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能源開發逐漸對海洋資源的重視,越多越多的海洋資源開發成為了今后我國能源開發的重要方向。但是在能源開發的過程中如何實施環境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尤其是當前對于海洋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如何實現提高開采,亟需我們解決。目前不斷提升海洋資源的利用率、加速海洋創新技術等工作成為了當前我們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海洋資源;可持續開發;環境保護;低碳發展
引言:
海洋資源豐富多樣,與其本身的海體、海底以及海面等有著直接的關聯,形成的海洋資源非常豐富,包含了很多的金屬核資源、能源、海水、港口以及海洋空間等自然和衍生資源。目前世界大陸資源逐漸枯竭,很多的國家將資源的探索轉向了海洋,因此針對海洋資源的可持續開展變得非常重要,那么在開采海洋資源的過程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如何實現低碳環保的發展模式?這些必將成為了今后的研究主題。
一、海洋資源可持續開發的必要性
隨著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不斷發展,那么對于海洋資源的利用,以下從三個方面來分析海洋資源可持續發展開發的必要性。
第一,我國目前建立的海洋資源可持續開發的模式屬于低碳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已在各個領域運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低碳經濟已成為了我國經濟中重要的一環,我國提倡的低碳經濟是由于國際社會對全球資源亂采亂伐,造成資源大量的消耗并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氣體,使得全球環境極度惡化而提出的新理念,低碳概念也成為了目前國際上重點關注和發展的領域,它的核心內容是發展觀、技術、制度等方向上的創新。海洋資源作為全球資源最為豐富的資源之一,一旦海洋系統受到嚴重的打擊,那么人類將會面臨滅頂之災,所以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不僅能夠保護眾多海洋生物,還能有效的解決資源匱乏、人口膨脹、環境惡化等一系列的難題,這也突出了海洋資源在開發和利用上必須要堅持這種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第二,建立可持續的海洋開發低碳模式也能夠增加未來國際海洋強國的競爭力。從歷史角度出發,海洋是最先孕育生命的場所,加上海洋的占比占了全球面積的絕大部分,所以海洋的生態環境對全球環境的影響尤其關鍵,這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必然的聯系,海洋不僅孕育著眾多的海洋生物,其中還有和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油氣資源和礦產資源,所以研究海洋的水流、熱能梯度、潮汐等方面對新能源的開發有直接的影響。李國強也曾提出陸地資源目前已不能滿足人類發展的需求,為了更好的發展和生存,將目光轉移到海洋是必須要走的一步,海洋領域的開發目前還僅僅是一小部分,海洋資源的開發可以為我國帶來寶貴的財富,因此,海洋資源可持續開發和低碳模式也是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所依托的根本。
第三,建立可持續的海洋開發低碳模式是功在千秋萬代的事業,這關系到整個人類生死存亡,所以,堅持海洋資源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的共同命運,也是全球社會發展的基礎,目前我國的科學發展觀提倡的是在保證當代社會健康發展的同時不損害子孫后代的利益,我們沒有任何權力來剝奪和損害子孫后代享受海洋資源的權利。因此,為了海洋資源在開發上做到環保,低碳模式是必須堅持的原則,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以為了在開發的同時有利海洋資源可持續發展,為后人謀福利。
二、海洋資源的開發問題以及開發對策探究
(一)過度開發不利于可持續發展
海洋資源的開發其實在很早以前就有開發,例如就拿捕魚來說,古代的捕魚、采貝等均屬于海洋資源開發利用,但是現在利用機械化捕魚造成海洋生物品種愈來愈少,過度捕魚造成海洋生物生存環境惡化,致使很多的稀有生物物種消失。所以過度的海洋開發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亟需解決此類問題,以尋求海洋資源在開發過程中的穩步可持續發展。
那么針對如此過度的捕撈問題,政府部門需要制定出相應的海洋捕撈法則,制定出季節性捕撈,使得海洋生物擁有生育發展的機會。另外還需要加強對海洋周邊存在的環境問題進行治理,確保環境保護合理實施。在發展可持續的海洋資源開發戰略中,不斷以低碳發展模式來要求開發海洋活動,并以此來建立起科學合理的開發出發點,不斷強化人們對海洋資源利用的環保意識。
(二)海洋資源不合理開發造成環境污染
海洋資源在開發利用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污染源泉是石油污染。由于石油傾倒海洋會形成油膜,而油膜會直接減弱太陽光進入海底的能力,所以一些海底的浮游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那么會干擾浮游生物的攝食、生長和繁殖。因此海洋污染會對部分海洋區域的生態平衡造成破壞,會使得海洋環境越來越惡劣,甚至會造成整個海洋生態生態出現不平衡。
因此面對海洋潛在的環境安全性威脅,我們在不斷提升海洋資源的利用率時,可以尋求低炭迂回道路,通過低炭發展模式來提升整個海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要培養人們的低炭生活意識,使得人們減少生活污水的排放,轉變以前不利于低炭發展的觀念和行為。以低碳發展模式來合理的實現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通過不斷的宣傳引導公眾增強對海洋保護意識,使得更多的人參與到低炭海洋發展模式之中。
三、總結語
可持續發展、科學性發展是發展中首要遵循的原則,以人為本是核心內容,堅持的是全面可統籌、可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這些關鍵性的內容是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是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的產物和成果,針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同樣也需要堅持和守護這種成果,將其作為開發的根本和指導方向。
參考文獻:
[1]馮有良. 海洋災害影響我國近海海洋資源開發的測度與管理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
[2]程娜. 可持續發展視閾下中國海洋經濟發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3.
[3]高樂華. 我國海洋生態經濟系統協調發展測度與優化機制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
[4]沙之杰. 低碳經濟背景下的中國節能減排發展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
作者簡介:賈如(1989—),女,遼寧錦州人,渤海大學政治與歷史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科學技術哲學專業,研究方向為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