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慶

位于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陽光商都居民樓上的“油田綜合素質培訓班”面對電梯間的墻面上,貼著巨大的培訓介紹和招生簡章——“為(使)2014畢業的二本和三本大學生成為合格的、優秀的油田職工,我校精心和考試的七科十五名教授、專家團隊授課”。其中赫然醒目的是用大紅色字體突出強調的兩句話:“考分決定工種!大家要珍惜這次決定命運的機會!”
剛剛結束大學生涯的賈飛和張斌被父母驅使著,為這次被稱作“決定命運”的考試而來。這次考試的訊息在兩個月前突如其來,讓整座城市陷入從未有過的振蕩。
今年4月7日,大慶石油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大慶油田)人力管理部門,向公司下轄的數十個部門和企業傳達了2014職工子女的用工政策通知。針對過去較為寬松、幾乎等同于“接班”的政策,今年大慶油田對本科畢業生做出了一定條件的限制:“一本”畢業和“二本”石油相關專業的應屆畢業生中,英語本科通過四級和研究生通過六級者,基本會被直接簽約錄取。
但“二本”非油田相關專業和“三本”的應屆畢業生則無法直接上崗就業,需要通過油田組織的名為“油田綜合素質測試”的七科目考試,爾后委托大慶技師學院“委培”一年,最后再擇優分配錄取。
“我們的第一感覺是不敢相信!”44歲的龐艷芬是大慶采油二廠的工人,她和一些家長“怎么也不相信油公司不管我們的孩子了”。在他們看來,油田就是他們的安身之所。
“油后代”
這座城市的所有夢想和榮光,一直以來都無比緊密地與這個國家聯系在一起。以大慶石油管理局為代表的超級國企,被視作“共和國的長子”。而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包括龐艷芬父親在內的第一代石油工人,被視作這份榮耀事業的締造者和中國工人階級的光輝典型。
在大慶的部分公交線路上,還專門設有“老會戰專座”。老會戰還能以幾乎低于市場價一半的價格獲得石油公司為他們修建的福利房。老會戰的兒女,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順利地在這個獨立的石油王國內,成長,接班,成家,生子,成為人們口中的“油二代”。
生活如松嫩平原般平靜,沒有起伏。盡管從1986年10月1日起,國家規定國營企業招用工人,要面向社會,公開招收,全面考核,擇優錄用,廢止子女頂替等制度。但在大慶,這一制度從未產生過實質影響。即使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的國企改革中,仰仗豐厚的石油資源,大慶油田也僅有少量員工被買斷工齡。如東北老工業基地長春、沈陽般劇烈陣痛的變革,對于大慶人來說始終是遙遠的故事。
此前,大慶油田對于畢業于本科院校的職工子女,幾乎是照單全收。2006年,油田錄用了前來應聘的所有油田職工的子女——只要年滿18歲。這次事件被大慶人稱之為“大兜底”。
盡管從2008年起,大慶實施了對本科以下職工子弟的招工考試,但隨著近年來大學的擴招,花錢讀個“三本”已并非難事,因此當年的這次招工改革影響范圍十分有限。
大慶人不愿承認的是,在磕頭機不變的節奏中,大慶地下的石油已經越來越少,而油田外的世界已經天翻地覆。在穩產5000萬噸27年后,大慶神話終于在最高峰值發生拐點。2005年,大慶油田稅前利潤破千億元,2013年下滑至573億元。
上世紀末,大慶石油管理局重組改制。當時,油田職工已經有30多萬人。巨大的人力和采油成本之下,改革已經無法回避。
當繼承傳統和生活慣性被打破后,龐艷芬和大多數“油二代”的父母們,在第一時間的不可置信后,出離憤怒了。他們迅速通過手機、網絡和熟人社會組織了起來,連續一周前往大慶石油公司大樓前進行抗議活動,要求石油公司和往年保持一致,讓孩子順利回到油田接班。
“不用擔心考試多難”
如今,距離4月中旬那場持續了近一周的抗議,已經過去快兩個月了。大慶石油有限責任公司大樓下寬闊的廣場,早已恢復了往日的寧靜。但是,在內外巨大的分歧和撕裂下面,大慶石油子女招工改革引發的波瀾,并未真正從這座城市的中心廣場上退散。
新的招工政策改革公布后,又一種新的輔導班——“油田綜合素質測試”輔導班應運而生。這一次,在剛剛布置打掃出來的臨時教室里,坐著的是像張斌、賈飛這樣的二本和三本應屆大學生。他們要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完成包括石油科技知識、計算機知識、自然基本知識、語言理解與表達、時事政治、法律與道德修養以及大慶精神與會戰傳統在內的七科學習。學費是每人6000元。而在招工輔導班里,“保過班”的價格可以達到三四萬一個人。
今年的改革除了讓剛畢業的很多大學生家長煩惱,也讓很多已經參加完高考或者今年高三的孩子家長喪氣地發現,上了大學不一定能簽工作,不如直接在高三畢業后選擇招工考試。
在一份由家長共享于QQ群的名為《關于傳達油田公司職工應屆畢業生招聘工作政策解釋會有關要求的通知》中,油田公司保證“委培招用政策不變,人數與去年持平”。另外,這份會議記錄這樣寬慰焦灼的家長:“不用擔心考試多難,不用上補習班。考試只是確定工種?!?/p>
石油公司承認“按照往年的政策接收已不可能。這項政策,是油田經過艱苦努力爭取來的”。
“這表明家長們又一次成功了。”47歲的杜庭如苦笑著說。
“大慶的一切,地上服從地下”
雙向十二車道的主干道兩邊是數不清的抽油機。被當地人稱為“磕頭機”的抽油裝置,可能出現在大慶任何你可能想象不到的地方:兒童游樂園、工人新村、購物商場、快捷酒店、立交橋、佛教寺院、森林公園……
“大慶的規則就是‘地上服從‘地下”。這樣的總結不僅指向這座城市獨一無二的城市景觀,也暗示這座城市大多數人的生存和命運法則。
這天下午該上七門考試科目中的“大慶精神與會戰傳統”。講解完數十道有關大慶歷史的選擇和填空題后,最后是一道問答題?!叭绻阌行页蔀橛吞锏囊粋€員工,請你聯系實際談談如何做一名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好員工?”
賈飛開始記錄老師的回答。當聽到“我對大慶敬慕已久,從小受到熏陶,想要為之奉獻畢生……”時,他和同伴們捂嘴偷笑起來。
張斌在答應父母回來上培訓班之前,已經和父母有了一個約定:“我答應他們,就考一次??歼^了我就干,考不過我就出去闖。”“即使我出去闖失敗了,我發誓我不會讓我的后代再留在這里?!睍r常微笑的張斌,在講出這番話時異常嚴肅。不過,他尚未決定自己想象中可能的目的地在哪里。“廣東或者武漢吧。我無論如何一定要出去闖闖?!?/p>
長達兩個半小時的“大慶精神和會戰傳統”課接近尾聲,培訓學校校長分發給每個學生一本《弟子規》。要求大家齊聲朗讀三遍其中的《孝親頌》一文。讀完一遍,還要報出自己的名字以作結。
“讀慢一點,再慢一點,同學們,讓我們在一字一句中充分感受父母的養育之恩……”
(采訪對象均為化名)