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佳伶
[摘要]:失獨家庭在我國的數量龐大,已經形成一種獨特的社會現象。失獨家庭在經濟收入,養(yǎng)老保障,精神寄托方面都存在困境。目前我國對失獨家庭只制定了扶助金標準,對失獨家庭的法律保護并不完善。本文在介紹目前中國的失獨家庭規(guī)模的基礎上,分析了失獨家庭出現的原因,指出現我國已出臺的幫扶措施及不足,并進一步探討如何建立完善失獨家庭的法律保護措施。
[關鍵詞]:失獨家庭;養(yǎng)老困境;社會保障
一、失獨家庭的概念及問題的由來
失獨家庭是指獨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能再生育,不愿再生育及不愿收養(yǎng)子女的家庭。目前我國失獨家庭數量眾多且增長速度快,已經形成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失獨家庭現象是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所引起的特殊現象。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施行于19世紀80年代初期,為了配合改革開放使人口的增長與經濟增長相適應,國家決定控制人口增長實行計劃生育。至今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已然走過了三十余年,它使中國的人口三十幾年間減少了四億,對經濟增長也功不可沒。但在另一方面它卻導致了許多社會風險。如今失獨家庭數量的猛增就是這以政策的負面影響例證。
二、我國失獨家庭的基本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中國究竟有多少的失獨家庭并無準確的數據,但統(tǒng)計數據顯示,中國獨生子15-30歲總人數約為1.9億,這一年齡段的年死亡率為萬分之四[1],由此每年約產生7.6萬個失獨家庭。總的失獨家庭也已逾百萬,并且這一數據還在不斷增加。
目前我國對失獨家庭的幫助主要是提供扶助金。從2007年起國家人口和計生委財政部在全國開展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試點工作,扶助制度規(guī)定了對失獨家庭的補助標準為每人每月100元[2]。此后各地也紛紛制定了一系列對失獨家庭的補助標準。2014年國家再次提高扶助金標準并建立動態(tài)增長機制,中央財政按照不同比例對東中西部地區(qū)予以補助,在保障房,醫(yī)療保險,養(yǎng)老保險都予以優(yōu)待[3]。
中國人口數量大,老年人數量多且增長快。國家的養(yǎng)老保障體系本不健全,保障壓力大,因此國家很提倡家庭養(yǎng)老的模式。并且家庭養(yǎng)老也符合中國人歷來的習慣和文化。但對于失獨老人而言這一條最重要的養(yǎng)老道路無疑被切斷,他們唯一能依靠的的就是就是國家的保障制度,而國家目前對失獨老人的保護僅僅是提供少量扶助金,這對于許多失獨老人而言并沒有解決其根本性的養(yǎng)老問題,不少失獨者都處在擔憂之中,他們不知道年老之后該何去何從,在失獨家庭當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我們不怕死,怕老,怕病”[4]。
三、完善失獨家庭法律保護制度
失獨家庭面臨著經濟收入,日常生活,養(yǎng)老保障等多方面的困境。針對失獨老人面臨的困境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建立失獨老人法定監(jiān)護制度
依據《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的規(guī)定,未成年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在沒有其他的的監(jiān)護人時可以由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進行監(jiān)護。本文認為可以建立失獨老人的類似法定監(jiān)護制度。理由如下:失獨老人地位處境與未成年人,精神病人類似,無法全面的管理自己的事物,設立對失獨老人的監(jiān)護制度,有利于對他們的人身,財產及其他的合法權益進行保護。對于失獨老人而言,極其不便的地方在于入住養(yǎng)老院,進行手術時都需要擔保人簽字,設定監(jiān)護人之后單位或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可以再上述情況下為失獨老人進行擔保。
2、設立失獨老人專項保障基金
成年獨生子女死亡的父母大多已經進入老年,扶助金只能保障失獨老人的基本生活,難以保障醫(yī)療開支的高昂費用。設立專門針對失獨老人的專項保障基金,專款專用,保障失獨老人的生活醫(yī)療費用。
專項資金的來源,一些學者認為應對將超生征收的社會優(yōu)撫費用于補償[5]。也有學者并不同意用社會優(yōu)撫費用來補償失獨家庭,何亞福認為社會優(yōu)撫費用本就是針對超生父母做的不公平的處罰,應當將社會優(yōu)撫費返還給多子女的家庭,失獨父母不應將矛頭指向超生父母,超生父母也是政策的受害者。本文認為失獨老人問題的出現與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密切相關,把社會優(yōu)撫費用于補償失獨老人合情合理。
3、完善社會保障體制
社會保險在保障失獨家庭權利方面有著無可取代的作用。我國的社會保險結構分為三個層次,國家基本保險,用人單位補充保險,勞動者個人補充保險。社會保險籌資基本由國家,企業(yè),集體,個人幾方負責,本文認為在對失獨者而言,應當減少個人的出資比例,提高國家、企業(yè)、集體的出資比例以減輕失獨者的負擔。現目前國家的保障力度大范圍廣,其保障標準也較低,要鼓勵用人單位為職工繳納補充養(yǎng)老保險,鼓勵勞動者個人進行儲蓄性保險,使這三個保險層次能夠相互結合,相互補充,分散風險[6]。
四、結語
失獨家庭的大量出現是是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獨特產物,而生育政策關系著國計民生的大問題,其制定和實施要和實際情況相適應。雖然我國正在逐漸開放生育政策,但失獨家庭現象還會長期存在,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失獨老人數量將只增不減。雖然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都出臺了一系列相應的失獨家庭保護的法規(guī)和規(guī)章,但實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我們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探索失獨家庭法律保護的措施和方法,以切實保障千萬失獨家庭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2010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年鑒[Z].北京: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10.
[2] 周偉,米紅.中國失獨家庭規(guī)模估計及扶助標準探討[J].中國人口科學,2013,33(5):2.
[3]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等五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EB/OL]. http://www.nhfpc.gov.cn/jtfzs/s3581/201312/206b8b4e214e4a5ea2016417843d7500.shtml.2013-12-26.
[4]王夢婕.我們的晚年何處安放[N].中國青年報,2013-01-22(03)
[5]張祺樂.論“失獨者”權利的國家保護[J].現代法學,2013,35(3):14.
[6]陳協平,丁芳.失獨老人社會保障體制探究[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3,(6):120-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