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艷明
為扎實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北安市石泉鎮通河村黨支部通過開展“一圍四抓”活動,引導黨員“想服務、能服務、服好務”,有效提升了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圍繞服務抓承諾。深入落實黨員承諾踐諾制度。村黨支部成員、黨員大戶結合自身實際,圍繞提升能力素質、增強宗旨意識等方面做出學習承諾;圍繞流轉土地規模經營、項目建設、特色養殖等方面做出發展承諾;圍繞入戶走訪、征求意見、扶貧解困、解決難題等方面做出服務承諾。村黨支部把黨員承諾事項通過宣傳欄進行公開,接受村民監督。
圍繞服務抓學習。為盡快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村黨支部采取支委輪流授課、利用遠程教育站點等形式,組織黨員學習黨章黨史、上級文件、領導講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提高黨員的黨性意識和服務意識。積極開展多元化的政策和技能培訓,組織黨員學習財政支農、產業發展、移民安置等常用政策和高產大豆栽培、畜牧養殖等實用技術,提升黨員帶領村民增收致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圍繞服務抓幫扶。充分發揮黨支部班子、黨員大戶的傳幫帶作用,采取“一對一”幫扶的形式,每名黨支部委員和黨員大戶包扶一名困難黨員群眾,提供信息、技術、資金扶持,幫助尋找致富項目。2013年,全村黨員與困難群眾結聯建對子39個,解決實際問題52個。黨員鄒文學自掏腰包,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對村民張洪昌進行科學養豬指導;村民李順在黨員大戶陳繼國的幫扶下,承包了村里的低洼地塊,用來養魚和種水稻,實現了脫貧致富。
圍繞服務抓增收。圍繞村全年經濟發展目標,在調整種植業結構、植樹造林、勞動力轉移、土地規模經營等中心工作中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帶領群眾共同致富。截至今年2月底,全村共涌現出產業項目牽頭人、種養大戶、外出務工帶頭人13人。黨員張樹林帶領50名村民在大連務工,成了外出務工人員的主心骨;黨員厚繼友依托千萬元資產實力的農機合作社,整屯流轉農民土地,為推進種植業規模經營奠定了基礎。
(作者系北安市委組織部組織組副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