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夫

毛澤東在1961年為廬山寫下“無限風光在險峰”的詩句,唐建借此句表達自己的攝影態度。“險峰”之“險”,在于險峻,而對人來說,則在于危險。與318國道上眾多攝影師一樣,唐建也曾多次遇險,而無限風光對這群人來說,如同獵物,既然是獵人,豈會在乎險?
暗藏殺機的“獵物”
2011年農歷正月十三,郎木寺里傳來陣陣嗩吶聲,在莊嚴的佛樂聲中,眾僧在身穿華服的“護佛隊”引導下,肩扛大佛畫卷冒雪緩步前往曬佛臺。
唐建以敏銳的眼光掃描人群,尋找心儀的“獵物”,突然目光停留在了一個10歲左右的藏族小姑娘身上。
他舉起長焦鏡頭,遠距離偷拍。小姑娘發現了“獵人”,將口罩戴上,或許是不舒服,又將口罩摘下。唐建瞄準小姑娘,小姑娘就躲,并不停把口罩戴上又摘下。一個10歲的小姑娘又怎是“狩獵”多年的唐建的對手,如此往來幾個回合,唐建滿載而歸。
這是唐建記憶深刻的一次“狩獵”,但“獵物”只能算食草動物,并無威脅。隨即唐建又講述了另外一次,這次的“獵物”雖美,卻暗藏殺機,差點要了唐建的命。
這次是在米堆冰川附近,山上無路,正好有只牦牛在上山,唐建跟隨牦牛來到拍攝米堆冰川的絕佳之處。下山時卻迷了路,“我還摔了一跤,被荊棘刮傷了腳。我當時確實慌了,心想會不會就交待在這里了。”當然,這次經歷是有驚無險,但后怕并不意味著后悔,正是憑借其中一副作品,唐建成為了四川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而在318國道上,像唐建這樣瘋狂的“獵人”,不計其數。
瘋狂的318“獵人”
2003年藏歷六月初三,理塘賽馬節。
一位中年白人婦女沖進場地中央亂竄,舉著相機閃個不停,嚇壞了同行的唐建,“別說我,連警察都拿她沒辦法。”這位女士來自荷蘭,跟唐建在318國道上拍了18天,燒了40卷膠卷,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是名護士,也并非專業攝影師。
在318國道上,唐建接觸到不少國內的知名攝影師,著名的西部風光攝影家盧海林是令他印象最深的一位,“他快60歲了,為了攝影還沒結婚,一年中有大半年都駐扎在318國道上。”
荷蘭女士的瘋狂一時,盧海林的瘋狂一世,都是318國道上眾多攝影師的縮影。最近幾年越來越多攝影愛好者涌上318國道,而攝影團成為多數人的選擇,唐建多年來一直在318國道上帶攝影團,“我既是司機也是向導,為了創作出最好的作品,這些攝影大師只能找我們,因為我們知道最佳的拍攝點,最佳的拍攝時機,包括天氣的變化、日出日落時間,只有我們這些常年穿行在這條線的人才知道。”
把318國道推向世界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唐建就接觸攝影了,后又擱置下來。直到2002年帶攝影團去318國道,接觸到很多攝影師,“多年的攝影夢又被勾出來了。”
后來唐建創辦了冰川旅行社,專門經營特種攝影旅游談,帶攝影團上318國道拍攝美景。今年唐建加盟世紀假日國際旅行社,任成都分公司總經理,又把318國道帶進了這家旅行社,“現在這家旅行社是做出入境游的,成都這邊主打318國道,我準備把這條線路推薦給來中國的老外,現在董事長也很重視這條線路。”
盡管外國人入藏函辦理麻煩,但抵擋不住老外對318國道的熱情,事實上318國道早已名聲在外,這幾年唐建帶的攝影團也多次出現老外。
由于修路,不少人都想趕在今年再走一趟318國道,“今年特別火爆,預約時間也比往年提前了。”
對于國內外的攝影愛好者,318國道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可以預見,即使明年道路暢通了,這群人依然還會帶上相機,繼續在318國道上“狩獵”。
只要無限風光還在,就不會有最后的318國道。
他們
眼中的
318國道
世紀假日國際旅行社成都
分公司總經理 唐建
Q:提到318國道,你最先聯想到哪三個詞語?
A:壯麗,震撼,勾引
Q:對于318國道修路,你怎么看?
A:肯定是好事,能讓更多人看到簡單的自然風光,但真正漂亮的還是在險處。
Q:路修好了,你還會上318國道嗎?
A:會,因為風景還在,只要你愿意,備好排除路障的工具就可以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