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強調“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這標志著黨的根本宗旨在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上得到了進一步具體落實和體現,也標志著新形勢下黨對自身建設規律的把握有了新的提煉和升華。因此,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必須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黨的群眾路線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最終達到建成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的實際效果。
一、認清當前形勢 明確角色地位
(一)國情
國民經濟進入了穩中求進的階段。2013年 全國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9143億元,增長速度為10.1%,2014年增長速度預計為8%,由兩位數回歸到一位數。我國仍然是“兩個沒有變”,第一,我國仍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第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主要矛盾沒有變。在這個階段,國情的最大特殊是利益協調難度加大,社會矛盾比較復雜。如何維護好、實現好各群體的合法利益,如何維護好社會穩定,既是艱巨的能力考驗,更是巨大的宗旨觀念和價值觀的考驗。
(二)縣情
我縣是農業大縣,近年來雖然我們大力招商,強力推進工業發展,我們的三次產業調整到29.6:32.2:38.2,我縣2013年的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是12.67億元,2014年預計13.94億元,經濟總量明顯不足,縣域經濟發展仍存在一定困難。一是縣域經濟發展難;二是公共服務增加難;三是推進基層合法民主難;四是維護社會穩定難;五是黨員隊伍建設難。
(三)群眾自身
(1)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催生了思想觀念的多樣性。由于經濟成分、管理體制、經營方式的變化和發展,造就了新時期多元化的利益主體,從而形成了收入來源多樣化,就業崗位多樣化,經濟成分多樣化的現狀,催生了多元化的利益訴求,這些訴求如果處理不慎,極易激化矛盾,引發群體性事件。
(2)政策法規的透明度提升了群眾的維權意識?,F在的群眾政策知曉欲增強,自我維權欲增強。
(3)腐敗現象比較嚴重,從“高官”到“村官”不斷落馬,百姓心中對官失去信任。
(4)群眾對干部的期望值高,評價標準不客觀。當前,我國已進入了社會矛盾凸顯期,這對黨員干部做好群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群眾眼中的干部是神,無所不能。
(5)群眾自身利益存在糾結。即個人利益和群眾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之間存在不一致、甚至對抗性,群眾心理焦躁。
(6)群眾社會心態失衡。當前,我國社會已呈現差距,因社會差距擴大而導致社會對立,造成群眾社會心態失衡,對新時期群眾工作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
二、踐行群眾路線 強化服務意識
(一)政策法規的宣傳員
村干部工作在第一線,擔負著把黨的方針政策、涉農涉法政策、農村合作醫療、農業惠補政策、上級決策部署落實到基層的重任,要重視政策法規的宣傳??山M建宣傳員隊伍,進行學習廣泛宣傳。各村根據情況選那些政策性強、文化程度相對高、公道正派的人做政策宣傳員。
(二)村民事項的代辦員
“什么是領導?領導就是服務?!编囆∑皆涍@樣講過?;鶎愚r村工作千頭萬緒,說到底主要職責就是兩個字“干事”。大家要結合各村實際,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一要當好農副產品的推銷員。要研究市場,加大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幫助棚室、養殖、肉蛋等農戶跑市場二要當好農民工就業的聯絡員。為農民廣開就業渠道,廣泛捕捉就業信息。我問一下,在座的村書記有哪位到縣勞動就業局去找過就業信息。三要當好弱勢群體的貼心人。解決困難群眾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村書記要和醫院、城建、學校、村鎮、就業局多聯系,比如農合,縣以內的直接報銷了,縣以外的要后報銷,由于涉及到轉院等,要一系列手續,農民自己跑就費勁了。還有農民工子女就學、外出農民工子女入學,這些都需要我們做好協調。這樣才能做到群眾動嘴,干部跑腿,敞開一扇門,承辦千家事,才能更好的為群眾服務。
(三)村民致富的研究員
思考村民富裕的主要途徑是什么?一方面擴大主流致富途徑:種地、棚室、養殖、打工專業隊;另一方面要支持副業生產,在家留守的多為老人、婦女,幫助這些人研究致富渠道。研究市場,要當參謀出點子。市場經濟條件下,瞬息變化的市場,農民該種養殖什么、種養什么好銷、能賺錢,上哪賣賺錢?我們的基層干部平時學習、了解、掌握的各類種養等信息,比農民多的多,如果他們能將這些經過篩選、有價值的信息,及時、有效的傳遞、提供給農民,讓農民有方向、目的的去種養,收效一定會比盲目的種養好很多。
(四)工業項目的招商員-------富民強村
1提高認識,重視招商引資
壯大集體經濟積累 ,要招商引資上項目。哪個村招來項目,今后縣里是要在稅收上予以考慮,支持村集體經濟。另外真哪個村有大企業,哪個村的公益事業就有人干。
2強力招商引資
第一,要延長產業鏈條,招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從而增長。
第二,招工業項目,發展工業,能夠轉移剩余勞動力,打工賺錢,增加收入。
所以請各村書記務必重視招商引資工作,要發揮自己的日子過得很好,懂經濟的優勢,對外交際廣的優勢,下大氣力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從而富民強村。
(五)村民糾紛的調解員
農民與農民之間,因經濟糾紛、債務糾紛、資源糾紛、鄰里糾紛等民間糾紛,難免會發生這樣和那樣的矛盾。部分農民法制意識淡薄缺乏公共溝通、參與渠道,一旦利益受損,容易激動、蠻干、出現惡性事件。這就需要我們基層要健全完善調解組織網絡,根據情況、視戶數多少組建調解員隊伍,要讓他們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并且在群眾中有較高的威信。學習浙江的“楓橋經驗”努力在第一時間、第一地點,低成本、高效率的解決問題,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矛盾不上交。
(六)民生工程的落實員
民生問題無小事,群眾利益大于天。我們當干部必須關注民生。深入群眾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親身感受群眾冷暖,了解群眾所想所盼。使自己成為民生工程的“落實員”,如修路、建橋、路燈安裝、垃圾堆放場等與群眾切身相關的公益設施要逐步完善,讓群眾享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和變化,讓民幸福。
作者簡介:師麗(1978-)女,遼寧黑山人,研究方向:黨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