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國華+田學書+葉軍+等
摘要:以水培吊蘭為研究材料,采用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調制不同光譜能量分布,研究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水培吊蘭葉色、植株質量以及生根的影響。結果表明,紅光處理和紅藍光2 ∶1組合處理均能明顯促進吊蘭生長,白光處理、藍光處理和黃光處理的效果次之,綠光對促進吊蘭莖葉、水生根生長也有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吊蘭;生長;光譜;能量分布;水培
中圖分類號: S682.360.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6-0209-02
收稿日期:2013-10-09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編號:CX(11)2015]。
作者簡介:譚國華(1963—),男,江蘇泰州人,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觀賞園藝植物育種、栽培技術和產業化經營等方面的研究。E-mail:tannj@qq.com。吊蘭(Chlorophytum comosum)為百合科吊蘭屬多年生常綠宿根草本植物,原產于南非,是目前我國乃至全世界最普及、最受居民歡迎的室內觀葉植物之一[1]。它生性強健,生長速度快,病蟲害較少,是凈化室內空氣最好的植物,能吸收空氣中95%的一氧化碳、85%的甲醛[2],一般房間放置l~2盆吊蘭,空氣中有毒氣體即可吸收殆盡,故有“綠色凈化器”之美稱。與傳統的土培吊蘭相比,水培吊蘭以玻璃瓶為容器,葉色青翠,美麗而清秀,具潔白、漂逸的水生根系,特別吸引人的眼球,觀賞性更強,加上清潔衛生、養護管理方便,更受消費者喜愛[3]。本試驗以水培吊蘭為材料,采用LED調制不同光譜能量分布,研究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水培吊蘭葉色、植株質量以及生根的影響,以期為水培吊蘭植物工廠光源設計和安裝提供技術支持。
1材料與方法
試驗于2012年10月15日至11月25日在泰州春盛園藝有限公司觀賞園藝植物水培工作室進行。
供試吊蘭均是當年生3~5葉1心子苗,一級根(氣生根)數量2~4條、長度0.5~3.0 cm,無二級根,生長健壯。采用外徑7.5 cm定植籃固定吊蘭子苗,每只定植籃裝3株子苗。
供試光源為LED燈。本試驗共設7個處理,分別為:(1)LED紅光處理,波長為630 nm,光照度(吊蘭葉幕層頂部光照度,與燈條垂直距離14~16 cm,下同)1 200 lx;(2)LED藍光處理,波長為460 nm,光照度為1 100 lx;(3)LED綠光處理,波長為565 nm,光照度為1 600 lx;(4)LED黃光處理,波長為590 nm,光照度為800 lx;(5)LED白光處理,光照度為 3 900 lx;(6)LED紅藍組合光處理,LED紅燈、藍燈燈珠數量比為2 ∶1,紅光波長為630 nm,藍光波長為460 nm,光照度為1 110 lx;(7)黑暗處理。不同處理之間以銀灰色不透光反光布隔斷。燈條(管)安裝于多層育苗床架上層床板背面,每層安裝2根,間距為25 cm。LED每天照明8 h,環境溫度控制在 18~20 ℃。每7 d葉面施0.2%復合肥(N、P2O5、K2O含量比為30 ∶10 ∶10)1次。
40 d后觀測統計供試水培吊蘭葉色、葉長(最長的4張葉)、植株質量、水生根質量、一級根數量和二級根數量。
2結果與分析
2.1LED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吊蘭葉片色澤、長度的影響
由表1可知,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吊蘭葉片色澤、長度具有明顯影響。其中,紅光和紅藍光處理下吊蘭葉片呈現墨綠色,較其他處理下葉色深,生長更旺盛。在葉片平均長度方面,以紅光和紅藍光處理下的植株葉片較長,黃光、白光和藍光處理下的次之,綠光處理下葉片長度最小,這可能是因為植物體內的2種關鍵色素(光敏色素和隱花色素)對紅光和藍光有較強的吸收作用,能更好地調節植株的生長發育,從而促進植株生長[4]。本試驗LED白光是利用“藍光技術”與熒光粉配合形成,將LED藍光(λp=465 nm)芯片和YAG(釔鋁石榴石)熒光粉封裝在一起,熒光粉受藍光激發后發出黃色光,結果藍光和黃光混合形成白光,光照強度明顯高于其他波長的光,但其對吊蘭生長的促進作用不如紅光和紅藍光。
在黑暗處理下,水培吊蘭開始12 d內葉片生長迅速,葉色呈淡黃綠色,此后少數葉片自中部向下折彎,16 d后開始出現淡褐色斑塊,并迅速擴大,25 d后植株陸續死亡。
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水培吊蘭葉片色澤、長度的影響
處理葉片色澤葉片平均長度
(cm)紅光(630 nm)墨綠17.9藍光(460 nm)鮮綠16.3綠光(565 nm)淡綠15.2黃光(590 nm)鮮綠17.0白光墨綠16.9紅藍光墨綠17.7黑暗——注:“—”表示黑暗處理40 d后該處理下的所有材料均死亡,無法統計數據。
2.2LED不同光波長對吊蘭植株質量和根系生長的影響
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水培吊蘭的植株質量、根質量及一級根、二級根數量的影響存在明顯差異。由表2可知,紅光處理和紅藍光處理植株質量和水生根質量較大,均高于其他處理。植物根系是活躍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其數量的多少直接影響植株地上的生長和發育。從表2還可以看出,紅光處理和紅藍光處理下植株的一級根數量較多,生根效果明顯較其他處理要好,且二級根系數量極多。
3討論與結論
本研究以不同LED波長的光為光源,觀察其對水培吊蘭生長的影響,為水培吊蘭植物工廠光源設計和安裝提供技術支持,試驗所獲得的結論與光合作用相關理論一致。紅光對植物葉綠素形成、碳水化合物積累的作用效果最明顯,對吊蘭莖葉、水生根生長促進作用最明顯。
長三角地區冬季多陰雨、寡日照,這是我國農業科技工作者發明的、在全國推廣應用面積最大的保護地栽培設施日光溫室在該地區應用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為實現水培吊蘭按計劃周年穩定生產,必須克服該氣候不足。保護地栽培設施中光照是最難以人工解決的主要因素,迄今為止只能依靠太陽光。近10年來,作為一種新型半導體光源,LED已在照明領域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具有光效高、波長類型豐富、可按照植物光合作用要求進行組合及低發熱、小體積、長壽命等突出優勢,便于集中植物所需波長光,實施均衡近距離照射,可實現高效能、低熱負荷和緊湊空間的集約化植物生產[5]。
以紅光1 200 lx進行生產,單層床架放置水培吊蘭116盆(盆徑75 mm,單層培養架長1 500 mm、寬500 mm,4個角為立柱,占據4只塑料杯位置),2支長1 200 mm LED植物生長燈照明,每支功率19 W,計38 W;每天照明時間8 h,以40 d為1個生產周期,用電量為12.16 kW·h,以0.55元/(kW·h)計算,用電成本為6.69元,平均用電成本僅為0.06元/盆。子苗、人工、水電和塑料杯等直接生產成本平均約為0.82元/盆,加上銷售和管理費用,預計總成本不高于1.00元/盆。目前,廣州、南京市場水培吊蘭批發價一般為5~7元/盆,本研究產品產地批發價如定位于4元/盆,就具有極強的市場競爭力。顯然,紅光LED不僅能夠完全替代太陽光用于水培吊蘭工廠化生產,而且成本較低。
參考文獻:
[1]程進舫,左雪枝. 室內觀葉植物——吊蘭栽培繁殖技術[J]. 科技信息,2008(29):312.
[2]余亞白,陳源,賴呈純,等. 室內空氣凈化植物的研究與利用現狀及應用前景[J]. 福建農業學報,2006,21(4):425-429.
[3]王化全. 家庭水培花卉[J]. 農村新技術,2004(12):28.
[4]閆新房,丁林波,丁義,等. LED光源在植物組織培養中的應用[J]. 中國農學通報,2009,25(12):42-45.
[5]邸秀茹,崔瑾,徐志剛,等. 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冬青試管苗生長的影響[J]. 園藝學報,2008,35(9):1339-1344.endprint
摘要:以水培吊蘭為研究材料,采用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調制不同光譜能量分布,研究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水培吊蘭葉色、植株質量以及生根的影響。結果表明,紅光處理和紅藍光2 ∶1組合處理均能明顯促進吊蘭生長,白光處理、藍光處理和黃光處理的效果次之,綠光對促進吊蘭莖葉、水生根生長也有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吊蘭;生長;光譜;能量分布;水培
中圖分類號: S682.360.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6-0209-02
收稿日期:2013-10-09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編號:CX(11)2015]。
作者簡介:譚國華(1963—),男,江蘇泰州人,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觀賞園藝植物育種、栽培技術和產業化經營等方面的研究。E-mail:tannj@qq.com。吊蘭(Chlorophytum comosum)為百合科吊蘭屬多年生常綠宿根草本植物,原產于南非,是目前我國乃至全世界最普及、最受居民歡迎的室內觀葉植物之一[1]。它生性強健,生長速度快,病蟲害較少,是凈化室內空氣最好的植物,能吸收空氣中95%的一氧化碳、85%的甲醛[2],一般房間放置l~2盆吊蘭,空氣中有毒氣體即可吸收殆盡,故有“綠色凈化器”之美稱。與傳統的土培吊蘭相比,水培吊蘭以玻璃瓶為容器,葉色青翠,美麗而清秀,具潔白、漂逸的水生根系,特別吸引人的眼球,觀賞性更強,加上清潔衛生、養護管理方便,更受消費者喜愛[3]。本試驗以水培吊蘭為材料,采用LED調制不同光譜能量分布,研究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水培吊蘭葉色、植株質量以及生根的影響,以期為水培吊蘭植物工廠光源設計和安裝提供技術支持。
1材料與方法
試驗于2012年10月15日至11月25日在泰州春盛園藝有限公司觀賞園藝植物水培工作室進行。
供試吊蘭均是當年生3~5葉1心子苗,一級根(氣生根)數量2~4條、長度0.5~3.0 cm,無二級根,生長健壯。采用外徑7.5 cm定植籃固定吊蘭子苗,每只定植籃裝3株子苗。
供試光源為LED燈。本試驗共設7個處理,分別為:(1)LED紅光處理,波長為630 nm,光照度(吊蘭葉幕層頂部光照度,與燈條垂直距離14~16 cm,下同)1 200 lx;(2)LED藍光處理,波長為460 nm,光照度為1 100 lx;(3)LED綠光處理,波長為565 nm,光照度為1 600 lx;(4)LED黃光處理,波長為590 nm,光照度為800 lx;(5)LED白光處理,光照度為 3 900 lx;(6)LED紅藍組合光處理,LED紅燈、藍燈燈珠數量比為2 ∶1,紅光波長為630 nm,藍光波長為460 nm,光照度為1 110 lx;(7)黑暗處理。不同處理之間以銀灰色不透光反光布隔斷。燈條(管)安裝于多層育苗床架上層床板背面,每層安裝2根,間距為25 cm。LED每天照明8 h,環境溫度控制在 18~20 ℃。每7 d葉面施0.2%復合肥(N、P2O5、K2O含量比為30 ∶10 ∶10)1次。
40 d后觀測統計供試水培吊蘭葉色、葉長(最長的4張葉)、植株質量、水生根質量、一級根數量和二級根數量。
2結果與分析
2.1LED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吊蘭葉片色澤、長度的影響
由表1可知,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吊蘭葉片色澤、長度具有明顯影響。其中,紅光和紅藍光處理下吊蘭葉片呈現墨綠色,較其他處理下葉色深,生長更旺盛。在葉片平均長度方面,以紅光和紅藍光處理下的植株葉片較長,黃光、白光和藍光處理下的次之,綠光處理下葉片長度最小,這可能是因為植物體內的2種關鍵色素(光敏色素和隱花色素)對紅光和藍光有較強的吸收作用,能更好地調節植株的生長發育,從而促進植株生長[4]。本試驗LED白光是利用“藍光技術”與熒光粉配合形成,將LED藍光(λp=465 nm)芯片和YAG(釔鋁石榴石)熒光粉封裝在一起,熒光粉受藍光激發后發出黃色光,結果藍光和黃光混合形成白光,光照強度明顯高于其他波長的光,但其對吊蘭生長的促進作用不如紅光和紅藍光。
在黑暗處理下,水培吊蘭開始12 d內葉片生長迅速,葉色呈淡黃綠色,此后少數葉片自中部向下折彎,16 d后開始出現淡褐色斑塊,并迅速擴大,25 d后植株陸續死亡。
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水培吊蘭葉片色澤、長度的影響
處理葉片色澤葉片平均長度
(cm)紅光(630 nm)墨綠17.9藍光(460 nm)鮮綠16.3綠光(565 nm)淡綠15.2黃光(590 nm)鮮綠17.0白光墨綠16.9紅藍光墨綠17.7黑暗——注:“—”表示黑暗處理40 d后該處理下的所有材料均死亡,無法統計數據。
2.2LED不同光波長對吊蘭植株質量和根系生長的影響
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水培吊蘭的植株質量、根質量及一級根、二級根數量的影響存在明顯差異。由表2可知,紅光處理和紅藍光處理植株質量和水生根質量較大,均高于其他處理。植物根系是活躍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其數量的多少直接影響植株地上的生長和發育。從表2還可以看出,紅光處理和紅藍光處理下植株的一級根數量較多,生根效果明顯較其他處理要好,且二級根系數量極多。
3討論與結論
本研究以不同LED波長的光為光源,觀察其對水培吊蘭生長的影響,為水培吊蘭植物工廠光源設計和安裝提供技術支持,試驗所獲得的結論與光合作用相關理論一致。紅光對植物葉綠素形成、碳水化合物積累的作用效果最明顯,對吊蘭莖葉、水生根生長促進作用最明顯。
長三角地區冬季多陰雨、寡日照,這是我國農業科技工作者發明的、在全國推廣應用面積最大的保護地栽培設施日光溫室在該地區應用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為實現水培吊蘭按計劃周年穩定生產,必須克服該氣候不足。保護地栽培設施中光照是最難以人工解決的主要因素,迄今為止只能依靠太陽光。近10年來,作為一種新型半導體光源,LED已在照明領域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具有光效高、波長類型豐富、可按照植物光合作用要求進行組合及低發熱、小體積、長壽命等突出優勢,便于集中植物所需波長光,實施均衡近距離照射,可實現高效能、低熱負荷和緊湊空間的集約化植物生產[5]。
以紅光1 200 lx進行生產,單層床架放置水培吊蘭116盆(盆徑75 mm,單層培養架長1 500 mm、寬500 mm,4個角為立柱,占據4只塑料杯位置),2支長1 200 mm LED植物生長燈照明,每支功率19 W,計38 W;每天照明時間8 h,以40 d為1個生產周期,用電量為12.16 kW·h,以0.55元/(kW·h)計算,用電成本為6.69元,平均用電成本僅為0.06元/盆。子苗、人工、水電和塑料杯等直接生產成本平均約為0.82元/盆,加上銷售和管理費用,預計總成本不高于1.00元/盆。目前,廣州、南京市場水培吊蘭批發價一般為5~7元/盆,本研究產品產地批發價如定位于4元/盆,就具有極強的市場競爭力。顯然,紅光LED不僅能夠完全替代太陽光用于水培吊蘭工廠化生產,而且成本較低。
參考文獻:
[1]程進舫,左雪枝. 室內觀葉植物——吊蘭栽培繁殖技術[J]. 科技信息,2008(29):312.
[2]余亞白,陳源,賴呈純,等. 室內空氣凈化植物的研究與利用現狀及應用前景[J]. 福建農業學報,2006,21(4):425-429.
[3]王化全. 家庭水培花卉[J]. 農村新技術,2004(12):28.
[4]閆新房,丁林波,丁義,等. LED光源在植物組織培養中的應用[J]. 中國農學通報,2009,25(12):42-45.
[5]邸秀茹,崔瑾,徐志剛,等. 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冬青試管苗生長的影響[J]. 園藝學報,2008,35(9):1339-1344.endprint
摘要:以水培吊蘭為研究材料,采用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調制不同光譜能量分布,研究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水培吊蘭葉色、植株質量以及生根的影響。結果表明,紅光處理和紅藍光2 ∶1組合處理均能明顯促進吊蘭生長,白光處理、藍光處理和黃光處理的效果次之,綠光對促進吊蘭莖葉、水生根生長也有一定的效果。
關鍵詞:吊蘭;生長;光譜;能量分布;水培
中圖分類號: S682.360.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6-0209-02
收稿日期:2013-10-09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編號:CX(11)2015]。
作者簡介:譚國華(1963—),男,江蘇泰州人,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觀賞園藝植物育種、栽培技術和產業化經營等方面的研究。E-mail:tannj@qq.com。吊蘭(Chlorophytum comosum)為百合科吊蘭屬多年生常綠宿根草本植物,原產于南非,是目前我國乃至全世界最普及、最受居民歡迎的室內觀葉植物之一[1]。它生性強健,生長速度快,病蟲害較少,是凈化室內空氣最好的植物,能吸收空氣中95%的一氧化碳、85%的甲醛[2],一般房間放置l~2盆吊蘭,空氣中有毒氣體即可吸收殆盡,故有“綠色凈化器”之美稱。與傳統的土培吊蘭相比,水培吊蘭以玻璃瓶為容器,葉色青翠,美麗而清秀,具潔白、漂逸的水生根系,特別吸引人的眼球,觀賞性更強,加上清潔衛生、養護管理方便,更受消費者喜愛[3]。本試驗以水培吊蘭為材料,采用LED調制不同光譜能量分布,研究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水培吊蘭葉色、植株質量以及生根的影響,以期為水培吊蘭植物工廠光源設計和安裝提供技術支持。
1材料與方法
試驗于2012年10月15日至11月25日在泰州春盛園藝有限公司觀賞園藝植物水培工作室進行。
供試吊蘭均是當年生3~5葉1心子苗,一級根(氣生根)數量2~4條、長度0.5~3.0 cm,無二級根,生長健壯。采用外徑7.5 cm定植籃固定吊蘭子苗,每只定植籃裝3株子苗。
供試光源為LED燈。本試驗共設7個處理,分別為:(1)LED紅光處理,波長為630 nm,光照度(吊蘭葉幕層頂部光照度,與燈條垂直距離14~16 cm,下同)1 200 lx;(2)LED藍光處理,波長為460 nm,光照度為1 100 lx;(3)LED綠光處理,波長為565 nm,光照度為1 600 lx;(4)LED黃光處理,波長為590 nm,光照度為800 lx;(5)LED白光處理,光照度為 3 900 lx;(6)LED紅藍組合光處理,LED紅燈、藍燈燈珠數量比為2 ∶1,紅光波長為630 nm,藍光波長為460 nm,光照度為1 110 lx;(7)黑暗處理。不同處理之間以銀灰色不透光反光布隔斷。燈條(管)安裝于多層育苗床架上層床板背面,每層安裝2根,間距為25 cm。LED每天照明8 h,環境溫度控制在 18~20 ℃。每7 d葉面施0.2%復合肥(N、P2O5、K2O含量比為30 ∶10 ∶10)1次。
40 d后觀測統計供試水培吊蘭葉色、葉長(最長的4張葉)、植株質量、水生根質量、一級根數量和二級根數量。
2結果與分析
2.1LED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吊蘭葉片色澤、長度的影響
由表1可知,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吊蘭葉片色澤、長度具有明顯影響。其中,紅光和紅藍光處理下吊蘭葉片呈現墨綠色,較其他處理下葉色深,生長更旺盛。在葉片平均長度方面,以紅光和紅藍光處理下的植株葉片較長,黃光、白光和藍光處理下的次之,綠光處理下葉片長度最小,這可能是因為植物體內的2種關鍵色素(光敏色素和隱花色素)對紅光和藍光有較強的吸收作用,能更好地調節植株的生長發育,從而促進植株生長[4]。本試驗LED白光是利用“藍光技術”與熒光粉配合形成,將LED藍光(λp=465 nm)芯片和YAG(釔鋁石榴石)熒光粉封裝在一起,熒光粉受藍光激發后發出黃色光,結果藍光和黃光混合形成白光,光照強度明顯高于其他波長的光,但其對吊蘭生長的促進作用不如紅光和紅藍光。
在黑暗處理下,水培吊蘭開始12 d內葉片生長迅速,葉色呈淡黃綠色,此后少數葉片自中部向下折彎,16 d后開始出現淡褐色斑塊,并迅速擴大,25 d后植株陸續死亡。
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水培吊蘭葉片色澤、長度的影響
處理葉片色澤葉片平均長度
(cm)紅光(630 nm)墨綠17.9藍光(460 nm)鮮綠16.3綠光(565 nm)淡綠15.2黃光(590 nm)鮮綠17.0白光墨綠16.9紅藍光墨綠17.7黑暗——注:“—”表示黑暗處理40 d后該處理下的所有材料均死亡,無法統計數據。
2.2LED不同光波長對吊蘭植株質量和根系生長的影響
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水培吊蘭的植株質量、根質量及一級根、二級根數量的影響存在明顯差異。由表2可知,紅光處理和紅藍光處理植株質量和水生根質量較大,均高于其他處理。植物根系是活躍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其數量的多少直接影響植株地上的生長和發育。從表2還可以看出,紅光處理和紅藍光處理下植株的一級根數量較多,生根效果明顯較其他處理要好,且二級根系數量極多。
3討論與結論
本研究以不同LED波長的光為光源,觀察其對水培吊蘭生長的影響,為水培吊蘭植物工廠光源設計和安裝提供技術支持,試驗所獲得的結論與光合作用相關理論一致。紅光對植物葉綠素形成、碳水化合物積累的作用效果最明顯,對吊蘭莖葉、水生根生長促進作用最明顯。
長三角地區冬季多陰雨、寡日照,這是我國農業科技工作者發明的、在全國推廣應用面積最大的保護地栽培設施日光溫室在該地區應用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為實現水培吊蘭按計劃周年穩定生產,必須克服該氣候不足。保護地栽培設施中光照是最難以人工解決的主要因素,迄今為止只能依靠太陽光。近10年來,作為一種新型半導體光源,LED已在照明領域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具有光效高、波長類型豐富、可按照植物光合作用要求進行組合及低發熱、小體積、長壽命等突出優勢,便于集中植物所需波長光,實施均衡近距離照射,可實現高效能、低熱負荷和緊湊空間的集約化植物生產[5]。
以紅光1 200 lx進行生產,單層床架放置水培吊蘭116盆(盆徑75 mm,單層培養架長1 500 mm、寬500 mm,4個角為立柱,占據4只塑料杯位置),2支長1 200 mm LED植物生長燈照明,每支功率19 W,計38 W;每天照明時間8 h,以40 d為1個生產周期,用電量為12.16 kW·h,以0.55元/(kW·h)計算,用電成本為6.69元,平均用電成本僅為0.06元/盆。子苗、人工、水電和塑料杯等直接生產成本平均約為0.82元/盆,加上銷售和管理費用,預計總成本不高于1.00元/盆。目前,廣州、南京市場水培吊蘭批發價一般為5~7元/盆,本研究產品產地批發價如定位于4元/盆,就具有極強的市場競爭力。顯然,紅光LED不僅能夠完全替代太陽光用于水培吊蘭工廠化生產,而且成本較低。
參考文獻:
[1]程進舫,左雪枝. 室內觀葉植物——吊蘭栽培繁殖技術[J]. 科技信息,2008(29):312.
[2]余亞白,陳源,賴呈純,等. 室內空氣凈化植物的研究與利用現狀及應用前景[J]. 福建農業學報,2006,21(4):425-429.
[3]王化全. 家庭水培花卉[J]. 農村新技術,2004(12):28.
[4]閆新房,丁林波,丁義,等. LED光源在植物組織培養中的應用[J]. 中國農學通報,2009,25(12):42-45.
[5]邸秀茹,崔瑾,徐志剛,等. 不同光譜能量分布對冬青試管苗生長的影響[J]. 園藝學報,2008,35(9):1339-13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