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暉

近日,中國美術家協會(以下簡稱“中國美協”)官網被黑了,據報道稱,黑客篡改了會員名單,一些畫家搖身一變成了美協會員。
6月3日,中國美協發出公告稱:“根據舉報,發現中國美協官網公布的會員名單和理事名單中,有被非法修改的痕跡,經技術偵查,是不法分子通過黑客技術手段攻擊網站修改了部分會員和理事名單,造成入會假象并辦假證,從中牟取暴利。此行為已經觸犯了刑法,使中國美協名譽受到嚴重傷害,干擾了中國美協的正常工作?!?/p>
至于官網為何被黑,中國美協相關負責人表示事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而一些業內人士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其實網站被黑的原因只有一個—利益。“成為美協會員,你的身價立馬倍增。但中國美協難進也是出了名的。”有業內人士透露,現在一些機構聲稱能辦理中國美協會員事務,但這些機構幾乎都是騙子,他們利用一些不入流的畫家急于求成的心理達到牟利的目的。
據了解,截至2013年底,中國美協共發展會員1.4萬余人。這一數據同難以計數的畫家數量相比,中國美協會員無疑是稀缺資源。如今,中國美協會員的頭銜與經濟利益直接掛上了鉤。據了解,市場上有些書畫經營者都不用看作品,首先問你是不是美協的,如果得到肯定回答,再問是不是美協理事,因為理事比普通會員作品的價格又上了一個臺階。
這種不看作品看身段的現象十分常見,在書畫交易活躍的山東市場則尤為明顯。有藏家介紹:“在山東,頂著美協光環的作品用‘搶字都毫不為過。甚至有些收藏者并不是抱著對藝術的認可去購藏,而是要一種‘我家有美協理事字畫的效果?!?/p>
正是看中了中國美協頭銜的效應,一些投機者也借機炒作。據介紹,在山東一些地區,許多投機者以及不正規的藝術機構通過簽約一些有頭銜的藝術家,比如美協會員、名家弟子等,然后進行包裝、炒作,并從中獲利。
其實,這種過分追求頭銜的狀況不僅僅發生在美術界。比如,去年陜西省書法家協會換屆,主席、副主席竟多達46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當時有媒體報道稱,一個書協主席的頭銜可讓作品增值幾十甚至幾百倍。再比如,在工藝美術界,一些工藝美術師為了“大師”稱號爭得頭破血流,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大師”稱號意味著作品身價的倍增。
對此,有美術評論家認為,在改革開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藝術品的需求也不斷加大,這就催生了藝術品市場的快速發展。而這一時期因為藝術市場可觀的效益吸引了許多生意人前來經營,他們當中不少人看不懂藝術,但需要找一個衡量標準,于是美協的頭銜就成了一個重要標桿。顯然這并不是美協創建的初衷,而是藝術市場迅速發展催生的畸形狀態,也是藝術市場學術評判標準不完善而形成的一個怪圈。而這個怪圈又被越來越多的投機者加以利用,一些不正規的藝術機構和一些書畫經營者借助美協的學術標桿進行炒作,為自己牟利。
不過,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這種怪圈和畸形,美協會員也不再像過去那樣是惟一的評判標桿。而且隨著藝術市場的發展,人們對藝術品的評定也越來越理性。而且,人們也看到,一些畫家沒有任何頭銜也依舊發展得很好。這些畫家幾乎從來不參加競賽評獎,也不參與爭取協會會員頭銜,他們是靠實力和作品贏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