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平 江 濤
(廣西大學林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
家具設計專業課程中的3D教學研究
孫建平 江 濤
(廣西大學林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
介紹了3D教學法的特點以及在實施3D教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課前必要的準備,利用家具造型設計課程中的兩個實踐案例分析了3D教學法在家具設計專業中的應用情況,研究結果顯示3D教學法通過有效的情景設計把知識點融入到場景中,通過學生參與到教學中而成為課堂的主體,提高了教學效果,達到了教學目的。
家具,設計,3D教學法
家具設計專業是一個相對比較年輕的專業,最初在林業高校的木材加工專業開始相關家具設計的專業課程,后來逐漸在林業高校獨立設置四年制家具設計本科專業。家具設計專業具有藝術設計與工業設計專業的特點,所以在課程設置與專業課教學中要充分結合專業的特點,在教學計劃與目標培養的定制中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發散思維,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最近以學生為主體的3D(Designing:設計、Directing:指導、Discussing:討論)[1]教學法在家具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應用并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同時也達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3D教學是以學生為教學實踐活動的中心,通過同學之間的對話與討論、師生之間的互動、老師正確引導來分解知識點,通過充滿趣味的場景把理論知識變得通俗易懂而使學生容易接受的一種實踐性教學方法。其實對3D教學有許多不同的闡述[2-5],但基本內涵都是一致的,都是通過教學方法的改變,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有一些學者研究把3D教學法用于語言的教學中,如把3D教學法應用到家具設計專業教學的研究還沒見報道[6,7],本文通過對3D教學法的特點進行分析,研究如何有效地把3D教學法應用到家具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中。
在3D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參與意識強,能激發學習熱情。3D教學法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3D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引導學生學習。這種老師和學生位置的交換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這使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交流、討論,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達到學習的目的。這既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又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重在學生參與,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
3D教學讓學生就具體的情景參與到知識點的分析與討論,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敢于和別人競爭,敢于爭取最優秀的表現,敢于抓住機會鍛煉和展示自己的交流能力。同時3D教學可以促使學生課前準備,對相關知識點進行預習,這樣在課堂上討論才能有更好的表現。另外,在3D教學法中,師生位置的互換可以使其達到換位思考、感情融洽的目的,同學之間的相互討論可使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相互促進,這種環境氛圍可形成同學之間的良性競爭,提高他們的獨立學習的能力。
3)以興趣為引導,提高教學效果。
在3D教學實施過程中,老師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恰當的教學情景設計,把枯燥的理論知識利用學生熟悉的情景傳遞給他們,通過這種情景設計讓學生參與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種情景式教學能吸引學生的參與度與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學習,在輕松的對話與討論中學到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
與傳統的教學相比,3D教學要求盡量減少教師話語時間,應盡可能地增加學生參與的時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角。3D教學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是教學情景的設計,根據教學內容和知識點設計恰當有趣的情景是進行3D教學的關鍵。這就要求老師“打鐵還需本身硬”,如果老師所掌握的知識不足以應付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就無法及時糾正學生們在交流和討論中出現的偏差。所以課前老師需熟練掌握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查閱相關的參考文獻,尋找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情境設計首先要完成教學任務,在此基礎上情景盡可能貼近學生所處的實際環境,聯系當前社會所出現的熟悉現象,使情景具有真實性、現代感,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增加學生參與的興趣。
其次是課堂語言的組織,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傳授的知識都是事先準備好的內容;在3D教學活動中,老師應針對學生非智力品質豐富、敏感的特點,通過適當的語言組織、把握尺度,創造一種寬松和諧、輕松有序的課堂氛圍。
另外是角色的準備,3D教學中老師以“導演”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故老師應注意教學過程中場景不同而進行的角色轉換,在不同的階段以不同的身份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多層次、全方位的把枯燥的理論知識點從簡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傳遞給學生。
最后是討論主題的設置,3D教學成功與否在于最后討論主體的設置,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任務設計難易適度、中肯切題的主題是3D教學中畫龍點睛的部分,通過學生參與討論主題可以使學生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也可以拓展到相關的知識,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老師應有臨場應變的能力,可根據不同的討論情況臨時設置子題目圍繞主題進行討論,通過組內、組間、師生之間的充分討論集思廣益,發現不足,開拓學生的發散思維,增強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真正做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3D教學使學習是一個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求知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導演”“教練”的角色的身份,而要使3D教學得以順利、有效的實施,必須有充分的課前準備。
1)豐富的知識儲備。
這主要是對老師的要求,3D教學中老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自身要有充分的準備,包括教學內容的理解,相關素材的準備以及對教學中可能出現的狀況預測等,特別是對所要講授的知識點的理解,如不進行充分的準備,所掌握的知識很難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的情景,更不能很好的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不能很好的掌控課堂教學的進程。所以老師應以身作則及時學習,如學生們發現老師還在學習,也都暗中效仿,于是師生之間在課上互相學習,課下互相比學習,達到教學相長的良性學習氛圍。
2)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為了更好的實施3D教學,上課前需要結合所要講授的知識制定符合學生水平的教學目標和體系,以合理的方案和目標來明確教學的宗旨,盡可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制定目標時教學過程要難易結合,既要易于完成,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同時也應該有一定的擴展性。課后要有合理的評價標準,以便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價,也可以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及時發現問題進行修正。
3)細化教學計劃。
上課前老師需要明確教學內容,仔細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考慮教學情景的設置和實施,教學素材的選用和準備,教學設備的安裝準備等。對于一個比較復雜的題目可拆分為幾個子題目分項實施,還有最重要的是準備好討論主題,以及主題可能涉及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原有基礎。在細化教學計劃的同時還要綜合考慮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何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家具造型設計是家具設計專業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也是一門理論結合實踐較多的課程。而3D教學法正是針對這一特點而設計的教學方法,它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導的原則,按照情景設計、模擬指導、主題討論的教學步驟安排教學。學生在情景中循序漸進的學習理論知識,通過老師的引導進行由淺入深的理解知識點,最后通過主題討論讓學生對新知識進行理解消化,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拓寬思路,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在家具造型設計的點線面教學中,先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見圖1。首先設計教學的情景,讓學生扮演家具點評師對圖中的一對座椅進行評價,從各自的角度點評該座椅的特點,先從點出發,再到線,最后到面這三個造型基本要素由淺入深的分析圖例中家具的特點。在學生自主發表自己的觀點的同時老師時而加以引導,比如家具中主要利用哪些線條,線條的形狀、比例和尺寸以及構圖有什么特點,讓學生逐漸接受點線以及由點線形成的面如何在家具設計中進行應用。最后,讓學生自由發言,討論如果要進行這樣的家具設計,該怎么做,哪些地方需要改變,改變的目的是什么等主題。這樣通過學生參與和老師的引導把知識點傳授給學生,把死板的理論知識,通過對具體家具鑒賞得以學習。這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通過案例設計場景、老師引導、學生參與的方式完成教學內容,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講授家具造型設計法則中的“統一與變化法則”時,也可采用設計、指導與討論的3D教學法達到教學目的。首先選好圖2的案例進行“購買家具”的情景設計,讓學生扮演顧客與導購員,通過他們之間的提問與解答來了解家具的造型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色彩的應用(包括色調、色彩面積大小、所占的比例等方面)、曲線的應用(包括曲線的形狀、長短、比例等)、面的應用(包括面的形狀、大小、位置、比例等)等因素進行闡述家具的特點,通過幾組學生扮演就可以對這件家具的造型特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最后以“統一與變化”為題讓學生自由發言討論這件家具的變化與統一,老師最后總結統一與變化應用到家具造型設計中所遵循的原則與注意事項,如:統一和變化是截然相反的兩種表現手法,統一是指性質相同或類似的東西并置在一起,造成一種視覺上的一致或具有一致的趨勢,統一的手法分為協調、主從、呼應;而變化是在不破壞統一的基礎上,強調家具造型中部分的差異,求得造型的豐富多變。 變化在家具造型設計中的具體應用主要體現在對比方面。圖2中主要應用曲線的協調,每條線都有相似或者相近的趨勢,并且在家具的不同部位都能找到呼應,例如沙發靠背正中的一條長曲線有右邊的扶手形狀與之對應。另外從顏色上也體現了統一中的變化,比如沙發左半部上邊與扶手的冷色調與右半部的暖色調形成鮮明的變化,但是沙發的底座統一為暖色調,同時還利用色彩的純度、色相、明度的相似材質肌理的相互協調。

與傳統的教學相比較,3D教學法避免了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呆板與實踐脫節的現象,避免了老師一言堂、填鴨式教學的不足。在家具造型設計課程中用3D教學技術及教學資源,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通過情景設計把“點線面造型”與造型法則“統一與變化”兩個知識點融入到具體的情景案例中,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下循序漸進理解知識點,讓教學過程更為直觀形象、生動有趣。這種老師輔助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法既能聚焦學生學習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使知識點直觀、有趣的讓學生接受,達到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
[1] 黃桂花.3D 教學法在旅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和評價[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9):28.
[2] 梁長余.“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3D教學設計[J].生物學教學,2012,37(12):26-28.
[3] 曹桂彬.淺析“3D”教學法在體育課堂中的運用[J].體育·美育,2013(5):231.
[4] 信稚玲.3D教學法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2(7):23.
[5] 劉春玲.提高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策略——教學法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企業導報,2012(24):227.
[6] 崔淑麗.3D互動式教學法在視聽說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論文,2008.
[7] 趙 翔.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3D互動式教學法[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9(3):131-133.
Study on 3D teaching method in furniture design courses
SUN Jian-ping JIANG Tao
(TheForestryCollegeofGuangxiU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3D teaching method, precautions and preparation before class were introduc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3D teaching approach. Practical cases about furniture design course were adopted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3D teaching method in furniture design profes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ough designing effective scene, knowledge was integrated into the scene by 3D teaching method. So that students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classroom, which allow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room and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ccept knowledge, so 3D teaching method can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eaching purposes.
furniture, design, 3D teaching method
1009-6825(2014)11-0269-03
2014-02-08
孫建平(1974- ),男,博士,副教授; 江 濤(1978- ),男,博士,講師
G64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