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入庫上海
日前,以2.8億港元成交并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記錄的明成化斗彩雞缸杯在香港蘇富比公司完成交接,正式交到買家劉益謙的手中。隨后,劉益謙攜斗彩雞缸杯返回上海,并將之入庫上海西岸藝術品保稅倉庫,成為該倉庫試運營以來入庫的首件有影響的藝術品,也成為上海龍美術館的鎮館之寶。
西安城墻電梯已完全拆除
近日,西安城墻架裝電梯一事引發公眾關注。在陜西省文物局督促下,施工單位日前按照西安城墻景區管委會整改要求,拆除了搭接至城墻墻體的電梯施工設施,受損的城墻垛口已修繕復原。雖然西安城墻景區管委會有關工作人員表示,該部電梯設立的初衷是用來為老年人、殘障人士游覽城墻而提供服務的公益設施,但仍然在實驗性施工階段就出現了一些爭議。為此,陜西省、西安市文物部門要求停工,對實驗性設施進行拆除。目前試驗鋼架已全部拆除,恢復了原貌,沒有對城墻保護造成任何不利影響。
藝術品份額化交易或將落幕
距離國家相關部門發文對“藝術品份額化交易”進行整頓已經有近3年時間,目前國內文交所多已相繼退出該交易,而這一模式的初創者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還在“堅守”。但據日前披露的證監會文件顯示,證監會正督促天津市政府處理天津文交所份額化產品的“善后”問題。投資者認為,“善后”一詞已經釋放出了要“處理”的明確信號。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因為天津市關于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工作的方案仍不明確,所以這一交易模式如何收場目前仍舊成謎。
文化遺產只是歷史花瓶嗎
“文化遺產不能只重視申報而不重視保護利用!”由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近日發布的廣州文化藍皮書指出,廣州547處文保單位2/3未得到充分利用,文化遺產只是歷史花瓶。為何文保單位未得到充分開發利用?藍皮書分析,目前廣州文化遺產工作存在很多問題。首要問題便是缺少符合廣州實際的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利用的全面規劃,“旅游部門對文物的利用還停留在‘吃現成飯層面,對文物景點的投入遠比不上對人造景觀或建造假古董的投入”。
香港藝術館展象牙制品遭抗議
一些抗議者日前聚集到香港藝術館,抗議正在展出的含有象牙和犀角工藝品的展覽。據悉,展出的270件作品主要來自明清時期的宮廷皇室用品。“藝術館不知道他們正在搞的是一個非法的商業活動。”參與抗議活動的香港人類教育聯盟成員美芳女士認為。她之所以參與抗議是因為曾被政府告知“漁農自然保護署一直在銷毀象牙制品,同時當犀角制品被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當做藝術品展出時,也會加強瀕危物種保護意識教育”。一位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發言人在抗議者面前解釋道:“香港藝術館只是試圖通過展示這些寶物向公眾呈現我們的歷史。”
藝術品追續權在美推進引爭議
藝術品追續權,又名藝術家轉售權。最近,一份有關該權利的議案在美國國會獲得了重要進展。在過去的3周,該議案已獲得了6位聯合提案人的大力推進。在該議案中,當藝術家的作品在拍賣中超過5千美元時,其將獲得藝術品轉售價格5%的收益。據了解,如今已有50余個國家運用了近似的版權法案,包括英國和歐盟。不過,版權改革的路途依然充滿變數。反對者說該項議案對拍賣行來說是不公平的,它僅僅會讓富有的藝術家受益,而且會長期阻礙藝術市場。
博物館藏品能否拿來拍賣
一尊古埃及石灰巖雕像日前在倫敦佳士得拍賣行以1576萬英鎊拍賣成交。此舉引發埃及駐英國大使館的抗議,稱這一拍賣是“對埃及考古和文化財產的侵犯”。據了解,這尊有4000多年歷史的石雕是由英格蘭北安普頓市議會拿到佳士得拍賣的,其目的是幫助募集北安普頓博物館和美術館擴建工程所需的1400萬英鎊資金。在拍賣會之前,英國駐埃及大使何里強烈反對這項拍賣。他認為一個博物館不能出售一個本應向公眾展示的收藏品,“把這一收藏品拿去拍賣并從中牟利是不道德的”。
聲音 VOICE
“大家對鑒證備案中心不了解,但認可證書”
自去年5月北京市文化局發布《北京市藝術品鑒定工作試點方案》至今,實行藝術品鑒證備案已經滿一年。對于鑒證備案所取得的影響,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尚勇表示,目前這項業務對二級市場還沒有明顯成效,因為鑒證備案的作品流通到拍賣行的很少。此外,劉尚勇同樣坦言市場的“證書控”問題,“目前大家對鑒證備案中心并不是很了解,但是認可鑒證備案中心所頒發的證書,認為其具有一定的保障”。
“我做這個金蟾,就是要和西方藝術叫板”
近日,北京玉淵潭公園湖面出現一只巨大的充氣金蟾:體型肥碩,眼睛渾圓。據了解,這只大金蟾為國內設計師制造。不少人看了金蟾后不由自主地將其與大黃鴨相比較,更有人調侃:“這大蛤蟆太2了,是來尋找大黃鴨的么?”制作公司負責人表示,金蟾制作難度是大黃鴨的3倍。設計者聲稱:“我做這個金蟾,就是要和西方藝術叫板,外國大黃鴨能得到好評,中國藝術品一樣可以。”
“要是發現了文物,有幾個會去上交政府”
“四川村民鋤地挖出24件明代青花瓷,被警方收走”,這樣的新聞并非偶然事件。“別的國家對這種情況,有的是全歸發現人,有的是發現人和土地所有者五五分,有的是實價賣給博物館,總之是發現人收入不菲。”某律師事務所律師認為,“而我們根本不可能按市價補償發現人。所以要是發現了文物,有幾個會去上交政府?”
“泰國規范當地象牙市場的努力已經失敗”
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近日警告說,泰國國內象牙制品交易量持續大幅攀升,這導致非洲象群面臨更為嚴重的偷獵風險。報告認為,在曼谷出售的象牙制品不可能全部來自泰國本國大象,估計其中多至80%的象牙制品來自境外。該組織工作人員說:“泰國規范當地象牙市場的努力已經失敗。”泰國政府去年開始對象牙制品銷售商實行更嚴格的規范,以及把非洲大象列入保護動物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