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高柏枝(1989—),女,安徽安慶人,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國際政治研究生,主要從事區域政治研究。
摘 要 到2013年底,金正恩已掌管國家大權兩年有余,在其執政期間,政局穩定,金正恩本人的政治權威也牢固樹立,經濟方面的改革也逐步推進,外交方面的困境也在逐步打開。但是朝鮮政治生活中出現的這些變化并不意味著在金正恩執政時期,朝鮮政局將會出現實質性的扭轉,朝鮮政治生活將繼續沿著前兩代領導人的執政理念、政治思想,在大方針不改變、具體事務小范圍調整的趨勢下繼續演繹下去。
關鍵詞 變化;趨勢;政治;外交;體制困境
一、朝鮮政治的現狀與變化
1、政治‘遺產的繼承
執政已兩年的金正恩政權,在政治大方向上嚴格遵循了金日成和金正日前兩代領導人的政治思想和政治體制。首先是“主體思想”和“先軍政治”,在金正恩掌權期間仍牢固樹立這一思想。先軍政治思想是金正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出,概括來說一切以軍事為主,以軍代和國防事業為主。金正恩在接過權力棒之前,在其父親的影響下就明白強大的軍隊和國防實力對于朝鮮國家安全和政權穩定得重大作用。1月20日,朝中央通訊社又報道了金正恩視察人民軍空軍第354部隊和人民軍第3870部隊的消息。 此后朝鮮先后在軍事上展開了大動作,2013年2月12日朝鮮又進行了第三次核試驗。接二連三的軍事大行動表明軍事力量的鞏固與擴大在金正恩執政時期顯得非常重要與迫切。
2、政治生活的變化及趨勢
首先,政治高層頻繁的人事變化,確立金正恩政權的權威。2012年7月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會議決定,解除政治局常務委員兼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李英浩的所有職務,玄永哲則擔任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此后,金正恩逐步將樸鳳柱免職,金英日為新總理。通過一系列的高層人士變動,最終確立了以金正恩為核心的包括擁護其領導對其忠誠的金永南、樸鳳柱和崔龍海組成的“四人體制”。在人事風波后,朝鮮內外對金正恩的看法確實在逐步改變。據韓國《中央日報》12月11日報道,該報在對朝鮮官方媒體的近期視頻報道資料和圖片資料進行分析后發現,朝鮮內部對金正恩的稱呼發生變化,由原來的“敬愛的金正恩元首”或“最高領導人”,變為“偉大的領導人”。 外界也更多的看到了其政治手腕、處事方式的變化。
其次,政治事件的應對更加主動與靈活,金正恩上臺后,運用重大事件一次次挑動著國際神經,而在問題變得復雜的時候又轉變態度主動出擊尋求問題的解決。在“光明星3號”衛星發射失敗后,朝鮮在2013年又發動第三次核試驗此后為了打破外交困境,朝鮮又擺出主動的姿態,在與中國高層會見時,朝鮮又傳達出要重啟六方會談的意愿,此后又不斷釋放出與美國直接接觸與對話的信號,可以說金正恩在執政之初,其本人的外交風格已在一定的程度上比以往朝鮮外交更具靈活性。
最后,在強調軍事作用的同時,對民生事務的關注也更加突出。2012年4月5日,金正恩在對外演講中首次提到“新世紀產業革命”。在2013年3月舉行的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會議上,通過了經濟建設和核力量建設“并進”的路線。會議宣稱:“美國用核武器威脅朝鮮的時代已經永遠結束了。”從此以后,金正恩的視察就開始集中于經濟建設項目。 這些都釋放出積極的信號,也即朝鮮開始了經濟建設的緩慢步伐,對民生問題的關注也顯得比較突出。金正恩曾稱要建設好經濟,讓民眾不再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從目前朝鮮的經濟狀況來看,朝鮮在逐步完善國內法,在引進外資方面條件將更加寬松。但是其仍然面臨著舊的經濟體制與對外開放發展經濟的突出矛盾,要發展經濟必須走出國門,而開放對朝鮮國家安全、政權穩定來說無疑會帶來沖擊。所以即使在金正恩政權時期,這一矛盾仍待解決。
二、朝鮮外交困境與外交局面的打開
1、多邊與雙邊的矛盾
自朝鮮核問題爆發以來,國際上有關此問題的解決先后出現多次的六方會談達成了不少框架協議,包括“2.13”和“9.19”共同聲明,但都因最終落實情況不佳而遭擱置。至此,朝鮮方面一再不相信這樣的多邊會談,認為朝核問題的關鍵在于朝美雙邊關系,朝美關系的正常化時解決問題的關鍵,所以朝鮮一直堅持要先同美國直接進行雙邊的接觸與對話。而美國則不以為然,不想獨自扛起半島安全的大旗,甚至更有美國學者認為適度緊張的半島局勢是對美國的東亞戰略有益的,因此避免同朝直接接觸。
2、擁核與開啟六方會談的矛盾
自2012年低到2013年朝鮮先后多次進行了火箭發射與核爆試驗,并且是在國際制裁、一片反對聲的情況下的一意孤行。韓美軍事演習更是招致朝鮮的激進回應,朝鮮先后宣布廢除《停戰協定》、軍隊進入一級備戰階段并威脅第四第五次核爆,并宣布與韓國進入“戰爭狀態”等等。在朝鮮多次宣布拋棄“無核化”的情況下,六方會談重啟的共識再一次幻滅。朝鮮棄核是六方會談的條件,也是最終目的,在朝鮮拋棄無核化的情況下,六方會談的重啟將只會越拖越久。
3、金正恩政權的“新外交”
釋放積極信號。在2013年,“籃球外交”盛傳一時,盡管當事人美國前NBA籃球員丹尼斯·羅德曼宣布只是個人行為與政治無關,但在外界來看,經常易與當年中美之間的乒乓外交相較,這不得不說是朝鮮態度緩和的又一表征。
多措并舉。2013年5月24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特使崔龍海24日在北京表示,朝方愿與有關各方共同努力,通過六方會談等多種形式的對話協商妥善解決相關問題。朝鮮具體提及六方會談闡明對話意愿引發各方關注。 此后6月6日朝鮮又發出建議朝韓談話積極建議,并且在8日韓國方面也作出積極的回應,表示愿意南北政府會談。縱觀整個2013年朝鮮內外的局勢以來,雖有戰事一發不可收拾之勢,但結果半島局勢轉寰之快,朝鮮外交的眾多舉措給國際還是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朝鮮政治走向的趨勢分析
就金正恩政權執政兩年來的朝鮮政治近況來看,朝鮮不會放棄金日成和金正日的“先軍政治”“主題思想”,不會放棄舊的政治經濟體制。然而,金正恩釋放出的在國內國際舞臺上釋放出的積極信號又給半島吹來了和煦之風。未來,朝鮮將在不放棄原有政治經濟體制的情況下,對政治與經濟的關系作出一些列的調整,不放棄擁核、建設強大軍事實力與改善民生、發展經濟共進;外交上堅持多邊與雙邊的外交政策,官方外交與民間外交等多管齊下,軟硬兼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