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參與到生活中,你就不能看清楚生活:你不是為生活而過分痛苦,就是過度享受生活。”——朱利安·巴恩斯
《奈良美智48個女孩》奈良美智 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奈良美智是當今日本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因為他專畫頭大大的斜眼的怪女孩,名字又女性化,所以長時間把他當成女人。《奈良美智48個女孩》是由奈良美智為日本筑摩書房公關雜志所繪制的封面集結而成,這項合作從2006年到2009年,為期三年,共畫了35個女孩,為了成書,奈良另選了12幅畫,共計48個女孩,書中還搭配了奈良親筆寫的48篇詩文。奈良曾說,“我的全部作品其實是我內心的自畫像,是和自己對話,我的畫是要回到最天真的童年感覺,在和自己對話的過程中,畫面逐漸顯現,因此有孤獨,也有快樂。”幾天前讀到一篇關于他的采訪,對他有了一些認識,雖然是日本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奈良美智可謂叫好又叫座,他的作品在拍賣市場屢創高價,同時獲得年輕人的喜愛,但他的思維和生活方式卻是不流俗的。他不喜歡東京,那里充滿了噪音,他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大城市里有一種自我被消滅的感覺,東京人沒有孩子氣,像木偶一樣,仿佛不食人間煙火,甚至可以說像機器一樣。他出生在青森縣農村,他認為那里過的是真正的人的生活。他在青森縣和栃木縣都有畫室,栃木縣是個沒有人煙的地方,只有三座房子。他不想在中國辦畫展,因為中國的藝術品交易主要是作為投資,太商業化。當被問到如何持續這樣的作畫狀態,為什么十幾年來一直畫同樣的畫面時,奈良美智回答:“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這好比幸福是不用思考的。只有那些無法持續的人才需要思考,究竟該如何做才能持續畫下去。我正是由于不用思考,因此能夠持續畫下去。”提問者又說,“一般來說,藝術家總是要不斷翻新自己的作品面貌,要有新的樣式。”奈良回答,“我不想為了給別人提供新的東西而煩惱、焦慮地勉強自己。只要每次作畫時能有新鮮的心情,即使沒有新的東西,能夠持續相同的東西也很好。我不喜歡經常強制命令自己努力出新的東西。”奈良美智通過語言傳遞的思想中有順其自然以及不與生活和自己較勁的哲理。面對奈良美智的生活,或者任何人的生活,也許我們都可以說,這樣挺好,或者,這樣也沒什么不好。
《郭老師的跑步課》郭豐州 著,光明日報出版社
跑步大概是最簡單、最經濟的鍛煉方式了,所以一直想找一本關于跑步的書。來自臺灣的郭豐州,也就是郭老師,人稱臺灣超級馬拉松之父。這本書并非只適合馬拉松愛好者,而是一本適合中國跑者自學自練的跑步教練指導書,從入門到進階,提出300個正確的跑步要訣。本書給六個處于不同跑步階段的讀者設計了基本知識、訓練、體能與修復、疑難雜癥與賽事篇,同時提供DVD動作示范。郭老師從人文歷史、運動生理、運動醫學學術研究等多角度全力推廣跑步運動,并從中體會出寶貴的人生哲理,他說:“在超馬極限的挑戰中,我看到了人性的高貴面!”老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怎么跑才是正確的跑法呢?對于剛開始跑步的你應如何訓練,郭老師提出采用“階梯式原理”來提升運動的強度。慢跑一開始其實要慢跑和快走交替,跑跑走走,不需要勉強自己一定要跑,成年人運動要注意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身體會發出訊息,跑累了就換快走,走一段時間休息夠了,身體會發出聲音說我可以再跑起來。運動強度的增強方式不是直線的,有些人去跑田徑場,一天增加一圈,到了某一天就跑不下去了,因為增加的方式是直線型的,而運動增加強度的方式應該是階梯式的,每提升一階之后在那個強度停留一段時間直到身體完全適應為止,再提升一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