,如得分115,則可向董事會申請嘉獎薪酬總額的15%,再按貢獻大小進行分配。平衡計分卡自上而下分為四個方面: 財務指標:單位綜合成本、生物質處理收入、生物甲烷的銷售收入和污水處理收入。顧客指標:污水處理凈成本、中央控制系統的版本號、干污泥顆粒的出售量和生物甲烷的銷售量。業務流程:可靠性和達標率(ISO14001及國家自然公園復審通過、出水超標次數和晚上及周末設備故障呼叫次數)、處理量占處理能力的比重(沼氣提純、污水處理、外來生物質處理和污泥干化裝置)和全年生物脫氮總量。團隊協作:專業知識、團隊技能、員工缺席天數和員工滿意度。員工滿意度調查是由員工上網至獨立第三方——瑞士標桿企業調查公司進行,該公司服務瑞士全境2 300家企業,樣本足以讓人信服。調查內容包括:工作內容、教育培訓與發展、工作管理、就業條件、對組織的認可、辦公條件、團隊合作、信息交流、對領導的評價、榮譽感和總體印象等11項指標。伯爾尼污水廠2013年所有類別均超出對應基準值,達到4.0分(瑞士平均為3.59分),其中,團隊合作分數高出均值0.14分,員工的教育培訓與發展卻是超出均值0.66分。平衡計分卡能及時發現公司管理中的短板,注重的是過程管理。它融計劃、年度預算為一體,兼顧員工和企業的各自利益,最關鍵的是它與所有員工(包括管理者本身)獎金掛鉤,這是績效管理的核心。
2.7 外部監管機制
污水處理廠的政府監管部門為“能源和環境部”,它是州政府的組成部門,職能有能源管理、噪聲防護、水體保護和污水排放監管,設有環境實驗室。污水方面,重點監管工業廢水排放和污水廠出水。污水廠均設有進出水在線檢測儀表,廠里僅作參考,不要求上傳至監督部門。為確保數據真實可信,取樣工作由環境實驗室派員獨立進行,樣品一分為二,由廠部化驗室和州環境實驗室分別化驗并留樣,化驗指標與國內大同小異,國內還增加一項細菌指標。對大于50 000人口當量的污水廠,抽檢頻率為每年至少24次,允許偏差3次。從10年前開始,瑞士采取了對違法排污企業重罰甚至令其關門,讓所有排污企業徹底重視環境保護。
瑞士污水廠每年繳納排污費,由州政府統籌使用,這是政府促進減排和政策引導的有力手段。收費單價如表2所示。

表2 收費單價表 瑞士法郎/kg
2.8 生態建設
伯爾尼污水廠坐落于河谷,背靠布蘭加頓大森林,伯爾尼母親河阿勒河在它三面環繞(見圖1)。為了與周圍環境相適應,污水廠在歷次改擴建中始終注重與環境協調,讓人、工廠與自然和諧共存。在伯爾尼污水廠內建有養蜂場(見圖2)。2008年,伯爾尼污水廠獲得瑞士自然公園基金會授予的“自然公園(Naturpark)”稱號。

3.1 伯爾尼污水處理廠收費機制現狀
伯爾尼污水處理廠的服務范圍共有12個社區。1996年其中10個社區聯合成立伯爾尼污水廠股份有限公司,伯爾尼市占76.58%股份,另有2個社區于2010年與伯爾尼污水廠簽訂污水處理協議,廢除自有污水廠后將污水接入伯爾尼污水廠管網。污水收集管網的建設由各社區自行負責投資,污水處理廠的建設由10個社區共同出資。伯爾尼污水處理廠的收費機制基本上是按單個項目來考慮,與中國的收費機制不同。
3.2 伯爾尼污水處理廠收費機制與國內的比較
3.2.1 水價制度
伯爾尼污水處理廠的收費機制主要是由12個社區共同投資建設完成。管網建設和污水處理廠的前期投入均由12個社區共同協商完成,每個社區根據自己的特點建立管網,費用也由各社區自行承擔,污水處理廠由社區聯合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后續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由社區共同承擔。國內污水處理廠大多依靠政府補貼生存,由政府建設投資并運營。我國目前水價由供水成本、污水處理費以及水資源費三部分組成。
3.2.2 水價水平
按照國際經驗,水費支出應占家庭支出的2%,平均水價普遍較高。我國目前的水價仍然偏低,約占家庭支出的0.6%(以2008年的數據為例)。目前國內城市比如上海,已采取階梯式的水價收費機制。
3.2.3 對于伯爾尼污水處理廠收費機制的幾點建議
收費機制應與運營管理費用相適應。合理的收費應能夠滿足管網泵站和污水處理的全部費用,而不再需要費用補充,包括財政支出。目前伯爾尼污水處理廠的運營費用以平均方式由各社區承擔,由于該廠服務的多個社區情況(水質水量、管網管徑和長度、泵站數量)不同,平均方式承擔運營費用則顯得極為不合理;但若以科學的方式區分各社區的差異,實用操作性不強。在此提出幾點建議:1)建立專門委員會。由各社區、管網和污水處理廠投資方、運營方和居民代表按一定的比例組成專門委員會,來協商收費機制。每年度聘請會計師事務所來監督預算和執行情況。2)建設投資和收費。事實上,輸送管網和泵站由各自社區投資建設完成,其債務償還可能已經協商確定。因輸送水量和輸送距離的不同,各社區的投資費用也不相同,合理的方式是,輸送主干管應由服務區域內社區按照設計水量比例共同承擔,若有可能還需考慮管道和泵站的用地成本,支管可能在單個社區內,由各自社區承擔。作為城鎮基礎設施的投資,一般由公共財政承擔,納入公共財政預算,不考慮通過后續收費機制來償還。3)運營收費。為保證輸送管網泵站和污水處理廠基礎設施的持續運行,需要長期的運營費用來保障,采用合理的運營收費機制是必然選擇。運營費用包括管網、泵站和污水處理廠三部分。管網運營費用主要有檢查、疏通(人工費、設備費)和污泥處置;泵站運營費用主要有電費、設備維修費、折舊費、人工費等;污水處理費用主要有電費、設備維修費、折舊費、人工費、藥劑費、檢測費、固廢處置費等。以年度方式核定總費用,年底核算,有利于費用保證;以單價方式結算運營費用,適合適度的競爭和高效的經營管理。管理團隊與費用核定方式相對應,年度總費用方式適合組建自己的團隊;核定單價方式,可以選擇專業管理團隊。
3.2.4 收費機制基本策略
1)所有建設投資費用不納入收費機制,管網泵站建設投資由各社區承擔區域內的部分,污水處理廠建設投資由各社區共同承擔。2)專業委員會負責運營費用的測算、預算和結算核定。3)考慮各社區的管網泵站情況不同,難以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其運營費用由各社區自行承擔。4)收費對象包括居民生活、商業、工業等,這幾種類型污水水質不同,收費標準應有所區別。水量以自來水用量為依據核定。5)建立統一的污水處理基本收費標準和差異的污水輸送收費標準。污水處理費用于承擔污水處理廠運營,污水輸送費用于承擔管網泵站運營。6)以價格和服務為標準,選擇合適的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團隊、管網運營團隊,也可管網和污水處理廠由專業運營團隊統籌管理。
[1] 伯爾尼污水處理廠2012年年報[Z].
Management mode and charging mechanism of Bern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in Switzerland
XU Zhou
(ShanghaiYoulianZhuyuan1stSewageTreatmentInvestmentDevelopmentCo.,Ltd,Shanghai200137,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enterprises and employees of Bern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in Switzerland, introduces its management operation mode, and finally explores the charging mechanism of the plant and traditional typic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
sewage treatment plant, charging mechanism, management
1009-6825(2014)11-0265-03
2014-02-09
許 洲(1975- ),男,高級工程師
TU71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