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亞維 張勇

2014年盛夏之夜因巴西世界杯的到來而提前拉開序幕。6月12日~7月13日,包括東道主巴西隊和衛冕冠軍西班牙隊在內的世界足壇32支勁旅在美麗而富饒的國度——巴西,角逐金光熠熠的大力神杯。這為苦苦守候在電視機前的中國球迷帶來了多個不眠之夜,更是世界球迷漫長等待四年后的狂歡節!
事實上,這場體育盛事不僅觸動了全球球迷的興奮神經,還激發了遍布世界各地眾多企業家的敏銳嗅覺。作為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奧運會的主辦國,毫無疑問,巴西將成為另一塊投資熱土,更成為全球企業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的又一重要目標。
搭上“世界杯經濟快車”
其實,中國企業早已感受到來自巴西世界杯的桑巴熱情,并已在世界杯市場上初露頭角。
據寧波海關的數據顯示,寧波市對巴西出口體育用品越發火熱,1月份對巴西共出口體育用品530.5萬元人民幣,增長73.5%,其中足球、籃球和排球增勢良好,出口值為105萬元人民幣,快速增長97.4%,占同期對巴西體育用品出口值的19.8%。而在義烏,徽章、紀念章、手鏈、手鐲等飾品作為巴西世界杯紀念品,也早已搭乘上了“世界杯經濟快車”,出口數量猛增。
與此同時,在世界杯體育場改建工程、足球場光伏發電系統、媒體轉播等相關領域也出現了中國企業的身影。例如,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世界杯國家體育場和位于西部城市庫亞巴的潘塔納爾世界杯體育場改建工程中,主導施工的是來自三一重工的起重機。
經過一年多的嚴格測試,由中國南車生產的首批新能源汽車進入巴西世界杯市場,擊敗了巴西當地品牌如馬可波羅、NEOBUS和進口車型包括奔馳、沃爾沃等新能源汽車品牌。可以預見,良好的運營表現有助于中國南車在南美市場樹立良好的口碑,同時也為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進入國際化市場帶來示范效應。
可以預見,中國開拓國際市場的這種多元化趨勢無疑將緩解拉美政界、學界部分人士對中國投資不平衡的擔憂。
消除投資不平衡憂慮
中國對拉美的投資離不開新世紀以來中拉經貿關系的跨越式發展。尤其是2010年是中國對拉美投資快速增長的一年,從流量看,達到105.4億美元,同比增長43.8%,占當年中國對外投資總流量的15.3%;從存量看,達到438.8億美元,占當年中國對外投資總存量的13.8%。拉丁美洲已是僅次于亞洲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最為集中的第二大地區。
不過,隨著中國在拉美投資的增加,部分拉美學者的擔憂也開始增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從行業分布看,90%的投資集中在諸如油氣、礦業等自然資源開采領域,這種對自然資源開采的投資會阻礙拉美地區的工業發展和技術升級,因為對自然資源專業化的生產將加深“去工業化”的程度。第二,中國在拉美自然資源領域的大額交易大多由國有企業主導,拉美學者擔心在不同交易中所獲取的資產最終將集中于政府手中。第三,有的拉美學者認為,中國企業所從事的經濟活動對拉美當地的社會責任和環境問題關注不夠,因此勞工糾紛及環保爭議等時有發生。
這三個方面值得即將“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思考。而巴西世界杯恰好為中國實施投資主體和投資領域多元化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契機,以點(巴西)帶面(拉美地區)的溢出效應將十分明顯。
未來中國在拉美地區的直接投資將形成市場導向型、效率導向型,以及資源導向型“三足鼎立”之勢。這不僅可以減輕貿易摩擦的強度,而且還能緩解不利的國際輿論壓力。更重要的是,進一步拓展生產領域的投資才能擴大雙邊貿易的基礎,才能更好地推動雙邊貿易持續、平衡地向前發展。
關注兩大投資需求:基建和再工業化
眾所周知,巴西的投資率較低。除20世紀70年代(投資率達到24.4%)以外,巴西固定資本形成占GDP的比重都低于20%,年均保持在17%的水平。雖然20世紀70年代得益于充裕的“石油美元”而獨享高投資率,但是巴西的投資質量和效率并不高。以此為切入點,中國企業應看到巴西目前急迫的兩大需求——基礎設施投資和再工業化投資。
基礎設施投資之需 據報道,本屆世界杯是國際足聯史上投資最大的世界杯決賽階段賽事,卻因為巴西糟糕的基礎設施不斷推高初始的預算支出。這種持續的大規模投入已經在巴西國內引來質疑和抗議。而從投資潛力看,基礎設施缺口恰好為中國企業提供了投資機遇。
5月份,巴西政府公布了2014年底前一項80億雷亞爾的政府投資計劃。巴西國家交通基建局數據顯示,這項投資計劃主要針對州際公路、環形島、環城公路、橋梁、立交橋、城市道路等建設和擴建項目,項目總長6400余公里。這項投資計劃公開招標的項目主要集中在南部、東南及東北地區人口集中的首府。
本次羅塞夫總統的“發展路線圖”包含400余個基建項目招標計劃,除了刺激金融市場釋放更多貸款,還能帶動承包工程、工程設計和項目咨詢行業的發展。中國在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因此中國企業必將大有可為。
再工業化投資之需 對于巴西而言,20世紀80年代債務危機后“去工業化”序幕由此拉開。至今,制造業衰退的趨勢也未得到根本扭轉。拉美小國尚可存在依靠單一經濟結構發展的可能性,但是對于拉美大國巴西而言,完整的工業體系、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是其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
2008年5月,巴西公布了一項新的產業政策——《生產性發展政策》(PDP)。除了“水平性”政策(主要是財政和信貸措施)及由科學技術部(MCT)負責協調的6個戰略技術項目外,該政策還包括由巴西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銀行(BNDES)負責的7個優先項目(航空航天、石油、天然氣和石化、生物乙醇、采礦、紙漿和造紙以及牛肉),以及由發展、工業和外貿部(MDIC)負責的12個具有競爭力的項目(汽車、資本品、紡織品和服裝、木材和家具、化妝品、土木工程、服務業、造船、皮革和鞋類、生物柴油、塑料及其他產業)。因此,憑借資金實力和經營能力,針對這些產業,中國企業可積極參與巴西再工業化過程。
世界杯激情正在高漲,投資巴西的熱情必將與日俱增。那些涉及生產并提供吉祥物紀念品、“綠色能源”系統、媒體轉播、通信設備的中國企業已獲得市場的高度關注。而在世界杯賽場之外,從長期而言,中國企業更應在巴西基礎設施建設和再工業化進程中搶得先機。
(作者單位:佟亞維,外交部拉美司;張勇,中國社科院拉美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