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琦
2014年1月17日,美國消防車領導品牌蘭番斯公司所有者徹底關閉了設在紐約Patriarch Partners這個飽受資金困擾的企業,并宣告了蘭番斯的最終結局。一年前,這家規模大為縮水的公司將主生產線搬到了位于Moncks Corner的工廠,當聽到工廠關閉的消息時,150多名員工不知所措,而此時,尚有五輛卡車還在生產線上等待著不同程度的組裝……
據Patriarch Partners官方聲明顯示,與此同時關閉了位于賓夕法尼亞州的Ephrata及洛杉磯兩家美國蘭番斯工廠。聲明中最后一句話這樣寫道:“不幸的是,公司出乎意料的財政困境迫使我們不得不中斷位于上述地區的汽車生產線,這些設施不可能重新開放。”美國汽車巨頭破產的陰影在經濟回暖中尚未見到春光,這次又再次受到打擊,牽涉到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消防工業。而實際上,蘭番斯的衰弱和最終破產完全是一起自上而下的悲劇。
自上而下的悲劇
蘭番斯是福萊納集團旗下的卡車子品牌,作為一家具有擴張野心的卡車公司,福萊納屬于汽車巨頭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蘭番斯最初以北卡羅萊納為基地,2002年雄心勃勃地將基地遷到了北查爾斯頓。當時的州長Jim Hodges敲響了一個合金消防車警鈴,來慶祝這家廠房的重啟,一位公司行政人員將州長這一象征性的行為稱為是對競爭對手的一個警告。
野心勃勃的福萊納要求美國蘭番斯在兩年內雇傭800名工人,年產4500輛消防車、救護車及垃圾搬運車。實際上,查爾斯頓縣有史以來還沒有哪家企業一次性招聘數目如此龐大的員工。然而,蘭番斯的這家工廠員工人數從來就沒有超過這個數字。蘭番斯的成長計劃建立在從競爭對手手里搶奪客源的基礎之上,所以從一開始就先天不足。而且這家內部像巨穴一般的工廠里生產出的蘭番斯汽車,其數量還遠遠不夠支付日常管理等各項雜費。
福萊納就此低下高昂的頭,并于2005年將蘭番斯所有業務轉手給了Partiarch Partners,掌舵人是Lynn Tilton。睿智果敢的Lynn Tilton以前是一位投資銀行家,她衣著大膽前衛,被稱之為“美國中小企業的救星”。當她回想起那天站在紐約辦公室窗臺邊看著勇敢的消防隊員沖進世貿大廈和其他建筑時,這個經歷使她對那些和軍隊和緊急事件處理人員有關聯的企業產生了強烈的好感。
可是從福萊納公司接手蘭番斯,對于Lynn Tilton來說是一個略顯倉促的決定。這一決定使Partiarch Partners元氣大傷,至今未能恢復過來。接手蘭番斯后,Lynn Tilton一度打算在南查爾斯頓大學校園內新建一家工廠和總部大樓,并將蘭番斯基地遷往該處。后來因為種種原因,該計劃并沒有得以實施。公司后來在Jedburg地區新修了一家工廠和總部大樓,車間的設計看上去就像一個消防站,吻合了蘭番斯核心產品消防車的品牌定位。
在新大樓光鮮的外表之下,公司的財政問題越陷越深。僅2006年和2007年,美國蘭番斯的損失高達1億美元。2008年上半年蘭番斯尋求破產保護,重組兩億多美元的債務,包括欠前母公司的1.54億美元。
在此之后,位于公司總部側翼的那間辦公室成了一個旋轉門,至少有六位蘭番斯CEO從這扇門進來又出去。Lynn Tilton不止一次在公共場合暗示,她當初購買蘭番斯的決定實在是一個錯誤,沖動是魔鬼:“那次收購與其說是我的腦袋作出的決定,莫如說是我的沖動作出的決定。”Lynn Tilton表示。
警醒下一個蘭番斯
盡管美國蘭番斯陷入財政危機不可自拔,但由于其在美國消防車領域數十年的領袖地位依然成為業界關注焦點。蘭番斯的破產也給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留下了諸多思考,雖然短期內很難厘清破產的原因,但以下三個方面是必須關注和反思的。
如今,正值中國汽車產業在產業整合和優化的關鍵時期,不是所有的汽車廠商都能成為市場的領袖品牌,而所有的汽車廠商都不希望成為下一個蘭番斯。
究竟怎樣做好企業筆者有如下思考。第一,戰略的清晰性。據相關資料顯示,自從福萊納將蘭番斯賣給了Patriarch Partners后,在是否讓蘭番斯繼續參與行業競爭這一點上,公司決策層似乎從來就沒有達成過一致的意見。曾經效力于美國蘭番斯管理層、現在是一家銷售二手消防器材公司老板的Usdin對此表明了自己的觀點,“美國蘭番斯決策層以及他們的母公司違反了消防行業的重要行規——在警鐘響起的時候,他們沒能拿出快速的應對措施。”
第二,產品是基礎和核心。作為政府采購的特種車輛,產品質量是最基礎的,蘭番斯部分汽車出廠時有這樣或那樣的一些瑕疵,雖然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客戶似乎在大多數時候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們普遍認為消防車極其復雜,而且有很多可移動部件,這些部件導致了一些潛在問題的發生。產品質量問題無疑暴露出一個更大的缺陷和惡性循環:產品質量→客戶抱怨→維修和備件服務跟不上→客戶流失……在火災面前,蘭番斯表現出的拖拉,喪失的不僅是市場和客戶,還有對品牌的信心。
第三,品牌的重塑和延續。美國蘭番斯定位在一個非常專業的細分市場,該細分市場不僅規模不大,而且內部聯系緊密。在這樣一個細分市場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一個企業的品牌美譽度可以在短時間內一點一點地土崩瓦解。品牌重塑和延續是一個對歷史悠久品牌的經典課題和挑戰,新的品牌價值需要產品和服務的支撐,需要與時俱進的創新,不僅是投資關系的更新,更主要的是該品牌本身核心價值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