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曉菁 張秉全
摘 要:在電力市場營銷工作中,售電量的高低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開拓電力市場是營銷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學的進行電量預測,對企業經營決策起著重要作用。為了提高電量預測準確率,通過分析現狀、找出影響預測準確率的因素,提出提高預測準確率的措施,從而找出適合本地區的電量預測方法。
關鍵詞:電量;預測準確率;影響因素;預測方法;措施
1 現狀分析
1.1 預測技術
目前,沒有專門的電量預測軟件或系統用來指導預測工作,主要通過歷年的工作經驗及對歷史數據的比對分析、到用戶側調研等方法進行預測,預測技術受限。
1.2 預測準確率
2012年海東公司年度電量預測準確率為97.42%,處于同業對標C標段位,預測準確率離98%指標相差0.58個百分點,準確率有提升空間。
1.3 預測人員預測水平
預測人員預測水平偏低,業務素質參差不齊,尤其是個別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強,工作粗放,缺乏對用電需求、電網情況、用戶生產經營狀況等的分析,不能適應“三集五大”高標準的要求。
2 影響電量預測準確率的因素
2.1 電量結構
影響預測準確率的主要因素為電網負荷結構,不同地區的電網負荷結構不同,有些地區以商業為主,有些地區以一般工業為主,負荷結構決定一個地區電量增減變化,海東地區售電量以大工業為主,大工業售電量占公司總售電量的93%以上,大工業售電量受市場、國內外環境、國家宏觀政策等影響較大,負荷運行不穩定,日電量較大,修停爐或故障停爐對電量預測準確率影響較大,因此電量預測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以居民、非居民、一般工商業等為主的地區,負荷運行較穩定,電量預測具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預測準確率也就不會有太大的波動。
2.2 對大用戶用電缺乏了解
電量預測人員不能按期到用戶側了解生產經營狀況、開停爐情況及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缺乏對大客戶檢修停爐、故障停爐等情況的了解,會直接影響電力預測準確率。
2.3 缺乏對歷史數據的分析
對于居民、非居民、一般工商業等行業,電量增長有規律可循,缺乏對歷史數據的分析研究,會導致此部分電量預測失準。
2.4 缺少對計劃檢修的分析及評估
電量預測人員是否對電網檢修情況進行分析評估對預測準確率的提高較為重要,尤其是牽扯到大客戶所在線路計劃檢修、臨時檢修時,預測人員如不及時掌握信息,準確率偏差會較大。
2.5 氣候
氣溫對電量的影響十分重大,例如遇低溫天氣會造成采暖負荷增加,采暖負荷大幅增加后,會造成電網供應不足、企業限電、電網結構被打破等情況發生。海東地區氣候四季分明,春夏氣溫適中,最高氣溫33℃,基本無空調降溫負荷,冬季氣溫最低為-20℃,用戶冬季取暖基本以燃氣燃煤為主,電鍋爐售電量僅占公司總售電量的0.11%,氣候因素對電量預測準確率的影響甚小。
3 提高電量預測準確率的措施
3.1 建立預測“數據庫”
首先需要建立一個詳實的基礎數據庫,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找出客觀規律,才能提高電量預測準確率。需要收集的資料,主要有歷年總售電量,月季年售電量同比增長率等,并對月季年售電量同比增長率進行分析,可以提高居民、非普、一般工商業及農業用電電量預測準確率。同時,通過電量增長趨勢的分析,可以判斷出市場、國內外環境、政策等因素影響對高載能行業電量增長情況的影響。
3.2 走訪大客戶,深入了解生產經營情況
成立電力市場鞏固開拓小組,全面開展市場調研工作,逐個走訪高載能用電客戶,了解客戶產品銷售、積壓情況、資金流轉情況等,掌握客戶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與需求,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措施,形成“一廠一策”的服務手冊,重點了解客戶故障停爐、計劃檢修、計劃恢復或計劃新投容量、時間等,加強分析與評估,則可提高大工業電量預測準確率。
3.3 大力開展需求側分析
要正確進行電量預測,首先要清楚負荷增長點在哪里,做好與政府部門的溝通,通過市、縣規劃建設部門取得本地區同一時期的國民經濟發展規劃,是預測的重要參考依據。其次,根據所掌握的規劃期內的大型用電項目深入調查該項目所屬企業裝接容量、生產能力、產品前景等作出客觀判斷分析。準確評估新裝、增容負荷密集的平安縣臨空開發區、民和縣下川工業園區、樂都湯阿及互助沙塘川工業園區電網供電能力,保證客戶用電項目與電網建設同期進行。
3.4 嚴格執行高載能用戶停開爐報告和審批制度
設置專人監控本地區高載能運行情況,嚴格執行停開爐審批制度,建立停開爐日報制度,每日按時上報本地區開停爐情況,特殊情況通過電話及時上報歸口管理部門,為電量預測提供參考依據。通過預測數據庫的建立,可以掌握未來幾年一般工商業、農業及居民照明售電量增長規律,從而得出一個自然增長率,進而較為準確的預測以上幾個行業的售電量;通過走訪大客戶,深入了解生產經營情況,開展需求側分析、嚴格執行停開爐報告和審批制度等可以掌握大工業售電量變化情況,提高大工業電量預測準確性。
4 適合本地區的電量預測方法
通過對影響電量預測準確率的因素分析可以得出,海東公司大工業售電量占公司總售電量的92.77%,而大工業售電量中高載能行業售電量占公司總售電量的91%左右,高載能行業售電量則因市場、爐體運行狀況等因素因影響,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一般工商業、居民及農業生產售電量增減情況具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因此經過近一年的實踐,適合本地區的電量預測分兩部分:一是大工業售電量預測根據國家宏觀政策、市場等情況,分別對電解鋁、鐵合金、碳化硅、電石、水泥、鋼鐵六大行業存量負荷開爐情況、新增負荷投運進度進行分析來預測;二是居民生活、一般工商業、農業用電預測由于這部分用電量占總用電量比重較小,且有增長規律可循,根據歷史數據來預測。
居民生活、一般工商業、農業用電預測時分別列出歷史增長率(一般為5年以上)和近期各類電量同比增長率,結合本地區發展規劃等因素確定被預測期內以上用電類別的增長率來進行預測。
對大工業售電量預測時根據已知的每一個用電類別預測期內的負荷增長點,按照現有負荷運行情況及調研得到的開停爐情況進行預測,最后再考慮檢修停爐等情況進行修正。
將以上兩部分相加,可較為準確的預測出總售電量。用這種方法預測電量,準確率一般在97.5%~99.5%之間。總體來說月度售電量預測準確率波動幅度較大,預測誤差主要來源于不可預知負荷的波動,不可預知負荷的波動也是困擾月度售電量預測準確率的一個難題。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在于加強負荷監控、實時掌握高載能用戶生產經營情況和開停爐情況,通過與調度部門的溝通配合,應用調度實時監控系統,時刻掌握負荷變動情況,可以很好的規避負荷波動對電量預測的影響,從而提高電量預測準確率。
5 結束語
海東地區的負荷特性決定了大工業售電量占比較大,通過重點掌握大工業用戶生成經營情況、開停爐情況及牽扯大工業的計劃檢修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分析評估,可以大大提高大工業電量預測的準確性;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找出自然增長率,可以提高一般工商業、居民等其他行業的電量預測準確率,從而提高總體電量預測準確率。
參考文獻
[1]劉晨暉.電力系統負荷預報理論與方法[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87.
[2]牛東曉.電力負荷預測技術及其應用[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8.
[3]夏昌浩,張毓哲.電力系統負荷預報方法綜述[J].電力學報,2001(2).
作者簡介:喻曉菁(1984-),女,大學本科,助理工程師,從事需求側及能效管理研究工作。
張秉全(1975-),男,大學專科,助理工程師,從事營銷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